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及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5022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的壳体内设有轴承部件,特别地,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包括有支架和第一隔板,支架安装于壳体内,轴承部件安装于支架上,两者之间形成有间隙,第一隔板靠近支架将间隙遮挡,第一隔板具有第一排气孔,支架具有对应第一排气孔设置的支架排气孔。又提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壳体内设有压缩机排气腔,压缩机排气腔上部具有排气口,特别地,压缩机排气腔内设有上述挡油结构,支架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位于压缩机排气腔的上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将压缩机内储油室油面更好地控制,避免冷冻油损耗,及避免过多冷冻油进入空调系统,确保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和能效,有效确保压缩机的可靠性和运行能效。性和运行能效。性和运行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及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涡旋压缩机,具体是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及安装有挡油结构的卧式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卧式涡旋压缩机要求越小越轻巧越好,其管径不能太大,所以油气混合气流与油面间无法拥有足够的分层高度,气流快速流动时会冲刷油面;卧式涡旋压缩机总长度要求越短越好,在运行过程中,油气混合气流在腔体内的停留时间难以大于必要沉降时间,油粒不能有效地沉降,从而被气流携带,流出压缩机腔体。因此,现有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的吐油率往往较高。压缩机中的油被带出,会导致压缩机中的油变少,从而影响压缩机的可靠性,而且排出的油进入到空调系统中会降低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和能效。现有的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如申请号为202021779812.8所公开的,其采用支架作为一级挡油,并装有二级挡油构造,以进一步将油进行分离。现有这种结构具有一定的油分离效果,但是仍然存在吐油率高的缺点,其一级挡油与二级挡油构造间气隙过大,不能有效缓冲气流对油面冲刷导致的油面波动,当气体通过二级挡油构造后,直接进入排气腔,气流中的油粒未能得到更好的分离。再者,现有这种结构中一级挡油对应的支架2与轴承部件4的外侧具有间隙21,如图1所述,该间隙21不利于油气分离,且当气流流经较低位置的间隙21时易对油面造成较大的扰动。现有技术中该间隙21的作用:一是受工艺生产需求,因为支架2对安装的平行度要求较高,为了保证平行度,在安装轴承部件4前,该间隙21对应的位置用于工艺夹爪夹持住支架2,具体是:如图2和图3所示,工艺夹爪需夹持支架2的6个突出部位24,夹爪形状设计同支架2的中心部形状,又由于压缩机结构限制,工艺上夹爪只能从壳体的一侧(此时壳体尚未封闭),通过间隙21穿过进入支架2内,之后夹爪旋转30
°
夹持支架2,支架2与壳体焊接固定后,夹爪松开后反方向旋转30
°
,退出支架2及壳体。二是用于压缩机内支架2的两侧气体流通。基于上述2点,限制了对该间隙21的技术改进方式。因此,为提高卧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和能效,有必要进行合理有效的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其针对卧式涡旋压缩机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其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组装和油分离效果好的特点;又提出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该卧式涡旋压缩机安装有该挡油结构,通过该挡油结构能将压缩机内储油室油面更好地控制,和进一步将油进行分离后再排出压缩机,进而避免压缩机内部冷冻油损耗,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以及避免过多的冷冻油进入空调系统,确保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和能效,有效确保卧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和运行能效。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所述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的壳体内设有轴承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包括有支架和第一隔板,所述支架用于安装
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壳体内,所述轴承部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支架与所述轴承部件之间形成有间隙,所述第一隔板靠近所述支架设置以将所述间隙遮挡,所述第一隔板具有第一排气孔,所述支架具有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孔设置的支架排气孔。
[0006]优化方案,所述第一排气孔具有多个并靠近布置,所述支架排气孔对应具有多个并靠近布置。
[0007]优化方案,所述支架上具有支架安装孔,所述第一隔板上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支架安装孔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设置并通过连接件使所述支架与所述第一隔板连接。
[0008]优化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对应所述轴承部件具有错开空位,所述轴承部件穿过所述错开空位与第一隔板错开布置。
[0009]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压缩机排气腔,所述压缩机排气腔的上部具有排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排气腔内设有上述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所述支架排气孔和所述第一排气孔分别对应位于所述压缩机排气腔的上部。
[0010]优化方案,所述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还包括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远离所述支架设置、其上具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对应位于所述压缩机排气腔的上部。
[0011]优化方案,所述第二隔板布置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排气口之间。
[0012]优化方案,所述第二排气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错开设置。
[0013]优化方案,所述第二隔板上远离第一隔板的一侧具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为将所述第二排气孔罩盖的壳状结构、其内具有导向腔,所述导向罩的顶部具有导向出口,所述导向出口通过所述导向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气孔。
[0014]优化方案,所述导向出口靠近所述压缩机排气腔的顶部设置。
[001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0016]1、本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开对压缩机内储油室油面的扰动,通过一、二级挡油结构将油进行分离后再排出压缩机,进而避免压缩机内部冷冻油损耗,提高压缩机运行可靠性。同时有效避免过多冷冻油进入空调系统,确保空调系统的换热效果和能效,有效确保卧式压缩机的可靠性和运行能效。
[0017]2、本专利技术在一级挡油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第二隔板作为二级挡油结构进一步降低高压气体的流速,进而提高油气分离效率,避免过多冷冻油进入空调系统内;还进一步设置了导向罩,加强对油气分离作用及缓冲气流作用,以确保空调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制冷效果。
[0018]3、本专利技术中进一步将第二排气孔与所述第一排气孔错开设置,实现一、二级挡油通路的错开布置,确保混合气体与二级挡油结构的充分接触与撞击,能有效实现降低高压气体流速进而达到油分离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卧式涡旋压缩机中一级挡油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现有卧式涡旋压缩机中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现有卧式涡旋压缩机生产工艺中夹爪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的轴承部件与支架的组装状态示意图。
[0024]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的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8和图9分别为本专利技术的卧式涡旋压缩机的第二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8]实施例
[0029]参考图4至图9,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有轴承部件4及压缩机排气腔7,所述压缩机排气腔7的上部具有排气口8。所述压缩机排气腔7内设有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
[0030]具体参考图5和图6,所述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其包括有支架2和第一隔板3。
[0031]所述支架2用于安装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壳体1内,所述轴承部件4安装于所述支架2上,所述支架2与所述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所述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的壳体内设有轴承部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包括有支架(2)和第一隔板(3),所述支架(2)用于安装于所述涡旋压缩机的壳体(1)内,所述轴承部件(4)安装于所述支架(2)上,所述支架(2)与所述轴承部件(4)之间形成有间隙(21),所述第一隔板(3)靠近所述支架(2)设置以将所述间隙(21)遮挡,所述第一隔板(3)具有第一排气孔(31),所述支架(2)具有对应所述第一排气孔(31)设置的支架排气孔(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31)具有多个并靠近布置,所述支架排气孔(22)对应具有多个并靠近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上具有支架安装孔(23),所述第一隔板(3)上具有第一安装孔(33),所述支架安装孔(23)与所述第一安装孔(33)对应设置并通过连接件使所述支架(2)与所述第一隔板(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挡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3)对应所述轴承部件(4)具有错开空位(30),所述轴承部件(4)穿过所述错开空位(30)与第一隔板(3)错开布置。5.一种卧式涡旋压缩机,其包括有横向设置的壳体(1),所述壳体(1)内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昌杨家祥曾释锋
申请(专利权)人:江森自控日立万宝压缩机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