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及胶轮列车底架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及胶轮列车底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0862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2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包括前端防撞梁,前端防撞梁的后侧连接有中部牵引梁,在前端防撞梁和中部牵引梁的两侧均设置有司机室侧腰梁,司机室侧腰梁的后侧设置有司机室侧腰板,前端防撞梁包括防撞墙,防撞墙朝向车体前端的一侧上下并列设置有前端吸能元件和拖拽结构;防撞墙和中部牵引梁的上表面水平,下表面向车体前方倾斜向上设置;在防撞墙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吸能元件后方的垂向支撑结构及位于拖拽结构后方的横向支撑结构;司机室侧腰梁包括上层侧腰梁和下层侧腰梁,上层侧腰梁水平布置,下层侧腰梁向车体前方倾斜向上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重量轻,焊缝少,成本低,结构简单,无应力集中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及胶轮列车底架,属于电子导向胶轮列车车体。


技术介绍

1、目前,在公共路权运营环境下的常规公交大巴、brt等系列车辆领域,列车定位为经济实用,故其配置相对来说较低,司机室前端结构(前悬)较短,除动力设备集成在车桥上外,其余设备布置在车顶。在轨道交通领域,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除配置车钩、防爬器和吸能元件外,其余设备均在车下、车内和车顶,由于其特殊的运营环境,对司机室前端结构(前悬)长度尺寸没有较多的要求限制,设备布置比较自由灵活。

2、在公共路权运营环境下的胶轮列车领域,电子导向胶轮列车的市场定位相对来说较高,在舒适安全和满足耐撞击性要求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体体现在车辆的爬坡、加速、转向等性能上,需新增更多的设备来满足这些性能。由于其特殊的车桥结构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为增加客室内乘车空间和车辆的通透性,大部分设备布置在车顶。司机室前端两侧的a柱梁影响车辆视野和车辆内部视觉效果,导致车体司机室前端结构(前悬)设计空间严重受限。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不断提高,车辆安全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对车体的耐撞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受限制的司机室前端结构(前悬)上,要考虑车体防撞性能、车体强度、复杂的设备布置、轻量化等要求,相互矛盾又相互制约。因此,如何在满足上述要求的前提下,提供一种胶轮列车的司机室前端结构及底架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撞击性高、更好的吸收碰撞能量、避免行人被卷入车底发生二次伤害事故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及胶轮列车底架。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包括前端防撞梁,所述前端防撞梁的后侧连接有中部牵引梁,在所述前端防撞梁的两端设置有沿所述中部牵引梁相同的延长方向延伸的司机室侧腰梁,所述司机室侧腰梁的后侧设置有司机室侧腰板;所述前端防撞梁包括防撞墙,所述防撞墙朝向车体前端的一侧上下并列设置有前端吸能元件和拖拽结构;在所述防撞墙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吸能元件后方的垂向支撑结构及位于所述拖拽结构后方的横向支撑结构;所述防撞墙、所述中部牵引梁和所述司机室侧腰梁的上表面水平,下表面向车体前方倾斜向上设置。

4、由此,本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重量轻,焊缝少,成本低,结构简单且模块化,上下双层且左右对称的封闭的轻量化框架结构,满足复杂多样的设备安装,易于设备安装和维护检修,既保证了司机室前端结构在纵向、横向和垂向的载荷传递连续性,又对司机室内装和头罩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和刚度,结构稳定,适应车体承载需求,各部件之间载荷受力传递连续且均匀对称,无应力集中区域。

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下为优化后形成的技术方案:

6、具体的,所述防撞墙包括开口向车体后方的u型墙,所述u型墙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l型板和折弯板;在所述l型板和折弯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向筋板;在所述折弯板与防撞墙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垂向筋板位置相对应的竖向支撑板。

7、具体的,所述前端吸能元件包括吸能碰撞板,所述吸能碰撞板的后侧设置有压溃管,所述压溃管通过安装板与所述防撞墙连接固定;吸能碰撞板的前端设置了防爬齿。

8、具体的,所述拖拽结构包括两个上下相隔设置的拖拽板,两个所述拖拽板之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拖拽套筒。

9、具体的,所述中部牵引梁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纵梁及向车体前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下纵梁;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有前端支撑梁和后端支撑梁。

10、具体的,在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沿所述中部牵引梁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u梁、第二u梁、第三u梁;所述上纵梁和所述下纵梁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支撑筋板。

11、具体的,在所述上纵梁与所述前端支撑梁之间、所述下纵梁与所述后端支撑梁之间均设置有三角支撑筋板。

12、具体的,所述司机室侧腰梁包括上层侧腰梁和下层侧腰梁,所述上层侧腰梁水平布置,所述下层侧腰梁向车体前方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上层侧腰梁和下层侧腰梁均包括外层u型梁,在所述外层u型梁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筋板;所述支撑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侧腰梁内部的第一支撑筋板和设置在所述下层侧腰梁内部左右两端的c型支撑板。

13、具体的,所述下层侧腰梁靠近车体的一端连接有l型支撑结构; l型支撑结构的竖直部分与所述下层侧腰梁连接,水平部分与所述上层侧腰梁连接;所述l型支撑结构包括l型封板,l型封板与所述上层侧腰梁之间设置有第一端部支撑板及第二端部支撑板;所述l型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l型封板对侧的垂向筋板。

14、基于同一个专利技术构思,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胶轮列车底架,包括如上文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重量轻,焊缝少,成本低,结构简单且模块化,上下双层且左右对称的封闭的轻量化框架结构,满足复杂多样的设备安装,易于设备安装和维护检修,既保证了司机室前端结构在纵向、横向和垂向的载荷传递连续性,又对司机室内装和头罩提供了较好的支撑,提高了车体的强度和刚度,结构稳定,适应车体承载需求,各部件之间载荷受力传递连续且均匀对称,无应力集中区域。

17、2)本专利技术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可直接与侧墙焊接或者铆接相连,传递力流顺畅(防撞梁把牵引力直接传递给侧腰梁和牵引梁,再传给车体车桥,车体车桥将力传递给侧墙和底架客室和底架端部,最后再传给车顶),整体强度较好,结构简单对称,重量轻,焊缝少,成本低。

18、3)所述防撞梁上表面水平布置,防撞梁下表面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前端防撞梁上侧提供碰撞吸能装置,下侧提供救援拖拽装置。救援拖拽装置对侧设置折弯板进行横向支撑,折弯板内侧设置垂向竖筋板支撑并加大刚度和强度。l型梁和折弯板之间设置左中右三组垂向筋板,垂向筋板与折弯板内部的竖筋板对齐,载荷传递连续。

19、4)所述上层侧腰梁上表面水平布置,既对司机室前端结构提供框架式结构,又对列车司机室内装和列车头罩提供垂向承载;下层侧腰梁下表面向上倾斜,与水平面形成一个夹角,使车辆行驶中与道路行人或者小型汽车相撞时既可以吸收碰撞能量,又可以避免行人被卷入车底发生二次伤害事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包括前端防撞梁(1),所述前端防撞梁(1)的后侧连接有中部牵引梁(2),在所述前端防撞梁(1)的两端设置有沿所述中部牵引梁(2)相同的延长方向延伸的司机室侧腰梁(3),所述司机室侧腰梁(3)的后侧设置有司机室侧腰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防撞梁(1)包括防撞墙(101),所述防撞墙(101)朝向车体前端的一侧上下并列设置有前端吸能元件(103)和拖拽结构(102);在所述防撞墙(10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吸能元件(103)后方的垂向支撑结构及位于所述拖拽结构(102)后方的横向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101)包括开口向车体后方的U型墙(101a),所述U型墙(101a)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L型板(101b)和折弯板(101e);在所述L型板(101b)和折弯板(101e)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向筋板(101c);在所述折弯板(101e)与防撞墙(10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垂向筋板(101c)位置相对应的竖向支撑板(101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吸能元件(103)包括吸能碰撞板(103c),所述吸能碰撞板(103c)的后侧设置有压溃管(103b),所述压溃管(103b)通过安装板(103a)与所述防撞墙(101)连接固定;吸能碰撞板(103c)的前端设置了防爬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结构(102)包括两个上下相隔设置的拖拽板(102a),两个所述拖拽板(102a)之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拖拽套筒(102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牵引梁(2)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纵梁(204)及向车体前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下纵梁(206);所述上纵梁(204)和所述下纵梁(206)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连接有前端支撑梁(208)和后端支撑梁(2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纵梁(204)和所述下纵梁(206)之间沿所述中部牵引梁(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U梁(201)、第二U梁(202)、第三U梁(203);所述上纵梁(204)和所述下纵梁(206)的内部设置有内部支撑筋板(204c)。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纵梁(204)与所述前端支撑梁(208)之间、所述下纵梁(206)与所述后端支撑梁(205)之间均设置有三角支撑筋板(20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司机室侧腰梁(3)包括上层侧腰梁(301)和下层侧腰梁(302),所述上层侧腰梁(301)水平布置,所述下层侧腰梁(302)向车体前方倾斜向上设置;所述上层侧腰梁(301)和下层侧腰梁(302)均包括外层U型梁,在所述外层U型梁的内部设置有若干个支撑筋板;所述支撑筋板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层侧腰梁(301)内部的第一支撑筋板(301b)和设置在所述下层侧腰梁(302)内部左右两端的C型支撑板(302d)。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侧腰梁(302)靠近车体的一端连接有L型支撑结构; L型支撑结构的竖直部分与所述下层侧腰梁(302)连接,水平部分与所述上层侧腰梁(301)连接;所述L型支撑结构包括L型封板(302a),L型封板(302a)与所述上层侧腰梁(301)之间设置有第一端部支撑板(302f)及第二端部支撑板(302g);所述L型支撑结构还包括设置在L型封板(302a)对侧的支撑筋板(302h)。

10.一种胶轮列车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包括前端防撞梁(1),所述前端防撞梁(1)的后侧连接有中部牵引梁(2),在所述前端防撞梁(1)的两端设置有沿所述中部牵引梁(2)相同的延长方向延伸的司机室侧腰梁(3),所述司机室侧腰梁(3)的后侧设置有司机室侧腰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防撞梁(1)包括防撞墙(101),所述防撞墙(101)朝向车体前端的一侧上下并列设置有前端吸能元件(103)和拖拽结构(102);在所述防撞墙(10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吸能元件(103)后方的垂向支撑结构及位于所述拖拽结构(102)后方的横向支撑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墙(101)包括开口向车体后方的u型墙(101a),所述u型墙(101a)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有l型板(101b)和折弯板(101e);在所述l型板(101b)和折弯板(101e)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垂向筋板(101c);在所述折弯板(101e)与防撞墙(101)之间设置有与所述垂向筋板(101c)位置相对应的竖向支撑板(101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吸能元件(103)包括吸能碰撞板(103c),所述吸能碰撞板(103c)的后侧设置有压溃管(103b),所述压溃管(103b)通过安装板(103a)与所述防撞墙(101)连接固定;吸能碰撞板(103c)的前端设置了防爬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结构(102)包括两个上下相隔设置的拖拽板(102a),两个所述拖拽板(102a)之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拖拽套筒(102b)。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轮列车司机室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牵引梁(2)包括水平设置的上纵梁(204)及向车体前端倾斜向上设置的下纵梁(206);所述上纵梁(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明郑龙刚苏永章谷祥帅曹媛冉洪宾田宇环岳译新邱淑娟胡家劲王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