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7160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2:54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包括右侧架和左侧架;左侧架为右侧架的简化版;右侧架的第一背板纵向设置呈“Z”型,包括上背板、横板和下背板;第一侧板分别设于第一背板的两端,顶面垂接横板,侧面垂接下背板;第一侧板的底部相对下背板的底面延长并外折呈L型构成第一脚板;上背板的顶部向外侧折弯构成右把手;于上背板和横板的夹角处,设有若干呈“L”型的固线槽。左侧架用于固定柜内线束、握持把手,右侧架用于固定柜内线束、握持把手、固定外部接线及后延线、安装屏蔽线压线框。其能够在搬运过程中避免对驱动器外壳及内部电路板的任何不良影响;增加了搬运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线束走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属于风电能源设备。


技术介绍

1、风电变桨驱动器是风电变桨系统的核心部件,一般安装在风机轮毂的轴柜内。因轴柜内的空间有限,所以在安装变桨驱动器时有一个方便握持的把手就显得尤为重要。

2、目前,风电变桨驱动器的握持把手都是安装在钣金外壳的某个侧面上,其为u结构,两末端各有一个安装螺纹孔,用两个螺栓穿过钣金外壳进行固定。变桨驱动器钣金外壳的厚度一般为1.2mm,材质多为镀锌板或者不锈钢,在这样的钣金外壳上安装一个把手来搬运驱动器极易导致外壳变形,并且目前安装把手的外壳侧面都与内部的电源板固定板固定在一起,这样外壳变形的过程中会对内部的电源板造成一定的影响。

3、另外,现有把手的功能单一,在现场安装完成后,因有限空间的原因,若想拆掉把手,则难以实施;因为把手的固定螺栓在驱动器壳体内部。轴柜内线束众多,如果驱动器安装完成后能够提供柜内线束固定功能肯定是受用户欢迎的,但目前驱动器都没这一功能。目前变桨驱动器的外部接线在固定后,从固定处到轴柜安装底板上的走线槽这段距离都处于悬空状态,没有可以固定支撑的部位,理线较不方便。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便于使用的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包括右侧架;

4、所述右侧架包括第一背板和一对第一侧板;

5、所述第一背板纵向设置呈 “z”型,包括上背板、横板和下背板;

6、所述第一侧板分别设于第一背板的两端,顶面垂接横板,侧面垂接下背板;且第一侧板的底部相对下背板的底面延长并外折呈l型,构成第一脚板;

7、所述第一脚板设有若干固定孔;

8、所述上背板的顶部向外侧折弯,构成右把手;

9、于所述上背板和横板的夹角处,设有若干呈“l”型的固线槽。

10、沿高度方向,上述第一侧板设有若干第一扎线孔。

11、上述右把手包括水平部和下弯部,所述下弯部基于水平部的折弯角度为40°。

12、进一步的,上述水平部的宽度为10mm,距离变桨驱动器的接线插口为70-75mm。

13、进一步的,上述下弯部设有若干匹配变桨驱动器的接线插口的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的宽度不小于接线插口的宽度。

14、再进一步的,上述上背板设有若干正对第一导线槽的扎线槽。

15、上述的线束走线装置,还包括左侧架;

16、所述左侧架包括第二背板和一对第二侧板,

17、所述第二侧板分别垂设于第二背板的外侧面的两端,且第二侧板的底部相对第二背板的底面延长并外折呈l型,构成第二脚板;所述第二脚板设有若干固定孔;

18、所述第二背板的顶部向外侧折弯,构成左把手。

19、进一步的,上述第二侧板设有若干第二扎线孔。

20、进一步的,上述左把手包括水平部和下弯部,并于水平部设有若干第二导线槽。

21、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为2mm厚的不锈钢板或镀锌板,所述下背板和第二背板距离变桨驱动器的外壳为1mm。

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

23、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具有以下功能:

24、1、能承受整个驱动器的重量,搬运时可以握持单侧的绑线架把手,也可以同时握持两侧的绑线架把手,大大增加了搬运的方便性和可靠性,提高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25、2、能够在搬运过程中避免对驱动器外壳及内部电路板的任何不良影响;

26、3、可对柜内线束进行绑线,起到绑线、藏线的功能;

27、4、将目前变桨驱动器的外部接线固定支架的功能也集成在把手上,并且改善外部接线固定后,延长的一段线束无法固定的弊端;

28、本专利技术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结构简单,拆装方便,除增加固定外部接线后延线、固定柜内线束的功能外,还提升了系统布线的稳定性和美观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地适用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侧板设有若干第一扎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把手包括水平部和下弯部,所述下弯部基于水平部的折弯角度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为10mm,距离变桨驱动器的接线插口为70-7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弯部设有若干匹配变桨驱动器的接线插口的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的宽度不小于接线插口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背板设有若干正对第一导线槽的扎线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侧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设有若干第二扎线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把手包括水平部和下弯部,并于水平部设有若干第二导线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为2mm厚的不锈钢板或镀锌板,所述下背板和第二背板距离变桨驱动器的外壳为1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变桨驱动器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右侧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沿高度方向,所述第一侧板设有若干第一扎线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把手包括水平部和下弯部,所述下弯部基于水平部的折弯角度为4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部的宽度为10mm,距离变桨驱动器的接线插口为70-7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走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弯部设有若干匹配变桨驱动器的接线插口的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的宽度不小于接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家凯王宇波丁炜龙德谢志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永续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