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1109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包括分别安装于槽罐顶部和底部的气相阀和底阀、以及中部铰接于底阀顶部的杠杆,所述底阀包括阀瓣Ⅰ、用于将阀瓣Ⅰ向上顶升的顶杆组件、位于槽罐外部的用于驱动顶杆组件的手柄,所述阀瓣Ⅰ连接于杠杆的一端下方,所述气相阀包括阀瓣Ⅱ,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阀瓣Ⅱ的下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拉索,所述连接拉索长度可调整地设置于槽罐的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气相阀和底阀的联动的基础上,不仅简化了结构,还大大提升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和实用性;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罐内联动的设置,在进一步提升作业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对于容积较大的槽罐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阀门,具体地来说,涉及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1、气相阀和底阀是槽罐类的移动容器(如罐式集装箱、汽车槽罐、铁路槽罐等)的常用阀件;通常底阀安装在槽罐的底部,用于装卸料;气相阀安装在槽罐的顶部,用于装卸料时平衡内外气压。底阀与气相阀一般都是单独控制的,在装卸料的过程中,底阀打开的同时,气相阀也必须打开,否则极易出现无法装卸料等情形,甚至引发安全事故。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操作人员仍然难免存在操作疏忽,直接操作底阀,忘记打开气相阀;二是,气相阀大多需要作业人员登高操作,极为费时费力。

2、而现有技术中相关针对气相阀打开装置的研究,如专利申请cn210318760u一种罐式集装箱气液阀同步联动装置等,其均通过气相阀和底阀之间的推拉软轴等连接部件的配合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气相阀和底阀的联动开关,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连接部件多是连接在底阀和气相阀的手柄之间,即完全通过手柄间的连接联动实现气相阀和底阀的联动,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以致于最终的作业安全性和实用性也一般,同时,现有技术中往往都是罐外联动,即连接部件多是设于槽罐外部,以致不仅进一步影响到作业安全性,也使得其对于容积较大的槽罐(例如,铁路槽罐)的适用性有限;此外,现有技术中在连接部件之外,通常需要增设安装连接支架等辅助部件,这也使得结构较为复杂。

3、为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现有技术,其结构复杂,且多是通过手柄间的连接联动实现阀门的联动,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作业安全性和实用性也一般,以及现有技术中往往都是罐外联动,进一步影响到作业安全性的同时,对于容积较大的槽罐的适用性也有限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包括杠杆、分别安装于槽罐顶部和底部的气相阀和底阀,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于底阀的顶部,所述底阀包括阀瓣ⅰ、用于将阀瓣ⅰ向上顶升的顶杆组件、以及位于槽罐外部的用于驱动顶杆组件的手柄,所述阀瓣ⅰ连接于杠杆的一端下方,所述气相阀包括阀瓣ⅱ,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阀瓣ⅱ的下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拉索,所述连接拉索长度可调整地设置于槽罐的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拉索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均分别依次连接有长度调节杆、连接头和u型锁扣,上下两个所述u型锁扣分别与阀瓣ⅱ的下端部和杠杆相连接,所述底阀还包括阀座ⅰ和阀体ⅰ,所述阀座ⅰ螺栓固定于一法兰的内周面,所述法兰贯穿式焊接于槽罐的底部,所述阀体ⅰ包括设于槽罐内部的上阀体和设于槽罐外部的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分别螺栓固定于法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阀体的上端面与法兰的下端面之间还设有密封垫,所述杠杆设有与其配合的杠杆支架,所述杠杆支架由上阀体的顶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于杠杆支架的顶部,所述杠杆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对其限位的u型叉,所述下阀体的外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加热盒,所述气相阀还包括阀座ⅱ、以及与阀座ⅱ配合的阀体ⅱ,所述阀体ⅱ螺栓固定于阀座ⅱ的顶部,所述阀瓣ⅱ的上端部密封设于阀座ⅱ的内侧,所述阀瓣ⅱ的下端部贯穿于阀座ⅱ,所述阀体ⅱ和阀座ⅱ的内部共同形成有l型通道。

5、进一步的,所述阀瓣ⅰ包括呈开口向下的锥形结构的瓣体ⅰ、由瓣体ⅰ中间位置向外周向延伸形成的瓣体外沿、以及由瓣体ⅰ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杆体ⅰ,所述瓣体外沿密封设于阀座ⅰ的内侧,所述杆体ⅰ穿过上阀体后与杠杆连接,所述顶杆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部伸入到瓣体ⅰ的内部,所述顶杆的下端部铰接有一连杆且顶杆的下端部和连杆均设于下阀体的内部,所述手柄与连杆远离顶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联动轴,所述手柄设于槽罐的外部,所述瓣体外沿的外周面套装有与阀座ⅰ相配合的摩擦环ⅰ和o型圈ⅰ,所述o型圈ⅰ还设有用于压住其的压板ⅰ,所述压板ⅰ螺栓固定于瓣体外沿的下端面,所述阀瓣ⅱ呈伞状结构且包括竖向设置的与对应的u型锁扣相连接的杆体ⅱ、以及由杆体ⅱ的顶部向外周向延伸形成的瓣体ⅱ,所述瓣体ⅱ的外周面套装有与阀座ⅱ相配合的摩擦环ⅱ和o型圈ⅱ,所述o型圈ⅱ还设有用于压住其的压板ⅱ,所述压板ⅱ螺栓固定于瓣体ⅱ的上端面。

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7、1、本专利技术中在气相阀和底阀分别安装于槽罐的顶部和底部的基础上,通过底阀的顶部铰接有一杠杆的中部,底阀包括连接于杠杆一端下方的阀瓣ⅰ、用于将阀瓣ⅰ向上顶升的顶杆组件、以及位于槽罐外部的用于驱动顶杆组件的手柄,气相阀包括下端部与杠杆另一端之间连接有连接拉索的阀瓣ⅱ,以及连接拉索的长度可调整的配合设置,在有效简化结构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即在正常阀瓣的升降可使得阀门的开关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操作底阀的手柄,带动顶杆组件将阀瓣ⅰ向上顶升,阀瓣ⅰ向上顶升的同时,将杠杆顶起,杠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接拉索将阀瓣ⅱ向下拉动,从而实现底阀和气相阀的联动打开,整个过程中,对底阀的手柄进行操作后,底阀的阀瓣ⅰ在杠杆的配合下,利用连接拉索直接与气相阀的阀瓣ⅱ进行连接联动,联动时更为稳定和可靠,这大大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和实用性;而在此基础上的,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拉索设于槽罐内部的配合设置,保证了本装置的罐内联动,这在进一步提升整体的作业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对于容积较大的槽罐的适用性。

8、2、本专利技术中的底阀为分体式设置,即底阀的阀体ⅰ分为设于槽罐内部的上阀体和设于槽罐外部的下阀体,上阀体和下阀体分别螺栓固定于一法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法兰贯穿式焊接于槽罐的底部,通过上阀体、下阀体和法兰的配合设置,使得当槽罐外部的下阀体受到意外碰撞时,槽罐内部的上阀体并不会受到冲击力,这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与此同时,底阀的阀座ⅰ螺栓固定于法兰上,这使得阀座ⅰ的维修或更换更为方便,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实用性。

9、3、本专利技术中的连接拉索包括绳索,绳索的两端均具有相同结构,即长度调节杆、连接头和u型锁扣,本专利技术中通过绳索、长度调节杆、连接头和u型锁扣的协同作用,在长度调整杆的设置可保证绳索的紧绷的前提下,实现了气相阀和底阀的软连接,使得气相阀和底阀无需在同一纵向上,这极大地提升了整体的实用性,并进一步提高了对于容积较大的槽罐的适用性。

10、4、本专利技术中的气相阀和底阀均设有摩擦环,通过摩擦环ⅰ和摩擦环ⅱ的配合设置,可以大大提升阀瓣ⅰ和阀瓣ⅱ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出现阀瓣ⅰ或是阀瓣ⅱ晃动的现象,这进一步提升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与此同时,本专利技术中的气相阀和底阀均还设有o型圈,通过压板ⅰ和压板ⅱ的配合设置,可以方便对应的o型圈ⅰ和o型圈ⅱ的安装与更换,从而进一步保证整体的作业安全性;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气相阀并没有设置轴杆,这有效减少了外漏的风险,同样保证了整体的作业安全性。

11、5、本专利技术中的气相阀的阀体ⅱ和阀座ⅱ的内部共同形成有l型通道,通过将通道设置呈l型结构的配合设置,可以大大减少槽罐的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槽罐顶部和底部的气相阀和底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铰接于底阀顶部的杠杆,所述底阀包括阀瓣Ⅰ、用于将阀瓣Ⅰ向上顶升的顶杆组件、以及位于槽罐外部的用于驱动顶杆组件的手柄,所述阀瓣Ⅰ连接于杠杆的一端下方,所述气相阀包括阀瓣Ⅱ,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阀瓣Ⅱ的下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拉索,所述连接拉索长度可调整地设置于槽罐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索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均分别依次连接有长度调节杆、连接头和U型锁扣,上下两个所述U型锁扣分别与阀瓣Ⅱ的下端部和杠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还包括阀座Ⅰ和阀体Ⅰ,所述阀座Ⅰ螺栓固定于一法兰的内周面,所述法兰贯穿式焊接于槽罐的底部,所述阀体Ⅰ包括设于槽罐内部的上阀体和设于槽罐外部的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分别螺栓固定于法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阀体的上端面与法兰的下端面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设有与其配合的杠杆支架,所述杠杆支架由上阀体的顶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于杠杆支架的顶部,所述杠杆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对其限位的U型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Ⅰ包括呈开口向下的锥形结构的瓣体Ⅰ、由瓣体Ⅰ中间位置向外周向延伸形成的瓣体外沿、以及由瓣体Ⅰ顶部向上延伸形成的杆体Ⅰ,所述瓣体外沿密封设于阀座Ⅰ的内侧,所述杆体Ⅰ穿过上阀体后与杠杆连接,所述顶杆组件包括竖向设置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上端部伸入到瓣体Ⅰ的内部,所述顶杆的下端部铰接有一连杆且顶杆的下端部和连杆均设于下阀体的内部,所述手柄与连杆远离顶杆的一端之间连接有联动轴,所述手柄设于槽罐的外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瓣体外沿的外周面套装有与阀座Ⅰ相配合的摩擦环Ⅰ和O型圈Ⅰ,所述O型圈Ⅰ还设有用于压住其的压板Ⅰ,所述压板Ⅰ螺栓固定于瓣体外沿的下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阀体的外侧设有与其配合的加热盒。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相阀还包括阀座Ⅱ、以及与阀座Ⅱ配合的阀体Ⅱ,所述阀体Ⅱ螺栓固定于阀座Ⅱ的顶部,所述阀瓣Ⅱ的上端部密封设于阀座Ⅱ的内侧,所述阀瓣Ⅱ的下端部贯穿于阀座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Ⅱ和阀座Ⅱ的内部共同形成有L型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Ⅱ呈伞状结构且包括竖向设置的与对应的U型锁扣相连接的杆体Ⅱ、以及由杆体Ⅱ的顶部向外周向延伸形成的瓣体Ⅱ,所述瓣体Ⅱ的外周面套装有与阀座Ⅱ相配合的摩擦环Ⅱ和O型圈Ⅱ,所述O型圈Ⅱ还设有用于压住其的压板Ⅱ,所述压板Ⅱ螺栓固定于瓣体Ⅱ的上端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包括分别安装于槽罐顶部和底部的气相阀和底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部铰接于底阀顶部的杠杆,所述底阀包括阀瓣ⅰ、用于将阀瓣ⅰ向上顶升的顶杆组件、以及位于槽罐外部的用于驱动顶杆组件的手柄,所述阀瓣ⅰ连接于杠杆的一端下方,所述气相阀包括阀瓣ⅱ,所述杠杆的另一端与阀瓣ⅱ的下端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拉索,所述连接拉索长度可调整地设置于槽罐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拉索包括绳索,所述绳索的两端均分别依次连接有长度调节杆、连接头和u型锁扣,上下两个所述u型锁扣分别与阀瓣ⅱ的下端部和杠杆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阀还包括阀座ⅰ和阀体ⅰ,所述阀座ⅰ螺栓固定于一法兰的内周面,所述法兰贯穿式焊接于槽罐的底部,所述阀体ⅰ包括设于槽罐内部的上阀体和设于槽罐外部的下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分别螺栓固定于法兰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下阀体的上端面与法兰的下端面之间还设有密封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设有与其配合的杠杆支架,所述杠杆支架由上阀体的顶部一侧向上延伸形成,所述杠杆的中部铰接于杠杆支架的顶部,所述杠杆的中部还设有用于对其限位的u型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槽罐双阀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瓣ⅰ包括呈开口向下的锥形结构的瓣体ⅰ、由瓣体ⅰ中间位置向外周向延伸形成的瓣体外沿、以及由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新如袁泉洪伟
申请(专利权)人:毕普帕罗洛江苏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