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8633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18
本技术涉及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属于汽车动力传动领域,包括驱动装置、变速装置、差动装置和壳体,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之间设有变速装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均与变速装置传动连接,变速装置一侧连接有差动装置,变速装置包括行星结构,行星结构包括至少三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采用载体连接为一体,载体连接差动装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均与行星齿轮齿轮啮合;出发时,用减速器启动,加速时,用无级变速器启动,两个马达的速度一致时,变成由马达驱动驱动体的直连驱动,避免因为档位切换产生的变速冲击和摩擦损失,提高乘客的舒适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属于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领域。


技术介绍

1、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电动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成为了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在电动汽车的电动驱动系统中,电机是关键的核心部件,电机的输出功率对整个车辆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提高电机的输出效率和功率成为电动汽车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单轴驱动装置是一种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电机输出效率和功率的技术方案,它是指将电动汽车的减速器和整个传动系统都安装在车辆的主要传动轴上,实现了电机的单轴驱动,相比于传统的双轴驱动系统,单轴驱动系统减少了多余的传动噪音和传动损失,使得电机的输出功率和效率更高,具体来说,单轴驱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轴和差速器组成,其中,电机为主要动力提供者,可以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和输出,减速器可以减小电机的转速,提高扭矩输出和降低传动损失,轴将电机和车轮联系起来,实现动力传递,差速器则可以实现左右车轮之间的差速,保证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总之,单轴驱动装置使得电动汽车具备更高的动力性能和驾驶舒适性,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推广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中提出的电驱动体用驱动装置可适用于通过电能驱动的二轮、三轮或四轮驱动体的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中出于示例性的目的,以适用于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助动车等两轮汽车为优选实施例进行描述,电动汽车与内燃机不同,可以利用通过电能驱动的电动机的旋转力而行驶,所述电动汽车主要采用利用简单的减速器将电动机产生的旋转力进行减速而驱动驱动轮的动力传递结构,但近期正在进行对变速系统的研究,以更有效地将旋转力传递到驱动轮而延长行驶距离并改善驱动性能;前述的电动汽车因电动机的特性优异而普遍使用具有单一齿轮比的减速器,但只使用减速器的话,存在电动机的容量应增大的问题,因此近期广泛开发能够使电动机最大限度有效行驶的双速齿轮变速装置。

2、以往的双速齿轮变速装置如下述的参考专利公开号kr101532834b1和专利公开号kr101952775b1所详细公开;

3、一方面,为了体现双速齿轮变速,需要两个摩擦离合器或流体离合器,因此存在变速器的体积增大、制造成本增加以及变速电能效率降低的缺点;

4、另一方面,以往的双速齿轮变速装置采用多个外接齿轮、锁定装置、移位机构等组件,因其结构复杂、组装性降低、组件数量的增加及复杂的连接关系导致动力源的动力无法迅速传递到动力轴的动力损失现象,以及存在变速性能降低的问题;

5、另一方面,以往的双速齿轮变速装置存在诸多问题,如从1档变速到2档时,会产生变速冲击和摩擦损失,降低乘客的乘车感并妨碍安全驾驶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2、一方面,存在变速器的体积增大、制造成本增加以及变速电能效率降低的缺点;另一方面,以往的双速齿轮其结构复杂、组装性低、组件数量的增加及复杂的连接关系导致动力源的动力无法迅速传递到动力轴导致动力损失现象,以及存在变速性能降低的问题;同时,档位切换会产生变速冲击和摩擦损失,降低乘客的乘车感并妨碍安全驾驶;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

3、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变速装置、差动装置和壳体,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之间设有变速装置,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均与变速装置传动连接,变速装置一侧连接有差动装置,变速装置包括行星结构,行星结构包括至少三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采用载体连接为一体,载体连接差动装置,

4、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均与行星齿轮齿轮啮合。

5、通过驱动装置内部设置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第一马达通过行星齿轮啮合带动变速装置发生转动,当第二马达转速大于第一马达转速,实现减速启动;当第二马达转速等于第一马达转速,实现马达的直连驱动;载体连接到左侧差动装置,动力后经差动装置输出动力。

6、第一马达包括第一马达定子和第一马达转子,第一马达定子嵌套于壳体内壁,第一马达转子内径连接差动齿轮,差动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

7、通过设置第一马达定子固定于壳体内壁,第一马达转子的内径设有差动齿轮,差动齿轮带动行星齿轮啮合传动,从而使第一马达连接到行星齿轮。

8、第一马达转子外径设置单向轴承,单向轴承用于第二马达启动后第一马达与第二马达同向转动。

9、通过设置通过单向轴承连接到第一马达转子外径,单向轴承可以保证第一马达与第二马达同向转动,避免第一马达转子反转引起输出动力为零的情况。

10、单向轴承包括棘轮,棘齿和棘爪,棘轮外径嵌套到第一马达转子内径上,棘轮内径侧设置棘齿,差动齿轮上可转动设有棘爪,棘齿与棘爪设置方向相反,棘齿与棘爪配合实现单向转动。

11、通过设置单向轴承内包含的棘轮,棘齿和棘爪,棘齿和棘爪反向转动时,棘爪卡住外侧棘轮内部设置的棘齿,避免载体反向转动,当驱动第二马达时,第一马达不能反向转动,从而起到减速器的作用。

12、第二马达包括第二马达定子和第二马达转子,第二马达转子外径设有外径齿轮,外径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第二马达定子连接固定于壳体。

13、通过设置第二马达转子外径上的外径齿轮,外径齿轮同行星齿轮啮合传动,第二马达定子固定在壳体上,第二马达转子通过设置外径齿轮与行星齿轮啮合传动。

14、差动装置包括差动装置壳体、差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差动齿轮通过载体转动连接差动装置壳体,差动装置壳体带动内部差动齿轮转动,差动齿轮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带动第一驱动轴转动,差动齿轮通过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

15、差动装置壳体通过载体连接到变速装置,差动装置壳体通过轴承带动内部差动齿轮进行公转,差动齿轮可绕其轴线进行自转,差动齿轮公转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带动第一驱动轴和第二驱动轴转动,达到输出动力的作用。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7、通过驱动装置内部设置的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第一马达通过行星齿轮啮合带动变速装置发生转动,当第二马达转速大于第一马达转速,实现减速启动;当第二马达转速等于第一马达转速,实现马达的直连驱动;载体连接到左侧差动装置,动力后经差动装置输出动力;采用单向轴承配合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的驱动装置,通过齿轮啮合驱动行星齿轮带动一侧差动装置,提高空间利用率,同时单轴驱动装置内部结构简单,避免因为中间零部件的传递过程造成的动力损失;出发时,用减速器启动,加速时,用无级变速器启动,两个马达的速度一致时,变成由马达驱动驱动体的直连驱动,避免因为档位切换产生的变速冲击和摩擦损失,提高乘客的舒适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200)、变速装置(230)、差动装置(300)和壳体(201),驱动装置(200)包括第一马达(210)和第二马达(220),第一马达(210)和第二马达(220)之间设有变速装置(230),第一马达(210)和第二马达(220)均与变速装置(230)传动连接,变速装置(230)一侧连接有差动装置(300),变速装置(230)包括行星结构(250),行星结构(250)包括至少三个行星齿轮(232),行星齿轮(232)采用载体(231)连接为一体,载体(231)连接差动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马达(210)包括第一马达定子(212)和第一马达转子(210a),第一马达定子嵌套于壳体(201)内壁,第一马达转子(210a)内径连接差动齿轮(213),差动齿轮(213)与行星齿轮(23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马达转子(210a)外径设置单向轴承(205),单向轴承(205)用于第二马达(220)启动后第一马达(210)与第二马达(220)同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单向轴承(205)包括棘轮(206),棘齿(206a)和棘爪(207),棘轮(206)外径嵌套到第一马达转子(210a)内径上,棘轮(206)内径侧设置棘齿(206a),差动齿轮(213)上可转动设有棘爪(207),棘齿(206a)与棘爪(207)设置方向相反,棘齿(206a)与棘爪(207)配合实现单向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马达(220)包括第二马达定子(220a)和第二马达转子(222),第二马达转子(222)外径设有外径齿轮(214),外径齿轮(214)与行星齿轮(232)啮合;第二马达定子(220a)连接固定于壳体(2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差动装置(300)包括差动装置壳体(201)、差动齿轮(213)、第一传动齿轮(305)、第二传动齿轮(306)、第一驱动轴(303)和第二驱动轴(304),差动齿轮(213)通过载体(231)转动连接差动装置壳体(201),差动装置壳体(201)带动内部差动齿轮(213)转动,差动齿轮(213)通过第一传动齿轮(305)带动第一驱动轴(303)转动,差动齿轮(213)通过第二传动齿轮(306)带动第二驱动轴(304)转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装置(200)、变速装置(230)、差动装置(300)和壳体(201),驱动装置(200)包括第一马达(210)和第二马达(220),第一马达(210)和第二马达(220)之间设有变速装置(230),第一马达(210)和第二马达(220)均与变速装置(230)传动连接,变速装置(230)一侧连接有差动装置(300),变速装置(230)包括行星结构(250),行星结构(250)包括至少三个行星齿轮(232),行星齿轮(232)采用载体(231)连接为一体,载体(231)连接差动装置(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马达(210)包括第一马达定子(212)和第一马达转子(210a),第一马达定子嵌套于壳体(201)内壁,第一马达转子(210a)内径连接差动齿轮(213),差动齿轮(213)与行星齿轮(232)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马达转子(210a)外径设置单向轴承(205),单向轴承(205)用于第二马达(220)启动后第一马达(210)与第二马达(220)同向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汽车用单轴驱动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幸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昌轮变速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