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556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5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通过蓄电池托盘本体、第一蓄电池压板,第二蓄电池压板和第三蓄电池压板对蓄电池进行固定,通过蓄电池托盘与蓄电池压板的配合,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蓄电池的固定安装,并限制蓄电池在蓄电池托盘水平和垂直方向的位移,其中对于第三蓄电池压板而言,蓄电池托盘本体上存在两组规格相同但位置不同且并排设置的固定孔,以实现使用同一蓄电池托盘,同一套蓄电池压板针对不同尺寸的蓄电池的压紧固定,以达到节约开发成本,提升通用化率的目的,另外,本结构还有与左悬置固定的固定孔,与车身左纵梁上的两个焊接支架固定孔固定的两个固定孔,与空气滤清器和燃油管路夹子固定的固定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车身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1、汽车产品竞争日趋激烈,要求机舱布局更为紧凑合理,零件固定牢固,尺寸尽可能小,同时还要尽可能提升通用化率。汽车蓄电池托盘是承载汽车蓄电池的零件,兼具结构固定和防火隔热的功能。目前各个汽车的蓄电池托盘,是根据汽车所搭载的蓄电池尺寸大小,来专门设计的专用托盘,也就是说针对某一款蓄电池,就需要一款对应的蓄电池托盘。同时,为了固定蓄电池,针对不同的蓄电池尺寸需要不同的托盘及固定结构。此种方式存在通用性低,开发成本高、物流管理成本高及售后成本高的缺陷。

2、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款尺寸小,通用性好的蓄电池托盘,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

2、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包括蓄电池托盘本体,以车头方向为前方,蓄电池托盘本体的前部偏左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左悬置固定的第一固定孔,蓄电池托盘本体的中后部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包括蓄电池托盘本体(1),以车头方向为前方,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前部偏左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左悬置固定的第一固定孔(2),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中后部设置有与车身左纵梁上的一个焊接支架固定孔固定的带有一个向下延伸的筒状部的第二固定孔(3),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后部偏左的位置设置有与车身左纵梁上的另一个焊接支架固定孔固定的带有一个向下延伸的筒状部的第三固定孔(4),第二固定孔(3)的筒状部和第三固定孔(4)的筒状部分别插入并固定在车身左纵梁上的两个焊接支架固定孔中,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前部的右端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用于固定第三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托盘压紧布置结构,包括蓄电池托盘本体(1),以车头方向为前方,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前部偏左的位置设有用于与左悬置固定的第一固定孔(2),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中后部设置有与车身左纵梁上的一个焊接支架固定孔固定的带有一个向下延伸的筒状部的第二固定孔(3),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后部偏左的位置设置有与车身左纵梁上的另一个焊接支架固定孔固定的带有一个向下延伸的筒状部的第三固定孔(4),第二固定孔(3)的筒状部和第三固定孔(4)的筒状部分别插入并固定在车身左纵梁上的两个焊接支架固定孔中,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前部的右端设有沿前后方向间隔且对称设置的两个用于固定第三蓄电池压板(10)的固定圆孔(5),蓄电池托盘本体(1)的前部还设置有四个按照矩形四个角点位置分布的用于固定第三蓄电池压板(10)的固定扁孔(6),第三蓄电池压板(10)能够前后移动并固定在其中一个固定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伸刘向党丁立杰邢阳阳杨雪峰樊鹏飞曲春雷孙家鹏郝帅许可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