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370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3:13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包括,电池对接框,下端设置有卡爪,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抓取夹紧;移动头,设置在电池对接框上,带动电池对接框进行移动;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模组和托板,所述托板能够在翻转模组的作用下,从电池模组的侧部转动至电池模组下方,防止电池模组掉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翻转机构,未使用时将托板收纳在侧部,不影响电池模组的抓取;抓取电池模组后将托板翻转至电池下方,对电池进行兜底防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掉落的电池吊具


技术介绍

1、在传统的电池制造行业中,电池模组的吊装多是通过人工完成的,但一方面,人工操作会导致人力成本的增加,而且人工的吊装效率较低,影响整个电池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吊装过程中,手上粘有的灰尘异物可能会污染电池模组,影响电池产品的性能;此外,电池模组的重量较大,意外掉落时容易导致事故,影响生产安全。

2、授权公告号为cn210944546u的中国石油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吊装工装,包括支架、多个支撑杆、锁紧机构、传动机构、夹持机构及定位机构,支架包括多个支撑梁及连接支撑梁的连杆;支撑杆安装于支撑梁且沿垂直于横梁及连杆的方向延伸,支撑杆包括导引槽及开孔;锁紧机构包括锁定块、驱动件、弹性件及螺栓,驱动件包括操作部及连接操作部的驱动部,螺栓安装于驱动部,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压于锁定块及螺栓,锁定块包括锁定槽;传动机构包括连接板及与连接板相连的多个滑动部,滑动部可滑动地安装于导引槽,连接板与驱动部相连;夹持机构包括受力部及连接于受力部的多个夹持部,受力部与滑动部抵接,当操作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夹持部容纳于开孔内,当操作部处于第二位置时,夹持部部分突出于开孔。

3、但是该设计中通过夹持部对电池模组进行夹持,由于新能源电池质量体积均较大,夹持部夹持电池模组后,在移动过程中会由于晃动等原因,导致夹持不牢固,从而使电池模组从夹持部松脱,使电池掉落。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掉落的电池吊具。

2、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包括,

3、电池对接框,下端设置有卡爪,用于对电池模组进行抓取夹紧;

4、移动头,设置在电池对接框上,带动电池对接框进行移动;

5、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模组和托板,所述托板能够在翻转模组的作用下,从电池模组的侧部转动至电池模组下方,防止电池模组掉落。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翻转机构,未使用时将托板收纳在侧部,不影响电池模组的抓取;抓取电池模组后将托板翻转至电池下方,对电池进行兜底防掉。

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翻转模组包括驱动组件和连杆,所述驱动模组包括有一转轴,连杆的一端设置在转轴上,并且绕转轴转动;

8、所述托板位于连杆的另一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连杆对托板进行带动,避免托板在转动过程中与其他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10、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由驱动件带动的齿条,所述齿条上啮合有一齿轮,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上,并且和转轴限位连接,带动转轴转动。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齿条和齿轮进行啮合传动,将直线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同时相比较直接驱动旋转,本结构的设置使转轴的转动稳定,不晃动。

12、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对接框上,驱动件的输出轴上设有一连接块,所述齿条设置在所述连接块上,随着连接块移动。

13、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池对接框上固定有一滑块,所述滑块上朝向所述齿条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齿条上设有一滑轨与所述滑槽配合滑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滑块和滑轨的配合,将齿条限位连接到电池对接框上,并且对齿条的移动进行限位,保证齿条在移动时不会产生晃动或其他方向上的移动,进而确保了齿条始终和齿轮处于啮合状态。

15、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包括呈l型设置的延长杆和托杆,所述延长杆的另一端设有一衔接杆与转轴连接;

16、所述托板位于所述托杆上朝向延长杆的一侧。

17、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杆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

18、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爪为设置在电池对接框下端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一能够相对定位杆转动的活动杆,定位杆和活动杆的下端插入到电池模组内,活动杆转动,对电池模组进行涨紧,实现与卡爪与电池模组的固定。

19、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杆上设有一竖直方向的第一直槽,所述活动杆上设有一倾斜方向的第二直槽,所述第一直槽和所述第二直槽通过一销杆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斜槽和直槽的位置对应,移动销杆对活动杆进行驱动,从而使电池模组内部的活动杆移动或转动,从而实现涨紧。

21、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移动头为电葫芦。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23、1.设置翻转机构,未使用时将托板收纳在侧部,不影响电池模组的抓取;抓取电池模组后将托板翻转至电池下方,对电池进行兜底防掉;

24、设置齿条和齿轮进行啮合传动,将直线运动转化成旋转运动,同时相比较直接驱动旋转,本结构的设置使转轴的转动稳定,不晃动;同时通过滑块和滑轨对齿条进行限位,保证齿条在移动时不会产生晃动或其他方向上的移动,进而确保了齿条始终和齿轮处于啮合状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模组包括驱动组件(400)和连杆(700),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有一转轴(410),连杆(700)的一端设置在转轴(410)上,并且绕转轴(41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由驱动件带动的齿条(430),所述齿条(430)上啮合有一齿轮(420),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410)上,并且和转轴(410)限位连接,带动转轴(41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对接框(100)上,驱动件的输出轴(441)上设有一连接块(450),所述齿条(430)设置在所述连接块(450)上,随着连接块(450)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对接框(100)上固定有一滑块(470),所述滑块(470)上朝向所述齿条(430)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齿条(430)上设有一滑轨(460)与所述滑槽配合滑动。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00)包括呈L型设置的延长杆(720)和托杆(730),所述延长杆(720)的另一端设有一衔接杆(710)与转轴(41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700)并排设置有至少两个。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200)为设置在电池对接框(100)下端的定位杆(210),所述定位杆(210)上设有一能够相对定位杆(210)转动的活动杆(220),定位杆(210)和活动杆(220)的下端插入到电池模组(300)内,活动杆(220)转动,对电池模组(300)进行涨紧,实现与卡爪(200)与电池模组(300)的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210)上设有一竖直方向的第一直槽(211),所述活动杆(220)上设有一倾斜方向的第二直槽(221),所述第一直槽(211)和所述第二直槽(221)通过一销杆(230)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头(600)为电葫芦。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模组包括驱动组件(400)和连杆(700),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有一转轴(410),连杆(700)的一端设置在转轴(410)上,并且绕转轴(410)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400)包括由驱动件带动的齿条(430),所述齿条(430)上啮合有一齿轮(420),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410)上,并且和转轴(410)限位连接,带动转轴(41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电池对接框(100)上,驱动件的输出轴(441)上设有一连接块(450),所述齿条(430)设置在所述连接块(450)上,随着连接块(450)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防掉落的电池吊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对接框(100)上固定有一滑块(470),所述滑块(470)上朝向所述齿条(430)的一侧设有滑槽;所述齿条(430)上设有一滑轨(460)与所述滑槽配合滑动。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超英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江宸德玛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