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9967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26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移动门和隔板,所述检测箱的顶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检测箱的背板上插装有三通,所述检测箱的侧板内壁上熔接有固定件,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套装有齿轮,所述移动门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滑轨相适配,所述移动门上卡装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两端弯曲构成弯钩,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上设有齿牙,所述隔板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检测箱的顶板和底板相抵接,所述隔板的前端压装有托板,所述托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三通的分接口上设有电磁阀,所述三通的主接口与真空泵相连。本技术解决了每次取放待测器件时都需要进行充气和抽气,而抽气和充气过程耗费时间长,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气密性检测,具体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气密性作为一项与产品质量密切相关的技术指标,近年来日益受到众多行业的关注。气密检测装置多为箱体结构,用于检测待测器件的气密性能。

2、现有公告号为cn2187658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气密检测装置,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时需要先将待测器件放入检测箱内,对检测箱抽真空进行气密检测,检测完成后还需先充气至箱内气压与外界气压相近再打开密封箱门,避免气压突变损坏待测器件,但是每次取放待测器件时都需要进行充气和抽气,而抽气和充气过程耗费时间长,导致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每次取放待测器件时都需要进行充气和抽气,而抽气和充气过程耗费时间长,导致检测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移动门和隔板,所述检测箱的顶板上安装有电机,所述检测箱的背板上插装有三通,所述检测箱的侧板内壁上熔接有固定件,所述电机的转动轴上套装有齿轮,所述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移动门(4)和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顶板上安装有电机(3),所述检测箱(1)的背板上插装有三通(6),所述检测箱(1)的侧板内壁上熔接有固定件(15),所述电机(3)的转动轴(31)上套装有齿轮(32),所述移动门(4)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滑槽(42),所述滑槽(42)与滑轨(43)相适配,所述移动门(4)上卡装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两端弯曲构成弯钩(71),所述限位板(7)的外侧面上设有齿牙(72),所述隔板(5)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检测箱(1)的顶板和底板相抵接,所述隔板(5)的前端压装有托板(51),所述托板(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1)、移动门(4)和隔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顶板上安装有电机(3),所述检测箱(1)的背板上插装有三通(6),所述检测箱(1)的侧板内壁上熔接有固定件(15),所述电机(3)的转动轴(31)上套装有齿轮(32),所述移动门(4)的上下两端对称开设有滑槽(42),所述滑槽(42)与滑轨(43)相适配,所述移动门(4)上卡装有限位板(7),所述限位板(7)的两端弯曲构成弯钩(71),所述限位板(7)的外侧面上设有齿牙(72),所述隔板(5)的上下两端与所述检测箱(1)的顶板和底板相抵接,所述隔板(5)的前端压装有托板(51),所述托板(51)上开设有凹槽(52),所述三通(6)的分接口(61)上设有电磁阀,所述三通(6)的主接口(62)与真空泵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箱(1)的前侧设有开口并安装有相适配的密封箱门(2),所述检测箱(1)的开口边缘粘接有密封垫(14),所述检测箱(1)的顶板和底板的内侧面上对称销装有滑轨(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31)自上向下依次贯穿检测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褚丙坤曹玉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厚朴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