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34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5 19: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涉及电子元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架,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夹持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边且位于承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夹持架的中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本技术通过顺时针转动摇杆,使得双向螺纹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和螺纹套相互螺纹连接,进而使得螺纹套向下进行移动,双向螺纹杆为双向螺纹的转杆,进而使得两个螺纹套同时向内部聚拢,螺纹套的表面安装有软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


技术介绍

1、电子元件在加工时因为连接线体较为柔软,在加工过程中电子元件的移动会导致连接线体较为杂乱,所以加工完成后,需要对电子元件的连接线体进行规整排列。

2、例如公开号为cn218677949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涉及电子元件
,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侧位置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上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表面后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拉杆,所述拉杆前端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底板上表面靠近放置台位置开设有分线槽,所述底板上表面前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底板上表面后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的设置,可以对电子元件连接线体的尾端进行固定,起到了对连接线体进行捋直的作用,通过分线针的设置,可以对连接线体进行梳理分离,解决了人工分离线体效率较差的问题,也提升了对电子元件分线的精确度。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4、现有技术中,电子元件加工完成后的分线操作都是使用到人工进行操作,效率较低,也容易造成分线准确度较差的问题;现有分线机构在进行分线操作时,容易因为连接线固定不牢固,而影响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架,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夹持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两边且位于承接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夹持架的中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摇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承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转轴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固定框的上端活动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直杆,所述直杆的顶部与固定框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直杆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框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的顶部与拉板的底部相互搭接,所述底板的顶部且位于分线针的下方开设有分线槽。

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套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右侧与夹持架的左侧相互搭接。

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螺纹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

6、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轴的后端与挡板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线针。

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弹簧的顶部与固定框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部与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腔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与滑板的两端滑动连接。

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10、1、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采用双向螺纹杆、螺纹套、滚轮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顺时针转动摇杆,使得双向螺纹杆进行顺时针转动,由于双向螺纹杆和螺纹套相互螺纹连接,进而使得螺纹套向下进行移动,双向螺纹杆为双向螺纹的转杆,进而使得两个螺纹套同时向内部聚拢,螺纹套的表面安装有软垫,保护了电子元件不会因为挤压而损坏,同时滚轮将贴着夹持架向内部进行滚动,保持了螺纹套移动时的稳定性,进而固定住电子元件。

11、2、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采用拉板、滑槽、弹簧、夹板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向上抬起拉板,使得两侧的拉杆向上进行移动,进而带动滑板顺着滑槽向上进行移动,进而使得弹簧进行压缩,将电子元件的连接线另一头放置在夹板上,松开拉板,在弹簧的作用下,使得拉板向下进行移动,在拉板和夹板的挤压下,将连接头固定住,随后启动电机,使得转轴顺时针转动,进而带动分线针顺时针转动,分线针数量多个,在不断转动下对连接线进行分线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架(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夹持架(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边且位于承接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夹持架(2)的中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2),所述双向螺纹杆(22)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摇杆(21),所述双向螺纹杆(22)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3),所述承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转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转轴(32)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挡板(34),所述固定框(4)的上端活动套接有拉杆(43),所述拉杆(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47),所述滑板(47)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直杆(44),所述直杆(44)的顶部与固定框(4)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直杆(4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4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框(4)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夹板(42),所述夹板(42)的顶部与拉板(41)的底部相互搭接,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分线针(33)的下方开设有分线槽(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23)的左侧转动连接有滚轮(24),所述滚轮(24)的右侧与夹持架(2)的左侧相互搭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套(2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夹块(25),所述夹块(2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软垫(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2)的后端与挡板(34)的前端转动连接,所述转轴(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分线针(3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45)的顶部与固定框(4)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45)的底部与滑板(47)的顶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4)的内腔两侧开设有滑槽(46),所述滑槽(46)的内部与滑板(47)的两端滑动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件加工用分线机构,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夹持架(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夹持架(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承接板(3),所述底板(1)的顶部两边且位于承接板(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4),所述夹持架(2)的中间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22),所述双向螺纹杆(22)的后部固定连接有摇杆(21),所述双向螺纹杆(22)的前后两端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3),所述承接板(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31),所述电机(31)的转动轴后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2),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转轴(32)的后方固定连接有挡板(34),所述固定框(4)的上端活动套接有拉杆(43),所述拉杆(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板(47),所述滑板(47)的两侧活动套接有直杆(44),所述直杆(44)的顶部与固定框(4)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直杆(44)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弹簧(45),所述底板(1)的顶部且位于固定框(4)的中间固定连接有夹板(42),所述夹板(42)的顶部与拉板(41)的底部相互搭接,所述底板(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海燕赵文彪李超李连帅周庆楠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精创真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