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金属窄带轧制
,尤其是涉及一种小规格窄带的轧制装置及轧 制方法。
技术介绍
以丝材为原料,通过轧制获得扁方型的窄带,在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材料涉及 钨、钼、铜、镍、不锈钢等,不同的材质具有不同的应用场合,其中钨、钼窄带多用于电子行业 且主要用于制作耐高温元件,铜、镍等多用于微电子行业且主要用于制作接线插件等。实际轧制小规格窄带时,例如在用六辊轧机轧制钼窄带时发现一种现象,当丝材 尺寸较小且道次压下量较小时,容易出现主动辊(支承辊)与从动辊(工作辊)之间的打 滑,即支承辊转动而工作辊不转,使得轧制工作无法进行。分析工作辊不转的原因认为是丝 材太细(Φ0. 2mm)虽然道次加工率20%-30%已经很大,但轧制的变形抗力不大,丝材施加 给工作辊的反作用力很小,则工作辊与支撑辊之间的摩擦力也就很小,因而较易出现工作 辊不转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 理、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便且操作灵活、使用效果好、能有效避免轧制小规格窄带时轧机 的工作辊与支承辊之间出现打滑现象的小规格窄带的轧制装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规格窄带的轧制装置,包括成对布设在被轧制线材或带材(1)的厚度方向上的工作轧辊、将被轧制线材或带材(1)送入与拉出所述工作轧辊的前后卷取装置、安装在所述工作轧辊上且对所述工作轧辊进行施压的施压装置以及对被轧制线材或带材(1)进行导向的导向轮一(2)和导向轮二(3),所述前后卷取装置包括分别布设在所述工作轧辊前后两侧的放线装置和收线装置,所述导向轮一(2)和导向轮二(3)分别布设在所述工作轧辊与所述放线装置和所述收线装置之间;所述工作轧辊包括下工作辊(4-1)和布设在下工作辊(4-1)上方的上工作辊(4-2),下工作辊(4-1)和上工作辊(4-2)并排平行布设且二者相配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良,李中奎,郑新,夏明星,殷涛,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