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6646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微通道换热扁管,上下边缘的微通道换热扁管外侧均设有边板,微通道换热扁管的一端连接在分液管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液管上,分液管里面纵向设有均配管,分液管里面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将分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缓流腔室;缓流腔室中,均配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根据介质流向合理利用隔板将分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缓流腔室,每个缓流腔室中在均配管的管壁上开不同个数的溢流孔,这样为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分配的介质会较为均匀,充分发挥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行流式换热器,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O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平行流式换热器多是在分液管中纵向设有均配管,通过均配管管壁 上的微孔来实现均勻分配介质的目的。这样的结构,由于分液管的内腔上下仍然连通成 一体,经均配管管壁上的微孔溢流出来的介质在分液管的内腔中缓流时很容易受重力等影 响,致使介质在均配管中压力不一致,难以实现均勻分配介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均配结构的 平行流式换热器。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新型均配结构 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微通道换热扁管,上下边缘的微通道换热扁管外侧均设有 边板,微通道换热扁管的一端连接在分液管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液管上,所述分液管里面纵 向设有均配管,分液管里面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将分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缓流腔室; 所述缓流腔室中,均配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根据介质流向合理利用隔板将分 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缓流腔室,每个缓流腔室中在均配管的管壁上开不同 个数的溢流孔,这样为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分配的介质会较为均勻,充分发挥每根微通道 换热扁管的换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均配管设置成微通道式扁管结构,均配管侧壁上的溢流孔与均配 管上的微通道孔相连通;此时所述分液管的上端塞与均配管上端口间设有缓冲腔室。将 均配管设置成微通道式扁管结构,介质先是在缓冲腔室中均勻分配进均配管的微通道式扁 管,再经均配管侧壁上的溢流孔均勻分配进各个缓流腔室,这样为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分 配的介质会更加均勻,充分发挥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效果。作为优选,所述均配管下端密封且固定在分液管的下端塞上,这样下端塞不再经 受高压介质的直接冲击,有利于保护下端塞与均配管的连接结构,也有利于保护下边板与 均配管的连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均配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参看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若干根微通道换热扁管3,上下边缘的微通道换热 扁管3外侧均设有边板4,微通道换热扁管3的一端连接在分液管2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液 管1上,分液管2里面纵向设有均配管6,分液管2里面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24将分液管2 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缓流腔室23 ;缓流腔室23中,均配管6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 61。根据介质流向合理利用隔板将分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缓流腔室,每个 缓流腔室中在均配管的管壁上开不同个数的溢流孔,这样为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分配的介 质会较为均勻,充分发挥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效果。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均配管6上端固定在分液管2的上端塞21上,且跟外置的进 液管5相连通,均配管6下端密封且固定在分液管2的下端塞22上,这样下端塞不再经受 高压介质的直接冲击,有利于保护下端塞与均配管的连接结构,也有利于保护下边板与均 配管的连接结构。参看图2和图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本专利技术将均配管6设置成微通道式扁管结构, 均配管6侧壁上的溢流孔61与均配管6上的微通道孔62相连通;此时分液管2的上端塞 21与均配管6上端口间设有缓冲腔室25。将均配管设置成微通道式扁管结构,介质先是在 缓冲腔室中均勻分配进均配管的微通道式扁管,再经均配管侧壁上的溢流孔均勻分配进各 个缓流腔室,这样为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分配的介质会更加均勻,充分发挥每根微通道换 热扁管的换热效果。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 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 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微通道换热扁管(3),上下边缘的微通道换热扁管(3)外侧均设有边板(4),微通道换热扁管(3)的一端连接在分液管(2)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液管(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2)里面纵向设有均配管(6),分液管(2)里面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24)将分液管(2)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缓流腔室(23);所述缓流腔室(23)中,均配管(6)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6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配管 (6)设置成微通道式扁管结构,均配管(6)侧壁上的溢流孔(61)与均配管(6)上的微通道 孔(62)相连通;此时所述分液管(2)的上端塞(21)与均配管(6)上端口间设有缓冲腔室 (25)。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均配 管(6)下端密封且固定在分液管(2)的下端塞(22)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微通道换热扁管,上下边缘的微通道换热扁管外侧均设有边板,微通道换热扁管的一端连接在分液管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液管上,分液管里面纵向设有均配管,分液管里面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将分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缓流腔室;缓流腔室中,均配管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根据介质流向合理利用隔板将分液管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不同长度的缓流腔室,每个缓流腔室中在均配管的管壁上开不同个数的溢流孔,这样为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分配的介质会较为均匀,充分发挥每根微通道换热扁管的换热效果。文档编号F28F9/02GK101893403SQ20101024655公开日2010年11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5日专利技术者何金汉 申请人: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均配结构的平行流式换热器,包括若干根微通道换热扁管(3),上下边缘的微通道换热扁管(3)外侧均设有边板(4),微通道换热扁管(3)的一端连接在分液管(2)上,另一端连接在集液管(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2)里面纵向设有均配管(6),分液管(2)里面横向设有若干个隔板(24)将分液管(2)的内腔分隔成若干个缓流腔室(23);所述缓流腔室(23)中,均配管(6)的管壁上开设有若干个溢流孔(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金汉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宸三普换热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