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汽车空调出风结构是汽车空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装在汽车仪表板上,用户可通过拨动拨钮带动上下导风叶片运动,进而调节出风口的上下出风角度和出风量,满足不同乘客的吹风要求。
2、为了使得出风口的上下极限出风角度更大,通常需要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两个及两个以上的上下导风叶片,如此一来,使得出风口的尺寸较大,影响汽车仪表板上其他零部件的安装,同时降低了汽车内饰的美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汽车空调出风结构的出风口占用较大空间的技术问题。
2、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包括壳体、下饰板及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第一上下导风叶片、第二上下导风叶片及连杆机构,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的其中一端开口形成进风口,所述下饰板包括朝向汽车上方倾斜延伸的下饰板本体,所述壳体的下壁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与所述下饰板本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饰板本体的第二端高于所述下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下饰板(2)及导风组件(3),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第一上下导风叶片(31)、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及连杆机构,所述壳体(1)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的其中一端开口形成进风口(11),所述下饰板(2)包括朝向汽车上方倾斜延伸的下饰板本体(21),所述壳体(1)的下壁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与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二端高于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一端,令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为标准平面,所述标准平面与所述壳体(1)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出风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下饰板(2)及导风组件(3),所述导风组件(3)包括第一上下导风叶片(31)、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及连杆机构,所述壳体(1)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壳体(1)的其中一端开口形成进风口(11),所述下饰板(2)包括朝向汽车上方倾斜延伸的下饰板本体(21),所述壳体(1)的下壁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与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二端高于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一端,令所述下饰板本体(21)的第二端所在的水平面为标准平面,所述标准平面与所述壳体(1)的上壁所在平面之间形成出风通道(12),所述第一上下导风叶片(31)置于所述出风通道(12)内,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位于所述标准平面与所述下饰板本体(21)之间,所述第一上下导风叶片(31)与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通过所述连杆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固定杆(33)及活动杆(34),所述固定杆(33)安装于所述壳体(1)内,所述第一上下导风叶片(31)沿出风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杆(33)及所述活动杆(34)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沿出风方向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杆(3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沿出风方向的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杆(34)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33)上设有限位槽(331),所述限位槽(331)为弧形限位槽,所述限位槽(331)的弧度方向与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的转动方向相匹配,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槽(331)相匹配的限位柱(321),所述限位柱(321)用于沿所述限位槽(331)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空调出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34)上设有第一导向槽(341),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槽(341)相匹配的第一导向柱(322),所述第二上下导风叶片(32)通过所述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尚锋,张东红,胡新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