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极片分切设备及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技术_技高网

极片分切设备及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74087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设备及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极片分切设备分切后的多幅极片存在涂布区宽度公差过大而影响锂电池性能的问题。为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极片分切设备包括极片输送装置、激光切割装置、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极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极片信息和第一涂布区信息,并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第一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设置成能够根据第一检测装置所检测的信息以及第一预设参数确定极片的第一侧面在其宽度上的第一最佳切割点和第一最佳切割点所对应的第一切割时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极片分切设备能够保证分切后的多幅子极片具备更高的分切精度,保证锂电池的容量一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电池生产,具体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设备及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锂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体积小、质量轻、循环寿命长、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性能,因此受到很多动力设备厂商的使用。在锂电池制造过程中,宽度很大的电极极片卷材在使用前需要进行分切加工,纵向裁切成指定宽度。

2、极片在进行分切时一般从极片的中间位置进行分切,将一幅极片分切为等宽的多幅(例如:两幅、四幅或六幅等)极片,由于极片在进行涂布时,其涂布区不一定持续位于极片的中间区域,涂布区有可能产生错位,从而常规的分切方式容易使分切后的多幅极片的涂布区宽度不一致,从而导致电池容量具有偏差。

3、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解决现有的极片分切设备分切后的多幅极片存涂布区宽度公差过大而影响锂电池性能的问题。

2、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设备,所述极片分切设备包括:极片输送装置,其用于带动极片进行走带;激光切割装置,其设置成能够将走带至分切位置处的所述极片进行切割,以将所述极片分切为多幅子极片,所述激光切割装置还设置成能够控制激光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移动,以改变激光的切割位置;第一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上游,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朝向所述极片的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极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极片信息和第一涂布区信息;以及第一控制模块,其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通讯连接,以接收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检测的信息,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设置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检测装置所检测的信息以及第一预设参数确定所述极片的第一侧面在其宽度上的第一最佳切割点和所述第一最佳切割点所对应的第一切割时机,以便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激光能够在所述第一切割时机移动至所述第一切割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最佳切割点。

3、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上游,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朝向所述极片的第二侧面设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极片的第二侧面的第二极片信息和第二涂布区信息,并能够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设置成能够根据所述第二检测装置所检测的信息以及第二预设参数确定所述极片的第二侧面在其宽度上的第二最佳切割点和所述第二最佳切割点所对应的第二切割时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设置成能够根据同一时刻的所述第一切割时机和所述第二切割时机所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最佳切割点和所述第二最佳切割点确定第三切割时机所对应的第三最佳切割点,以便使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激光能够在所述第三切割时机移动至所述第三切割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第三最佳切割点,其中,所述第三切割时机为同一时刻的所述第一切割时机和所述第二切割时机,所述第三最佳切割点为同一时刻的所述第一切割时机和所述第二切割时机所分别对应的所述第一最佳切割点与所述第二最佳切割点连线的中点。

4、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数量为n个,其中,n≥1且n为整数,n>1时,多个所述激光切割装置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5、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沿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前后交错设置。

6、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三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三检测装置的数量与所述子极片的数量相同,且多个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分别朝向多幅所述子极片的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其对应的所述子极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子极片信息和第一子极片涂布区信息,并能够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7、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三检测装置和第四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和所述第四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切割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和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的数量均与所述子极片的数量相同;多个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分别朝向多幅所述子极片的第一侧面设置,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子极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子极片信息和第一子极片涂布区信息,并能够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多个所述第四检测装置分别朝向多幅所述子极片的第二侧面设置,所述第四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子极片的第二侧面的第二子极片信息和第二子极片涂布区信息,并能够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

8、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料头裁切装置,沿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料头裁切装置位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下游,所述料头裁切装置包括裁切刀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成能够带动所述裁切刀在补刀位置和备用位置之间转移,所述裁切刀在位于所述补刀位置的情形下,所述裁切刀能够将所述极片进行切割,所述裁切刀在位于所述备用位置的情形下,所述裁切刀远离所述极片。

9、在上述极片分切设备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料头检测装置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料头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上游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讯连接,所述料头检测装置设置成能够检测所述极片的料头,并能够在检测到所述料头后反馈信号给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设置成能够根据所述反馈信号的反馈时间、所述料头检测装置到所述裁切刀的距离以及所述极片的走带速度确定补刀时机,以便所述移动机构在所述补刀时机时带动所述裁切刀移动至所述补刀位置。

10、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极片分切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极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极片信息和第一涂布区信息,并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s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极片信息和所述第一涂布区信息,确定所述极片的第一侧面在其宽度上的第一最佳切割点;s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获取所述第一涂布区信息的检测时间、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到所述分切位置的距离和所述极片的走带速度;s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涂布区信息的检测时间、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到所述分切位置的距离以及所述极片的走带速度,确定所述第一最佳切割点所对应的第一切割时机;s5:所述激光切割装置控制激光在所述第一切割时机移动至所述第一切割时机所对应的所述第一最佳切割点。

11、在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另一种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极片分切设备,所述控制方法包括:s1: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实时检测极片的第一侧面的第一极片信息和第一涂布区信息,并将所检测的信息传输给所述第一控制模块;s2:所述第一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极片信息和所述第一涂布区信息,确定所述极片的第一侧面在其宽度上的第一最佳切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数量为N个,其中,N≥1且N为整数,N>1时,多个所述激光切割装置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前后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三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三检测装置和第四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和所述第四检测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下游,所述第三检测装置和所述第四检测装置的数量均与所述子极片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头裁切装置,沿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料头裁切装置位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下游,所述料头裁切装置包括裁切刀和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设置成能够带动所述裁切刀在补刀位置和备用位置之间转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料头检测装置和第二控制模块,所述料头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上游且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通讯连接,

9.一种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3、5、7或8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10.一种极片分切设备的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2、4或6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极片分切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二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二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上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切割装置的数量为n个,其中,n≥1且n为整数,n>1时,多个所述激光切割装置沿所述极片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和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前后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三检测装置,沿所述极片的走带方向,所述第三检测装置设置于所述分切位置的下游,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极片分切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通讯连接的第三检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冉冉张勇刘亚彬王宗祥黄晓张二强陈建永王超伟夏晨陈斌李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