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组成比例_技高网

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40651713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卡箍零件生产组装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包括机架和装配机构,装配机构包装配组件和铆钉机,两个装配组件分别与机架固定连接,铆钉机与机架固定连接,每个装配组件包括三轴传输器、旋转模块、识别模块和夹料模块,三轴传输器与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机架的上端,旋转模块与三轴传输器固定连接,夹料模块与旋转模块固定连接,识别模块与机架固定连接,且识别模块位于三轴传输器的上端。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卡箍,同时无需管理卡箍箍环的放置角度和放置高低,通过识别模块进行拍照识别和计算,实现自动矫正对接,智能程度高,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卡箍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卡箍零件生产组装,尤其涉及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1、目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通常由多个零散机构组成,集成度较低,设备体积较大,空间占用较大,使其适配卡箍零件生产较为困难,夹持机构在夹持过程中容易因卡箍半环位置放置不当导致夹持发生偏差,影响装配效率和装配精度。

2、现有技术cn115365787a中提供了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通过采用双向合抱的方式实现卡箍的装配,且通过采用螺帽装填和驱动螺杆转动锁紧的方式实现卡箍的自动锁紧装配,通过向外撑紧定位的方式使得卡箍装配更加精准并能够通过调节撑开间距实现自动下料,且结构集成度高,空间占用小,有利于产线适配。

3、但现有技术中,在放置箍环时,箍环容易发生偏转,导致两个箍环对接出现误差,同时出现角度偏转后,无法进行自动纠正,需由人工进行干预,影响卡箍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放置箍环时,箍环容易发生偏转,导致两个箍环对接出现误差,同时出现角度偏转后,无法进行自动纠正,需由人工进行干预,影响卡箍的装配效率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和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装配组件和铆钉机,所述装配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装配组件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铆钉机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每个所述装配组件包括三轴传输器、旋转模块、识别模块和夹料模块,所述三轴传输器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旋转模块与所述三轴传输器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三轴传输器的上端,所述夹料模块与所述旋转模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模块的上端,所述识别模块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端,且所述识别模块位于所述三轴传输器的上端。

3、其中,每个所述三轴传输器包括x轴槽、x轴杆、x伺服电机、y轴槽、y轴杆、y伺服电机、y移动板、z轴槽、z轴杆和z伺服电机,所述x轴槽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x轴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x轴槽转动连接,并嵌于所述x轴槽的内部,所述x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x轴槽的一侧,且所述x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x轴杆固定连接,所述z轴槽与所述x轴杆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x轴杆的外表壁,所述z轴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z轴槽转动连接,并嵌于所述z轴槽的内部,所述z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z轴槽的一侧,且所述z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z轴杆固定连接,所述y轴槽与所述z轴杆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z轴杆的外表壁,所述y轴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y轴槽转动连接,并嵌于所述y轴槽的内部,所述y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y轴槽的上端,且所述y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y轴杆固定连接,所述y移动板与所述y轴杆螺纹连接,并套设于所述y轴杆的外表壁。

4、其中,每个所述旋转模块包括旋转架、旋转伺服电机和旋转盘,所述旋转架与所述y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y移动板的上端,所述旋转盘与所述旋转架转动连接,并嵌于所述旋转架的内部,所述旋转伺服电机与所述y移动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y移动板的上端,且所述旋转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

5、其中,每个所述夹料模块包括定板、动板和夹料电缸,所述定板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上端,所述夹料电缸与所述旋转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旋转盘的上端,所述动板与所述夹料电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夹料电缸的一端。

6、其中,每个所述识别模块包括识别架、第一摄像机、第二摄像机、第一红外线发射器和第二红外线发射器,所述识别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上端,所述第一摄像机与所述识别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识别架的内部,所述第二摄像机与所述识别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识别架的一侧,所述第一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识别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识别架的内部,所述第二红外线发射器与所述识别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识别架的一侧。

7、其中,所述卡箍自动装配设备还包括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送料机构分别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机架的两侧。

8、其中,每个所述送料机构包括支撑架、辊架、传输带和传输伺服电机,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机架的一侧,所述辊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辊架分别与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所述传输带套设于两个所述辊架的外表壁,所述传输伺服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撑架的上端,且所述传输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任意一个所述辊架固定连接。

9、其中,每个所述送料机构还包括连接杆和支撑板,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两根,每根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辊架固定连接,且每根所述连接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辊架之间,所述支撑板与两根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并位于两根所述连接杆的上端。

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卡箍装配方法,应用于如上述所述的卡箍自动装配设备之中,包括如下步骤:

11、由机械臂将对应的箍环进行夹持,并放置于所述定板与所述动板之间,通过所述夹料电缸驱动所述动板对箍环进行夹持;

12、将箍环移动至所述第一摄像机和所述第二摄像机处进行拍照识别和记录;

13、所述第一摄像机拍摄图像为俯视图,拍摄的俯视图中预设中心线a,并识别出箍环的圆心o1、安装孔心o2和箍环半径r,安装孔心o2与中心线a的间距为l1;

14、驱动所述旋转模块,使得圆心o1和安装孔心o2直线的线段p与中心线a相互垂直;

15、当r-l1>0时,则驱动所述y轴槽向下移动,当r-l1<0时,则驱动所述y轴槽向上移动,使得r-l1=0,即使得所述圆心o1与中心线a重合;

16、所述第二摄像机拍摄图像为正视图,拍摄的正视图中预设中心线b,识别出箍环的上平面线c;

17、计算出l2,l2=b-c,当c位于b的上端时,则向下移动l2,当c位于b的下端时,则向上移动l2;

18、以此将两侧的箍环圆心位于同一轴线上,两个箍环的高度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19、通过所述x伺服电机驱动所述x轴杆转动,带动所述z轴槽进行移动,直至两个箍环的安装孔心位于同一轴线,驱动所述铆钉机对两个箍环进行铆接。

2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及卡箍装配方法,通过所述机架对所述装配机构进行支撑固定,将对应的箍环通过所述夹料模块进行夹持固定,并由所述识别模块对箍环的位置进行拍照识别,并进行后续驱动指令的运输,并将驱动指令传输至所述三轴传输器和所述旋转模块之中,通过所述旋转模块对箍环的偏转角度进行矫正,再通过所述三轴传输器的三轴连通,实现xyz的多轴调节,使得两侧的箍环位置相互适配,达到可以装配的角度和位置,最终通过所述三轴传输器进行传输后使用所述铆钉机进行铆接,以上结构的设置,可以实现自动化装配卡箍,同时无需管理卡箍箍环的放置角度和放置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9.一种卡箍装配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卡箍自动装配设备之中,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于,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卡箍自动装配设备,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才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峰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