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行走的宽窄行密植手扶插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10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跨行行走的宽窄行密植手扶插秧机,它包括发动机、地面仿行机构、驱动轮行走系统、插秧机构、秧箱的往复运动机构、手扶操纵系统。插秧机秧爪之间的距离按照宽、窄行的宽度间隔地设置,机器中间的两个秧爪形成中间窄行,秧箱上的一张毯状苗同时由两个曲柄摇杆式插秧机构取秧,形成密植的宽窄行插秧,且这两个曲柄摇杆式插秧机构的曲柄轴连接在一起。操作人员行走在中间两个窄行邻近的宽行上。由于操作人员的左、右脚是分别走在机器中间窄行左、右两侧的宽行中,单脚走可以减小行走行的宽度,可以实现比目前的手扶插秧机插秧密度更大的密植型宽窄行插秧作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稻种植机械,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水稻宽窄行密植型插秧机。
技术介绍
目前的手扶式和高速水稻插秧机有等行距的30cm和24cm插秧机,和窄行是24cm、 宽行是30cm的宽窄行插秧机。这些水稻插秧机插的株行距过宽,单位面积的丛数密度太 低,不能适应杂交稻制种中不育系机插的要求。我国杂交稻面积占水稻总面积百分之六十 多,杂交稻制种由于没有适宜的插秧机,基本均为手工插秧,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 工资成本上涨,迫切需要适宜杂交稻制种的密植型插秧机。适应杂交稻制种机插秧的关键 是机插行距从原来30cm或24cm,设计机插行距为15cm到20cm。现有手扶插秧机的操作人员是走在插秧机中间两行的中间,中间行间距是30cm。 为此,没有办法减少中间的行间距。有人提出了了宽窄行乘坐式插秧机。为了减少插秧机的复杂程度,设计上采用一 个盛秧盘的毯状苗由两个秧爪取秧,但是,宽行间距的两个秧苗取插机构连在同一个传动 箱上,使得插秧机边行的两行秧苗需要专门设置一个只有两个秧爪的传动箱,实际上增加 了机器的复杂程度。如果把这种设计思想用于密植的手扶插秧机,也同样要增加手扶插秧 机的传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跨行行走的宽窄行密植手扶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浮板(1)、中间浮板(2)、发动机(3)、变速箱(4)、左驱动轮链轮盒(5)、右驱动轮链轮盒(6)、左驱动轮(7)、右驱动轮(8)、机架(9)、移箱机构传动箱(10)、秧箱(11)、扶手(12)、滑道(13)、双螺旋轴螺母(16)、秧箱连接杆(17)、秧箱双螺旋轴(18)、间隔板(19)、盛秧盘(20)、边板(21)、秧门(22)、秧爪(23)、摇杆(24)、曲柄(25)、秧爪曲柄轴(26)、曲柄轴链轮(27)、中间轴链轮(28)、中间轴(29)。其中,所述侧浮板(1)和中间浮板(2)位于整个装置的底部,秧箱双螺旋轴(18)是一个具有等螺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革朱德峰徐一成舒伟军陈慧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