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制造技术_技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部湾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749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涉及船舶护弦技术领域,包括船舶主体、防护罩、调节架、护舷安装板、限位框架、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调节架固定安装在船舶主体的顶部,调节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抱闸步进电机,抱闸步进电机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滑块,调节架的内壁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移动滑块的顶部与防护罩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行驶过程中可将护舷收入防止受阳光暴晒损坏,且采用弹簧阻尼器进行抗冲击减震保护,可适用于低温环境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外壁设置有具有更好的防腐蚀防撞性能的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且在损耗后便于替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护弦,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


技术介绍

1、护舷又称船的护木,是码头或船舶边缘使用的一种弹性缓冲装置,有木制的、橡胶的。主要用以减缓船舶与码头或船舶之间在靠岸或系泊过程中的冲击力,减小或消除对船舶、码头的损坏。

2、圆筒型橡胶护舷由于反力低,面压小,吸能量合理广泛应用于船舶抗冲击减震,而这样的橡胶材质护舷在日常使用过程中通常仅在船舶靠岸时才会使用,在日常行驶时仅闲置在船舶侧面,在海面受太阳光直射暴晒,减少使用寿命,且橡胶的使用温度范围通常在-50℃至120℃之间,在低温环境进行使用时橡胶的弹性也会受到影响从而易受压破损,为进一步保证船舶护舷的适用性和使用寿命,现提出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在临近靠岸时可快速将护舷排出,在行驶过程中可将护舷收入防止受阳光暴晒损坏,且采用弹簧阻尼器进行抗冲击减震保护,可适用于低温环境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外壁设置有具有更好的防腐蚀防撞性能的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且在损耗后便于替换。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在临近靠岸时可快速将护舷排出,在行驶过程中可将护舷收入防止受阳光暴晒损坏,且采用弹簧阻尼器进行抗冲击减震保护,可适用于低温环境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外壁设置有具有更好的防腐蚀防撞性能的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且在损耗后便于替换。

2、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包括船舶主体、防护罩、调节架、护舷安装板、限位框架、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所述调节架固定安装在船舶主体的顶部,所述调节架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抱闸步进电机,所述抱闸步进电机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滑块,所述调节架的内壁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移动滑块的顶部与防护罩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所述护舷安装板通过螺丝安装有一号连接板,所述一号连接板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阻尼减震器,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所述二号连接板通过螺丝与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连接。

3、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4、进一步,所述滚珠丝杠与调节架的内壁旋转连接,所述移动滑块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适配的滑动孔,且滑动孔的内壁与限位杆滑动连接,使得滚珠丝杠可稳定在调节架的内壁旋转,移动滑块可平稳在限位杆的外壁滑动。

5、进一步,所述电动葫芦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葫芦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缆,两个所述承重钢缆的底部与护舷安装板固定连接,电动葫芦收放卷即可带动护舷安装板在限位框架的外壁升降。

6、进一步,所述调节架的顶部对应移动滑块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移动滑块穿过条形孔与防护罩固定连接,使得移动滑块可稳定带动防护罩进行移动。

7、进一步,所述限位框架开设有与护舷安装板相适配的滑动槽,护舷安装板可在限位框架的滑动槽内升降。

8、进一步,所述限位框架的两侧均匀固定安装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遥控液压杆,所述遥控液压杆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护舷安装板的两侧对应限位板开设有限位槽,限位板插入护舷安装板的限位槽内即可对护舷安装板进行定位,使其稳定安装在船舶主体的侧面进行抗冲击减震保护。

9、进一步,所述一号连接板和二号连接板的间隙处固定安装的橡胶防护罩,所述橡胶防护罩包裹弹簧阻尼减震器,可对弹簧阻尼减震器进行防尘防水防腐蚀保护。

10、进一步,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开设有进出口,所述进出口的边缘处对应限位框架固定连接有插设框架,护舷安装板在闲置时置于插设框架的内壁,插设框架对齐限位框架后即可滑落至限位框架的内壁。

11、进一步,所述护舷安装板固定连接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转接件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索,所述连接钢索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钢索分别与二号连接板的两侧连接,连接钢索可对与二号连接板及其外壁的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进行支撑。

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具有以下优点:

13、1、在船舶主体临近靠岸需要展开护舷时可启动抱闸步进电机转动滚珠丝杠可带动防护罩可在调节架的顶部滑动,使得护舷可调至船侧,电动葫芦进行放卷可将护舷传至船舶侧面并通过遥控液压杆进行定位,从而在船舶主体靠岸时,二号连接板外壁的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受到撞击,弹簧阻尼减震器可对冲击进行缓冲,从而可对船舶主体进行抗冲击抗撞减震保护;

14、2、在船舶主体行驶状态时可启动遥控液压杆收缩带动限位板脱离限位槽,使得电动葫芦可通过承重钢缆将护舷安装板吊至防护罩的插设框架内,从而脱离船侧的限位框架,启动抱闸步进电机反转即可带动防护罩及其内部的护舷收至调节架的顶部储放,从而防止海水侵蚀和太阳暴晒,从而提高使用寿命,且这样的护舷结构可收纳至甲板上,便于日常维护和拆装检修,护舷结构通过螺丝连接,在长期使用受损后便于替换;

15、3、这样的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在行驶过程中可将护舷收入防止受阳光暴晒损坏,且采用弹簧阻尼器进行抗冲击减震保护,可适用于低温环境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外壁设置有具有更好的防腐蚀防撞性能的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且在损耗后便于替换。

16、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包括船舶主体(1)、防护罩(2)、调节架(3)、护舷安装板(11)、限位框架(12)、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3)固定安装在船舶主体(1)的顶部,所述调节架(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抱闸步进电机(4),所述抱闸步进电机(4)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5),所述滚珠丝杠(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6),所述丝杠螺母(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滑块(7),所述调节架(3)的内壁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移动滑块(7)的顶部与防护罩(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9),所述护舷安装板(11)通过螺丝安装有一号连接板(13),所述一号连接板(13)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阻尼减震器(14),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4)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15),所述二号连接板(15)通过螺丝与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5)与调节架(3)的内壁旋转连接,所述移动滑块(7)开设有与限位杆(8)相适配的滑动孔,且滑动孔的内壁与限位杆(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葫芦(9)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缆(10),两个所述承重钢缆(10)的底部与护舷安装板(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3)的顶部对应移动滑块(7)开设有条形孔,所述移动滑块(7)穿过条形孔与防护罩(2)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12)开设有与护舷安装板(11)相适配的滑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框架(12)的两侧均匀固定安装有防护盒(22),所述防护盒(22)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遥控液压杆(23),所述遥控液压杆(23)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4),所述护舷安装板(11)的两侧对应限位板(24)开设有限位槽(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接板(13)和二号连接板(15)的间隙处固定安装的橡胶防护罩(21),所述橡胶防护罩(21)包裹弹簧阻尼减震器(14)。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的底部开设有进出口(19),所述进出口(19)的边缘处对应限位框架(12)固定连接有插设框架(2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护舷安装板(11)固定连接有转接件(17),所述转接件(17)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转接件(17)均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索(18),所述连接钢索(18)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钢索(18)分别与二号连接板(15)的两侧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包括船舶主体(1)、防护罩(2)、调节架(3)、护舷安装板(11)、限位框架(12)、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16),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架(3)固定安装在船舶主体(1)的顶部,所述调节架(3)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抱闸步进电机(4),所述抱闸步进电机(4)固定连接有滚珠丝杠(5),所述滚珠丝杠(5)的外壁螺纹连接有丝杠螺母(6),所述丝杠螺母(6)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滑块(7),所述调节架(3)的内壁靠近中间位置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杆(8),所述移动滑块(7)的顶部与防护罩(2)固定连接,所述防护罩(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葫芦(9),所述护舷安装板(11)通过螺丝安装有一号连接板(13),所述一号连接板(13)均匀固定连接有弹簧阻尼减震器(14),所述弹簧阻尼减震器(14)固定连接有二号连接板(15),所述二号连接板(15)通过螺丝与高分子聚乙烯护舷板(1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珠丝杠(5)与调节架(3)的内壁旋转连接,所述移动滑块(7)开设有与限位杆(8)相适配的滑动孔,且滑动孔的内壁与限位杆(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舶侧面抗冲击减震护弦,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葫芦(9)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电动葫芦(9)均固定连接有承重钢缆(10),两个所述承重钢缆(10)的底部与护舷安装板(11)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波韦业化吴晓东吴佳昌陈立东蔡靓吴良育梁凯盛李钧开覃荣璋
申请(专利权)人:北部湾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