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74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7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外垫层,所述外垫层的内侧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内侧设有海绵垫层,所述外垫层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气囊,所述海绵垫层的内侧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座,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与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与第一螺接座连接,所述第一螺接座螺接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本装置通过密封气囊对后座与车架之间进行填充,避免在洗车或发生降水时,水从坐垫与摩托车车架之间的缝隙流入车架内造成电路短路、起火等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摩托车,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


技术介绍

1、在采用分体式前后座的两轮摩托车中,由于摩托车的电池、行车电脑多安装在后座下方,为了防止进水造成的短路甚至起火、需要对后座进行防水处理,目前的摩托车坐垫虽然具备一定的防水性能,但对后座与车架之间的防水仍有欠缺,容易在洗车时使水进入车架内。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通过密封气囊对后座与车架之间进行填充,避免在洗车或发生降水时,水从坐垫与摩托车车架之间的缝隙流入车架内造成电路短路、起火等情况。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外垫层,所述外垫层的内侧设有防护层,所述防护层的内侧设有海绵垫层,所述外垫层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气囊,所述海绵垫层的内侧安装有微型气泵,所述支撑框架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座,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与第二转动连接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与第一螺接座连接,所述第一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主体(1),所述坐垫主体(1)包括外垫层(2),所述外垫层(2)的内侧设有防护层(3),所述防护层(3)的内侧设有海绵垫层(4),所述外垫层(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框架(5),所述支撑框架(5)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气囊(6),所述海绵垫层(4)的内侧安装有微型气泵(7),所述支撑框架(5)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座(8),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8)与第二转动连接座(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9)与第一螺接座(10)连接,所述第一螺接座(10)螺接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主体(1),所述坐垫主体(1)包括外垫层(2),所述外垫层(2)的内侧设有防护层(3),所述防护层(3)的内侧设有海绵垫层(4),所述外垫层(2)的底部安装有支撑框架(5),所述支撑框架(5)的内侧安装有密封气囊(6),所述海绵垫层(4)的内侧安装有微型气泵(7),所述支撑框架(5)的一端设有第一转动连接座(8),所述第一转动连接座(8)与第二转动连接座(9)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连接座(9)与第一螺接座(10)连接,所述第一螺接座(10)螺接安装在摩托车车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托车防水后坐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5)的一侧侧面设有弹性扣具(11),所述弹性扣具(11)与第二螺接座(12)上的扣座(13)扣接,所述扣座(13)上设有解锁按钮(14),所述第二螺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慧云陈猛陈振李国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新狂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