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98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8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包括第一立柱、第一横梁、第二立柱、第二横梁。第一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第一立柱对称设置在车身的两侧;第一横梁设置在第一立柱的下端,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立柱相连接;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二立柱与两侧的两个第一立柱相连接;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依次设置,呈闭环状。通过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依次连接,使之形成完整的C环结构。能够提高车身扭转刚度,提升垂向纵向抗扭性能,有效提升一阶扭转模态,从而提升车身整体NVH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


技术介绍

1、传统车身无完整封闭“c环”结构,通常为座椅横梁和侧围轮罩加强竖梁组成,为开口“u型”结构,抵抗车身扭转能力差;车身一阶扭转模态低容易被激励起来,而发生共振,不仅影响整车nvh性能及乘坐舒适性,还影响整车操控性能

2、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问题:

3、传统车身“c环”开口“u型”结构,抵抗扭转能力差,扭转刚度低,扭转模态低,nvh性能及操控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用于解决传统车身“c环”开口“u型”结构,抵抗扭转能力差,扭转刚度低,扭转模态低,nvh性能及操控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包括: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第一立柱对称设置在车身的两侧;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接;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第二立柱与两侧的两个所述第一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一立柱、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二横梁、所述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依次设置,呈闭环状。

3、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横梁、第一立柱、第二立柱、第二横梁、第二立柱、第一立柱依次连接,使之形成完整的c环结构。在不改变车身造型结构的情况下,引入车身完整的“c环”结构,能够提高车身扭转刚度,提升垂向纵向抗扭性能,有效提升一阶扭转模态,从而提升车身整体nvh性能。

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

5、如此,通过增设第二立柱,将第二立柱作为第一立柱和第二横梁之间的过渡连接点,在不改变车身造型结构的情况下,使之形成完整的c环结构。

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立柱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7、如此,增设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将第二立柱与第二横梁连接在一起,在保证第二立柱本身结构完整性的情况下与第二横梁实现连接

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9、如此,通过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连接,实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的连接,使得在采用焊接、螺接等方式连接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时,避免对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本身的结构造成损坏。

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两个安装点,用于安装后排座椅。

11、如此,设有安装点,便于安装后排座椅。

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固定点,用于固定后排翻转式座椅靠背。

13、如此,设有固定点,便于固定翻转式座椅靠背。

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横梁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位于所述下板的上方,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拼接形成闭合梁状结构。

15、如此,采用上板与下板相结合的双板结构,使得第二横梁更加坚固,具有增加车身整体刚度的作用。

1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横梁为车身顶盖横梁。

17、如此,借用车身固有结构节约成本。

18、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及附图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进行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立柱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两个安装点,用于安装后排座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上设有固定点,用于固定后排翻转式座椅靠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上板位于所述下板的上方,所述上板与所述下板拼接形成闭合梁状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为车身顶盖横梁。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横梁连接,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与所述第一立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立柱通过连接板与所述第二横梁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乘用车车身的c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南高饶志明夏云峰李运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吉祥智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