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及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71716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4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及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包括电路板,设置有电连接的表面电路层和中空腔电路层;电源模块,电连接于表面电路层上,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车载电源;驱动模块,电连接于中空腔电路层上,且驱动模块还与电源模块电连接;若干充电模块,均用于设置在车体上,且若干充电模块均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通讯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表面电路层上,通讯控制模块与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若干充电模块均电连接。实现了将电源模块、通讯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集成在一起,降低了无线充电系统的体积;驱动模块预埋到电路板内,可以利用电路板的导电铜电路,将热量快速传导出去,优化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无线充电器,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已成为一种集成娱乐、舒适、多用途为一体的综合商品,另外移动终端如(手机和平板电脑)已经成为获取信息和日常娱乐不可缺少的随身物品,但因为使用时间较长,经常需要充电,还有一些车载设备(如行车记录仪),也需要经常充电,因此为了满足使用者的更方便、更快捷地实现随处充电的要求,现在已有车企布局40w或50w等高输入电压的无线充电设备,进而满足多设备的快速无线充电需求。

2、但是,快速充电就有会导致单位时间产生更多的热量,现有技术中为了满足散热需求,往往增大无线充电系统的体积,导致无线充电系统占用了车内空间较大(如中控扶手的存储空间),对车辆造型设计产生干扰,影响到座舱的视觉效果。

3、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无线充电系统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车载无线充电系统无法实现兼顾小体积、散热快和快充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用于汽车,其中,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4、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有电连接的表面电路层和中空腔电路层;

5、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于所述表面电路层上,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车载电源;

6、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于所述中空腔电路层上,且所述驱动模块还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7、若干充电模块,若干所述充电模块均用于设置在车体上,且若干所述充电模块均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

8、通讯控制模块,所述通讯控制模块电连接于所述表面电路层上,所述通讯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若干充电模块均电连接。

9、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电源模块和通讯控制模块设置在电路板上,并将发热量大的驱动模块设置在空腔电路层上,进而实现了将电源模块、通讯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集成在一起,并通过电路板电连接,有效地降低无线充电系统的体积;同时,驱动模块预埋到电路板内,可以利用电路板的导电铜电路,将热量快速传导出去,优化无线充电模块的散热性能。

10、进一步,所述电路板还包括:

11、电路板本体,所述表面电路层、通讯控制模块和电源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的上表面上;

12、挖空腔,所述挖空腔开设与所述电路板本体内,所述中空腔电路层和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挖空腔中;

13、封装层,所述封装层填充于所述挖空腔中,用于封装所述驱动模块。

14、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电路板本体中设置挖空腔,并将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挖空腔中,并在挖空腔中填充封装层,进而将驱动模块预埋封装于所述电路板本体内,即可以减少无线充电系统的电路部分的体积,又能利用驱动模块有电连接关系的铜线,将驱动模块上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出去,有效提升无线充电系统的散热性能。

15、进一步,所述挖空腔的水平截面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的一半。

1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进而在保障有效预埋封装驱动模块的同时,保障电路板具备足够的结构强度,提升无线充电系统的使用寿命。

17、进一步,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若干挖孔,若干所述挖孔中均设置有导热电极,所述导热电极连接于所述表面电路层和中空腔电路层之间。

1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挖孔,并在挖孔中设置导热电极,既能保障表面电路层和中空腔电路层之间的电连接,又能通过导热电极将驱动模块产生的热量,快速传导至表面电路层上,降低驱动模块上的热量聚集量,保障驱动模块的正常运行。

19、进一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表面电路层上,且所述微控制单元还于所述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若干充电模块均电连接。

20、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微控制单元,在低成本的前提下,保障控制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充电模块正常运行。

21、进一步,所述通讯控制模块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通讯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微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22、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存储单元可以用于存储一些和微控制单元相关的控制软件,通过设置数据采集单元可以采集微控制单元的运行数据,通过设置通讯单元,保障了微控制单元与其他模块的通讯连接。

23、进一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24、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电连接于中空腔电路层上,所述驱动芯片还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电连接;

25、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所述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电连接于中空腔电路层上,所述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还分别与驱动芯片、电源模块和通讯控制模块电连接。

26、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驱动芯片,进而在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与通讯控制模块之间设置控制信号的中转元件,保障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与通讯控制模块之间的通讯连接;通过设置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使得驱动模块的开关频率更快,耐高压性能更好,为无线充电系统的快充功能提供了保障。

27、进一步,所述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还设置有备用端口。

28、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设置备用端口,进而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其他功能元件,为无线充电系统硬件升级提供了结构基础保障。

29、进一步,所述充电模块均包括无线发射线圈和调谐单元,所述无线发射线圈与所述驱动模块电连接,所述调谐单元电连接于所述无线发射线圈和通讯控制模块之间;或,

30、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交流震荡单元、交流升压单元和滤波单元,所述交流震荡电源的输入端用于电连接车载电源,所述滤波单元的输出端还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和通讯控制模块电连接。

31、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将充电模块设置无线发射线圈,可以实现对手电设备的无线充电;通过设置调谐单元,进而可以调节无线发射线圈发射的频率;通过将电源模块设置为交流震荡单元、交流升压单元和滤波单元,进而既可以将车载直流电源转换为交流电源,并且还可以对输入电压进行升压,使得无线充电系统具备更高的输入电压,进而为快充提供了保障。

32、一种扬声器安装结构,用于汽车,其中所述扬声器安装结构包括如上所述的转接支架。

33、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所述扬声器安装结构,通过采用本申请中提供的转接支架,进而使得扬声器安装结构能够在保障车体上结构统一的前提下,适配安装不同型号的扬声器,同时也可以使得不同型号的扬声器安装后,在车体上的空间高度统一,进而方便对扬声器进行音效校准。

34、一种汽车,其中,所述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

35、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所述汽车通过采用上述无线充电系统,进而使得上具备兼顾小体积、散热快和快充的无线充电功能结构。

3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空腔的水平截面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若干挖孔,若干所述挖孔中均设置有导热电极,所述导热电极连接于所述表面电路层和中空腔电路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表面电路层上,且所述微控制单元还于所述电源模块、驱动模块和若干充电模块均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还包括数据采集单元、通讯单元和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微控制单元依次连接,所述通讯单元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场效应管还设置有备用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系统,用于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挖空腔的水平截面的面积不大于所述电路板本体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还包括若干挖孔,若干所述挖孔中均设置有导热电极,所述导热电极连接于所述表面电路层和中空腔电路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控制模块包括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电连接于表面电路层上,且所述微控制单元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良洪史云朋李昆山李文强彭川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