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601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1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冷凝器,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锥斗和下锥斗,所述上锥斗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排气管,所述上锥斗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罐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所述罐体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回收管,所述罐体外圈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支撑装置,所述罐体内腔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导流板,所述回收管包括落水管,所述落水管的顶部与罐体底部的表面固定连通。本技术通过弧形定位板、连接圈环、支撑柱、阻尼套、连接杆和支撑弹簧配合使用,具有缓冲的优点,大量冷却水,从混合冷凝器的顶部进入混合冷凝器内,在冷却水的持久冲击下,不会造成混合冷凝器的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合冷凝器,具体为一种混合冷凝器。


技术介绍

1、混合冷凝器将冷却水直接喷洒到被冷凝的蒸汽中,使蒸汽和冷却水互相混合,这类设备通常称为混合冷凝器。

2、专利申请公布号cn215984048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喷淋混合冷凝器,属于冷凝器领域,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顶部设置有动力液体进管,所述动力液体进管包括进液管和喷射喷嘴,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淋水板﹑挡气帽和挡气板,所述筒体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进气管,且筒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凝液出管;通过设置动力液体进管、进液管、喷射喷嘴、筒体、淋水板、挡气帽挡气板、进气管、弯管、凝液出管和排气管,可以在喷淋混合冷凝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液体通过喷射喷嘴出后,液体被旋流分散,使得液体与气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了换热效率;另外液体喷洒到淋水板上后,使得液体在筒体内处于帘状分散状态,进一步加大了液体与气体接触面积,提高了换热效率。

3、但是上述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较为明显的就是不具备缓冲的功能,大量的冷却水,从混合冷凝器的顶部进入混合冷凝器内,在冷却水的持久冲击下,容易造成混合冷凝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冷凝器,包括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锥斗(2)和下锥斗(8),所述上锥斗(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排气管(6),所述上锥斗(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所述罐体(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7),所述罐体(3)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回收管(5),所述罐体(3)外圈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支撑装置(4),所述罐体(3)内腔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导流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5)包括落水管(51),所述落水管(51)的顶部与罐体(3)底部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落水管(5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冷凝器,包括罐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锥斗(2)和下锥斗(8),所述上锥斗(2)顶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排气管(6),所述上锥斗(2)顶部的左侧固定连通有进水管(1),所述罐体(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通有进气管(7),所述罐体(3)底部的中心处固定连通有回收管(5),所述罐体(3)外圈表面的底部安装有缓冲支撑装置(4),所述罐体(3)内腔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导流板(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5)包括落水管(51),所述落水管(51)的顶部与罐体(3)底部的表面固定连通,所述落水管(5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伸缩软管(57),所述伸缩软管(5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升降盘(5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盘(54)的底部固定连通有出液头(55),所述落水管(51)外圈表面的底部固定套设有定位盘(52),所述升降盘(54)顶部表面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引导杆(53),所述引导杆(53)的顶部贯穿定位盘(52)并固定连接有限位块(5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冷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杆(53)的数量为四个,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扬陶建梅易天晟魏忠雄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同越鑫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