【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工程作业工具,尤其是一种负压吸附式水下液压钻孔器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对海洋领域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对深海资源开采和探测活动也在不断增加,其中主要包括深海科学考察、深海打捞、海底设备运维等海洋活动。水下钻孔作业是深海打捞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对结构物的水下钻孔、挂钩,完成对该结构物的打捞回收。
2、在进行水下大直径钻孔作业时,作业过程中会造成极大的反作用力和扭矩作用,从而受到作业扰动发生位置偏移,最终导致钻孔作业失败,甚至损坏钻头。现有技术中,常见的水下作业钻孔装置多数采用电磁铁吸附的形式,保持水下钻孔作业稳定性,这种吸附形式不仅要求作业对象为磁性材料,且限制为平板材料,应用范围窄;此外,为了能够完成大直径钻孔作业,目前常用的钻头基本为套料钻,在水下大直径钻孔作业效果好,但是传统的套料钻结构形式,无法在完成钻孔作业后自主清除钻头内废料,需要返回到水面人工清除后,再次下潜作业,作业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负压吸附式水下液压钻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上安装板(4)和下安装板(5),所述上安装板(4)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2),液压马达(2)的输出端安装有联轴器(10),联轴器(10)穿过下安装板(5)后连接套料钻(14),为套料钻(14)提供旋转动力;上安装板(4)上以液压马达(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进给液压油缸(3),进给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与下安装板(5)固连,通过进给液压油缸(3)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液压马达(2)端部套料钻(14)进给与回退运动;在下安装板(5)上以液压马达(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导向杆(8);上安装板(4)和下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吸附式水下液压钻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间隔分布的上安装板(4)和下安装板(5),所述上安装板(4)的中心位置固定安装有液压马达(2),液压马达(2)的输出端安装有联轴器(10),联轴器(10)穿过下安装板(5)后连接套料钻(14),为套料钻(14)提供旋转动力;上安装板(4)上以液压马达(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进给液压油缸(3),进给液压油缸(3)的活塞杆端部与下安装板(5)固连,通过进给液压油缸(3)活塞杆的伸缩,实现液压马达(2)端部套料钻(14)进给与回退运动;在下安装板(5)上以液压马达(2)为中心对称设有两组导向杆(8);上安装板(4)和下安装板(5)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框架(6),保护框架(6)的顶部固定有功能阀块(1),位于下安装板(5)的底部固定有吸附底板(19),所述吸附底板(19)的底部四个角处安装有吸盘(20),吸附底板(19)上表面固定安装有吸附油缸(15),吸附油缸(15)给吸盘(20)提供动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吸附式水下液压钻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油缸(15)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密封活塞(17),负压缸(16)一端与吸附油缸(15)固定,另一端通过密封端盖(18)和密封圈密封,吸附底板(19)内部设置有通水孔(1901),负压缸(16)的上部设置有透水孔(1601),下部设置有喇叭口(1602);吸附油缸(15)的活塞杆缩回时,密封活塞(17)经过喇叭口(1602),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并持续抽吸形成负压,负压通过通水孔(1901)内海水传递给四组吸盘(20),在作业对象表面吸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吸附式水下液压钻孔器,其特征在于:当吸附油缸(15)的活塞杆反向运动到底时,密封活塞(17)和负压缸(16)之间不再密封,吸盘(20)通过通水孔(1901)、喇叭口(1602)和透水孔(1601)与外界海水相同,负压消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邦鹏,李玲珑,马云祥,张庆勇,周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