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和异方性导电胶膜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和异方性导电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8746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导电胶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和异方性导电胶膜。所述改性PS‑Au导电填料,是将PS‑Au导电球在改性剂中搅拌后离心所得,改性剂为分子链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巯基化合物,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25~35份丙烯酸酯类预聚物、15~25份丙烯酸类单体、5~10份改性PS‑Au导电填料、20~30份二氧化硅、8~15份溶剂、1~3份引发剂。通过配位作用在PS‑Au导电球表面引入的碳碳双键,使改性PS‑Au导电填料均匀地分散在异方性导电胶膜体系中,提升了异方性导电胶膜的综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导电胶膜,具体涉及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和异方性导电胶膜。


技术介绍

1、异方性导电胶膜(acf)是一种新型微电子组件连接材料,由树脂、导电填料、溶剂、引发剂或固化剂等组成,具有固化温度低、互连工艺简单、超细间距等特点,同时具备连接、绝缘与导电的功能,是新兴的电子封装材料,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子产品的设计中,尤为突出的是在液晶显示器(lcd)中的应用,可用于形成显示面板和电路层之间的绑定结构。异方性导电胶膜中利用导电粒子连接ic芯片与基板两者之间的电极使之形成竖向导通,同时又能避免相邻两电极间(水平方向)导通,而达成只在竖直方向导通之目的。树脂黏着剂除了防湿气、耐热及绝缘功能外,主要固定ic芯片与基板间电极相对位置,并提供一压迫力量维持电极与导电粒子间的接触面积,导电填料是acf发挥导电功能的核心,导电特性主要取决于导电粒子的电阻率、充填率及分布情况。

2、目前市场上大多数导电填料为金属球/树脂球,与基体树脂间无相互作用力,难于均匀分散,在acf绑定后可能发生材料导电性不足、不稳定等问题,也不能对整个acf材料起增强作用。虽然导电率会随着导电粒子充填率的增加而提高,但是导电填料过量时,易分散不均,同时也会提升导电粒子互相接触造成短路的机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使用巯基化合物对ps-au导电球进行改性,提高导电填料在异方性导电胶膜中的分散能力,有助于得到长期稳定且综合性能良好的异方性导电胶膜

2、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是将ps-au导电球在改性剂中搅拌后离心所得。

3、进一步地,改性剂为分子链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巯基化合物,可以列举为异戊烯硫醇、4,4’-二巯基二苯乙烯、1,2-甲基-1h-咪唑-4-硫醇、3-(吡啶-2-基)丙烷-1-硫醇、乙酸糠硫醇酯、3-甲基噻吩-2-硫醇、1,2-双(苯巯基)乙烯、呋喃-2-甲硫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4、ps-au导电球表面的au层,与巯基有较强的配位作用,通过配位作用在ps-au导电球表面引入碳碳双键,使得到的有机改性的ps-au导电填料可以均匀地分散在异方性导电胶膜体系中,并进一步与丙烯酸类单体共同参与聚合反应。不但增强了ps-au导电球与体系中有机化合物和高分子聚合物的相容性,而且使得改性ps-au导电填料与树脂整体形成共价交联,得到强度较高的三维网络,提升了异方性导电胶膜的综合性能。

5、进一步地,改性剂与ps-au导电球的质量比为2~3:1。

6、进一步地,ps-au导电球的粒径为3~30μm;和/或ps-au导电球中au层的厚度为0.3~0.6μm。

7、进一步地,搅拌转速为300~500rpm/min,搅拌时间为2~4h。

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异方性导电胶膜,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25~35份丙烯酸酯类预聚物、15~25份丙烯酸类单体、5~10份改性ps-au导电填料、20~30份二氧化硅、8~15份溶剂、1~3份引发剂。

9、进一步地,丙烯酸类单体分子链的一端为羟基、氨基、羧基、羧基、肼基中的一种,可以列举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4-羟基丁基丙烯酸酯、羟甲基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0、丙烯酸类单体分子链一端的羟基、氨基、羧基、羧基或肼基,可以与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提高异方性导电胶膜组分间的相容性,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得到体系均一的异方性导电胶膜,保证其性能稳定。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与丙烯酸类单体配合使用,可以在保证聚合反应效率的同时避免单体聚合时引起严重体积收缩。

11、进一步地,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80~230nm。

12、进一步地,溶剂为乙醇、丙酮、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13、进一步地,引发剂为有机过氧化物引发剂、偶氮类引发剂、无机过氧化物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14、进一步地,上述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厚度为25~45μm。

15、上述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丙烯酸类单体、改性ps-au导电填料、二氧化硅填料、溶剂和引发剂混匀后过滤、涂膜,在60~140℃烘干。

16、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7、(1)以丙烯酸酯类预聚物和特定的丙烯酸类单体为树脂基体,结合改性ps-au导电填料,获得长期稳定且综合性能良好的异方性导电胶膜;

18、(2)丙烯酸类单体分子链中的羟基、氨基,可以与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形成氢键,提高异方性导电胶膜组分间的相容性,使各组分分散均匀,得到体系均一的异方性导电胶膜;

19、(3)通过配位作用在ps-au导电球表面引入的碳碳双键,使改性ps-au导电填料均匀地分散在异方性导电胶膜体系中,与树脂基体共同参与聚合反应,增强了导电填料与体系中聚合物的相容性,使得改性ps-au导电填料与树脂形成共价交联的三维网络,提升了异方性导电胶膜的综合性能;

20、(4)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适宜于工业化应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S-Au导电填料是将PS-Au导电球在改性剂中搅拌后离心所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为分子链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巯基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与PS-Au导电球的质量比为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PS-Au导电球的粒径为3~30μm;和/或PS-Au导电球中Au层的厚度为0.3~0.6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搅拌转速为300~500rpm/min,搅拌时间为2~4h。

6.一种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25~35份丙烯酸酯类预聚物、15~25份丙烯酸类单体、5~10份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20~30份二氧化硅、8~15份溶剂、1~3份引发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丙烯酸类单体分子链的一端为羟基、氨基、羧基、羧基、肼基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二氧化硅的粒径为180~230n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厚度为25~45μm。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异方性导电胶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酯类预聚物、丙烯酸类单体、改性PS-Au导电填料、二氧化硅填料、溶剂和引发剂混匀后过滤、涂膜,在60~140℃烘干。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ps-au导电填料是将ps-au导电球在改性剂中搅拌后离心所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为分子链中含有碳碳双键的巯基化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改性剂与ps-au导电球的质量比为2~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ps-au导电球的粒径为3~30μm;和/或ps-au导电球中au层的厚度为0.3~0.6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ps-au导电填料,其特征在于,搅拌转速为300~500rpm/min,搅拌时间为2~4h。

6.一种异方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的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浪钱建峰袁博卢春颖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连森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