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游专利>正文

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33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其中,所述的防雨帽包括帽檐以及与所述帽檐相连接的背翼,所述的帽檐与背翼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所述的防雨帽还包括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所述的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的背翼的末端。采用了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其可通过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与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固定于后视镜上,安装与拆卸都很方便,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于背翼的末端,因此该后视镜防雨帽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式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上,该后视镜防雨帽的帽檐截面呈倒U型,能够产生更好的防雨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部件结构领域,特别涉及后视镜部件结构领域,具体是指机动 车后视镜防雨帽。
技术介绍
机动车后视镜对司机安全驾驶车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当路面上车多、 人多、路况复杂、车速快,司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几乎是每时每刻都需要通过后视镜来观察 车辆周围的情况,以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在这种情况下,后视镜镜面的整洁、清晰对司机 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条件下,司机都能够通过后视镜观察到车辆周围的情况,但是到了 下雨的时候,由于雨水打在镜面上,镜面上留有水珠,通过镜面所看到的物体模糊不清,尤 其是到了晚间,后视镜镜面上的水珠经后方车辆的灯光照射,容易发生散射,更是完全无法 看清,这就严重影响了驾车人对周围情况的判断以及车辆行驶的安全。雨天所发生的车辆 刮蹭、追尾、侧碰等事故,很多是由于后视镜模糊不清所导致的。对于机动车后视镜镜面防雨的问题,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不少解决方案,目的都是 开发出一种能够有效防止雨水落在镜面上的装置,为驾车人雨天的安全行车提供保证。但 是到目前为止,市场上仍然没有一款简单实用、且效果较好的后视镜镜面防雨装置,其主要 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车辆,其外后视镜壳体的形状千差万别,为了减少风阻,大多 数壳体的外形都呈半球状,而车辆的设计者在设计时也未考虑驾车人在后期安装防雨装置 的问题,所以,多数的在后视镜上安装防雨装置的设计方案都因为遇到安装和固定方面的 难题而不能顺利实施。2、近几年来,有不少关于后视镜防雨装置的设计方案获得了专利权,但是,推广和 实施的效果都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设计方案缺乏实用性和便利性,难以被市场接 受。比如安装和拆卸过程麻烦,防雨效果不佳,外形影响车辆美观等。3、还有的设计方案在实施时需要对车辆本身的装置进行改动或者另外添加新的 部件。这样的方案或许可以起到更好的防雨作用,但是,要求驾车人对车辆自带装置进行改 动或另外加装新的部件通常是不能接受的,因为这样的改装直接影响了车辆本身所具有性 能,并且影响了车身的美观。另外,毕竟使用防雨装置的机会不多,在非雨天的情况下是不 需要防雨装置的,这种需要对车辆自带装置进行改装的方案明显缺乏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防 雨效果良好、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广泛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具有如下构成该防雨帽包括帽檐以及与所述帽檐相连接的背翼,所述的帽檐与背翼的连接部位 设置有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所述的防雨帽还包括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所述的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的背翼的末端。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帽檐的截面呈倒U型。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背翼为一片后视镜背覆膜,所述的后视镜背覆 膜通过一个或多个所述的柔性连接件连接所述的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所述的后视镜背覆 膜的形状为贴合机动车后视镜背面的曲面。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背翼为两片或两片以上的左右分布的后视镜背 覆膜,所述的多片后视镜背覆膜的根部相互连接,末端相互分离并具有间隙,所述的后视镜 下框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分别连接于所述的多片后视镜背覆膜的末端。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后视镜背覆膜的形状为贴合机动车后视镜背面 的曲面。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相邻两片的后视镜背覆膜之间连接有间隙宽度 调节件。所述的间隙宽度调节件为弹性连接绳或长度可调节的连接扣。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后视镜背覆膜为平面覆膜,所述的平面覆膜可 与所述的帽檐处于同一平面。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防雨帽还包括连接所述帽檐的侧翼,所述的侧 翼位于所述的背翼的两侧,并具有用于连接背翼的连接部件。所述的侧翼为平面侧翼,所述 的平面侧翼可与所述的帽檐处于同一平面。所述的连接部件为魔术贴、连接扣或卡钩。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为一个或多个固定卡钩或 固定卡夹。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定 卡钩或固定卡夹,所述的各个固定卡钩或固定卡夹分别通过连接绳连接所述的背翼的末端。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帽檐为可弯曲透明帽檐。所述可弯曲透明帽檐 的材料为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有机玻璃材料。该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中,所述的柔性连接件为长度可调节的柔性连接件。所述 的长度可调节的柔性连接件为弹性连接绳、长度可调节的连接扣带或者长度可调节的连接 锁链。采用了该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其可通过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与后视镜下 框固定部件固定于后视镜上,安装与拆卸都很方便,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 连接于背翼的末端,因此该后视镜防雨帽可以方便地应用于各式的机动车外后视镜上,该 后视镜防雨帽的帽檐截面呈倒U型,能够产生更好的防雨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机动车后 视镜防雨帽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应用范围广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一种实施例侧向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一种实施例背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一种实施例与后视镜装配的侧向示意 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一种实施例与后视镜装配的正向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一种实施例与后视镜装配的背向示意 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二种实施例与后视镜装配的背向示意 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一种优选实施例的侧向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三种实施例与后视镜装配的结构示意 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和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该实施例中,所述的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包括帽檐1以及与所述帽檐1相连接的背翼 2,所述的帽檐1与背翼2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3,所述的防雨帽还包括后 视镜下框固定部件4,该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4通过柔性连接件5连接于所述的背翼2的末 端。该实施例中,所述的帽檐1的截面呈倒U型。所述的背翼2包括两片左右分布的 后视镜背覆膜,所述的两片后视镜背覆膜的根部相互连接,末端相互分离并具有间隙,所述 的后视镜背覆膜的形状为贴合机动车后视镜背面的曲面。所述的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4通 过柔性连接件5分别连接于所述的多片后视镜背覆膜的末端。所述的柔性连接件5为长度 可调节的柔性连接件,该长度可调节的柔性连接件为弹性连接绳。所述的后视镜上框固定 部件3和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4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定卡钩。该实施例的机动车后视镜 防雨帽与后视镜的装配图如图3、4和5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实施例中,所述的帽檐1为可弯曲透明帽檐,该可弯曲透明帽檐 的材料为硅橡胶、聚氨酯、聚氯乙烯、聚丙烯、聚碳酸酯或有机玻璃等材料。所述的背翼2也 可以包括两片以上的左右分布的后视镜背覆膜。所述的该长度可调节的柔性连接件5可以 为长度可调节的连接扣带或者连接锁链。所述的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3和后视镜下框固定 部件4还可以为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后视镜防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雨帽包括帽檐以及与所述帽檐相连接的背翼,所述的帽檐与背翼的连接部位设置有后视镜上框固定部件,所述的防雨帽还包括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所述的后视镜下框固定部件通过柔性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的背翼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游
申请(专利权)人:周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