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生物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7485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2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全生物降解纤维由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制成。也可以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95‑99.9%,异氰酸酯0.1‑5%。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异氰酸酯对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进行改性,改性后的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的熔融指数为20‑40g/10min,在此熔融指数下,PPC‑P的熔融指数和熔体强度最适合进行熔融纺丝。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得的纤维直径达到2‑10μm,与市场上主流的化学纤维直径相近;所得全生物降解纤维具有更高的断裂伸长率(18.5%)和更低的热收缩率,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全生物降解性,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分子纤维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化学纤维的制备,通常是先把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物质或无机物制成纺丝熔体或溶液,然后经过过滤、计量,由喷丝头(板)挤出成为液态细流,接着凝固而成纤维。此时的纤维称为初生纤维,它的力学性能很差,必须经过一系列后加工工序才能符合纺织加工和使用要求。后加工主要针对纤维进行拉伸和热定形,以提高纤维的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拉伸是使初生纤维中大分子或结构单元沿着纤维轴取向;热定形主要是使纤维中内应力松弛。湿纺纤维的后加工还包括水洗、上油、干燥等工序。纺制纤维时,经上述工序即可卷绕成筒;纺制短纤维时还须增加卷曲、切断和打包等工序。

2、通过将原料聚合物利用热而熔融,并从喷丝头进行纺丝而纤维化,可以制造纺丝纤维,因此聚合物熔融状态的粘性对于纺丝性是重要因素。熔融状态的粘性根据聚合物的mfr和纺丝温度的组合来决定。但是,现有技术中,仅从纺丝而获得的纤维的粗细、强度、及纺丝时的工序稳定性来选定熔融状态的聚合物的粘性,例如,将聚丙烯树脂在230℃左右纺丝,根据所使用的聚合物的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是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邻苯二甲酸酐三元共聚得到的高分子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30000-150000;其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m≥1,n≥1,k≥0,m,n,k均为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组分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基聚酯-聚碳酸酯是由二氧化碳、环氧丙烷和邻苯二甲酸酐三元共聚得到的高分子共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30000-150000;其结构如式(1)所示;其中m≥1,n≥1,k≥0,m,n,k均为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异氰酸酯为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或三苯基甲烷三异氰酸酯(tti)。

5.权利要求1所述全生物降解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熔融共混的温度为150-200℃,转速为50-100rpm。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生物降解纤维的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跃中吴嫦娥王拴紧黄智恒肖敏韩东梅黄盛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