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及其油泵结构和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1815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5
本技术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包括油泵座,油泵座内具有空腔和隔板,隔板将空腔上下分隔成泵油腔和吸油腔、并设有将泵油腔和吸油腔连通的吸油孔;特别地,油泵座外壁具有多条竖向凸缘,相邻2条竖向凸缘之间使油泵座的外壁形成有侧面油道;进一步还包括将油泵座罩盖的过滤网。又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包括泵油组件和该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泵油组件安装于泵油腔内。还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该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所述芯轴通孔的顶端连通至所述涡旋压缩机待润滑的区域。本技术通过滤网配合油泵座,起到保证油泵顺利供油的同时,有效过滤油内杂质,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长久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空调设备,尤其是涡旋压缩机、和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及其油泵结构。


技术介绍

1、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340217的一种油泵带滤网的涡旋压缩机,其油泵带滤网的结构中,滤网安装于支架的下部上将将油泵罩盖。该结构通过滤网并配合支撑弹簧,起到保证油泵顺利供油的同时,有效过滤油内的杂质,提高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长久性和稳定性。该构成的不足之处在于:滤网通过支撑弹簧支撑,支撑弹簧长时间使用后难免弹力下降,难以起到长效可靠的支撑作用,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能具有结构简单、牢固、稳定,配合过滤网使用能对过滤网起到良好长效可靠的支撑作用;又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其通过采用该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进而具有泵油量足够和过滤效果好的特点;又提出一种涡旋压缩机,其采用该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进而为涡旋压缩机内相关部件提供长效、稳定的供油,有效确保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长久性。

2、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包括有油泵座,所述油泵座内具有空腔和设于所述空腔内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泵油腔和位于所述泵油腔下方的吸油腔,所述隔板设有将所述泵油腔和吸油腔连通的吸油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的外壁具有多条竖向凸缘,相邻2条竖向凸缘之间使油泵座的外壁形成有侧面油道。

4、优化方案,所述油泵座的下端具有缺口、形成连通吸油腔的底部油通道

5、进一步,所述缺口对应位于所述侧面油道的下部,使侧面油道、底部油通道、吸油腔依次连通。

6、优化方案,本技术还包括有将所述油泵座罩盖的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上端具有开口的袋状结构、其上具有若干网孔,所述过滤网的上端对应位于所述侧面油道的上方、将所述侧面油道全罩盖。

7、进一步,所述过滤网设于所述油泵座上。

8、进一步,所述油泵座上位于所述侧面油道的上方具有滤网卡槽并配套设有卡簧,所述卡簧将过滤网的上端扣压于所述滤网卡槽内。

9、优化方案,所述隔板的顶部具有由中部向远离所述吸油孔的边部延伸的排油槽,所述排油槽与所述泵油腔连通。

10、一种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其包括有泵油组件和上述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所述泵油组件安装于所述泵油腔内。

11、优化方案,本技术还包括有芯轴,和安装于所述油泵座顶端并将所述泵油组件封挡于所述泵油腔内的封板,所述泵油组件包括相啮合并形成有压缩腔内齿轮和外齿轮,所述封板具有封板穿孔,所述芯轴的底部通过所述封板穿孔伸入所述泵油腔并连接于所述内齿轮,所述芯轴用于与电机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内齿轮带动所述外齿轮转动、所述压缩腔能够将所述吸油孔处的油压缩至所述排油槽内,所述芯轴底端设有连通于所述排油槽的所述芯轴通孔。

12、一种涡旋压缩机,包括上述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所述芯轴通孔的顶端连通至所述涡旋压缩机待润滑的区域。

13、本技术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本技术通过过滤网有效避免油泵内吸入杂质,进而避免油泵发生内外齿轮卡死、油泵供不上油的不利情况;通过侧面油道进一步还通过底部油通道保证过滤网外侧的油顺利进而吸油腔内,最终为涡旋压缩机内相关部件提供足够油量,避免涡旋压缩机发生烧结、剥落、断裂等异常情况。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包括有油泵座(1),所述油泵座(1)内具有空腔和设于所述空腔内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泵油腔和位于所述泵油腔下方的吸油腔(11),所述隔板(12)设有将所述泵油腔和吸油腔(11)连通的吸油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的外壁具有多条竖向凸缘(15),相邻2条竖向凸缘(15)之间使油泵座(1)的外壁形成有侧面油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的下端具有缺口、形成连通吸油腔(11)的底部油通道(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对应位于所述侧面油道(16)的下部,使侧面油道(16)、底部油通道(17)、吸油腔(11)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将所述油泵座(1)罩盖的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为上端具有开口的袋状结构、其上具有若干网孔(80),所述过滤网(8)的上端对应位于所述侧面油道(16)的上方、将所述侧面油道(16)全罩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8)设于所述油泵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上位于所述侧面油道(16)的上方具有滤网卡槽(14)并配套设有卡簧(81),所述卡簧(81)将过滤网(8)的上端扣压于所述滤网卡槽(14)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2)的顶部具有由中部向远离所述吸油孔(13)的边部延伸的排油槽(42),所述排油槽(42)与所述泵油腔连通。

8.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泵油组件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所述泵油组件安装于所述泵油腔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芯轴(5)和安装于所述油泵座(1)顶端并将所述泵油组件封挡于所述泵油腔内的封板(4),所述泵油组件包括相啮合并形成有压缩腔(20)的内齿轮(3)和外齿轮(2),所述封板(4)具有封板穿孔(40),所述芯轴(5)的底部通过所述封板穿孔(40)伸入所述泵油腔并连接于所述内齿轮(3),所述芯轴(5)用于与电机驱动连接,以使所述内齿轮(3)带动所述外齿轮(2)转动、所述压缩腔(20)能够将所述吸油孔(13)处的油压缩至所述排油槽(42)内,所述芯轴(5)底端设有连通于所述排油槽(42)的芯轴通孔(50)。

10.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结构,所述芯轴通孔(50)的顶端连通至所述涡旋压缩机待润滑的区域。

...

【技术特征摘要】

1.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包括有油泵座(1),所述油泵座(1)内具有空腔和设于所述空腔内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将所述空腔分隔成泵油腔和位于所述泵油腔下方的吸油腔(11),所述隔板(12)设有将所述泵油腔和吸油腔(11)连通的吸油孔(13);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的外壁具有多条竖向凸缘(15),相邻2条竖向凸缘(15)之间使油泵座(1)的外壁形成有侧面油道(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的下端具有缺口、形成连通吸油腔(11)的底部油通道(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对应位于所述侧面油道(16)的下部,使侧面油道(16)、底部油通道(17)、吸油腔(11)依次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将所述油泵座(1)罩盖的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为上端具有开口的袋状结构、其上具有若干网孔(80),所述过滤网(8)的上端对应位于所述侧面油道(16)的上方、将所述侧面油道(16)全罩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8)设于所述油泵座(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涡旋压缩机的油泵进油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辉杨家祥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日立万宝压缩机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