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3217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所述单克隆抗体靶向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具有高保护性、高特异性和高亲和力,F1抗原是鼠疫耶尔森菌表达的特异性蛋白,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单克隆抗体可应用于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医药,具体地,涉及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更具体地,所述单克隆抗体为f3。


技术介绍

1、鼠疫(plague)是一种由鼠疫耶尔森菌(yersinia pestis,简称鼠疫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全世界有各种类型的动物自然疫源地,难以彻底消除。鼠疫可造成非常严重的人类疾病,特别是败血性(细菌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感染)鼠疫和肺鼠疫,如果不加治疗,病死率为30%-100%。此外,鼠疫菌被列为重要的生物战剂和生物恐怖剂,一直受到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鼠疫属于甲类传染病,执行最严格的防控。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将鼠疫耶尔森菌归类为易传染、高致死率、可引起公众恐慌和社会动荡,需要进行特别公共卫生准备的a类微生物病原体。近年来随着国际反恐斗争的需要,对鼠疫的防治研究已成为国际生物医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

2、目前鼠疫的治疗依靠抗菌素,多种抗生素对鼠疫有效,链霉素被认为是治疗鼠疫最有效的传统药物之一。但是基于新的多药抗性鼠疫菌的出现,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鼠疫专业委员会建议研发新的替换药物。因此,研制抗生素之外的鼠疫治疗药物迫在眉睫。中和性单克隆抗体被认为是具有应用前景的特异性治疗药物,因为其靶标和作用机制明确,研制相对容易,是目前较为切实可行的办法。研究显示,f1(fraction1,f1)抗原是位于鼠疫菌体表面荚膜物质,由100kbp的pfra质粒编码,是鼠疫菌的特异性抗原之一。鼠疫感染的免疫保护机制中,f1抗血清在动物体内显示了明显的保护效果。因此,筛选f1抗原单抗有可能获得具有保护效果的中和性单抗,并用于鼠疫的特异性治疗。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采用单克隆抗体技术筛选得到了对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具有高亲和力和高特异性的全人源中和性单克隆抗体f3,并通过动物实验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述单克隆抗体f3能够有效阻断鼠疫耶尔森菌强毒株的致病作用。本专利技术为本领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针对鼠疫耶尔森菌的全人源保护性单克隆抗体f3。

2、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3、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

4、进一步,所述单克隆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其中,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vh中的hcdr1-3,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vl中的lcdr1-3。

5、进一步,所述h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l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6-8所示。

6、进一步,所述v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0%同一性,所述vl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或与seq id no:9具有至少80%同一性。

7、在本专利技术中,与本专利技术所述单克隆抗体的vh对应的氨基酸序列、vl对应的氨基酸序列、hcdr1-3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或lcdr1-3对应的氨基酸序列具有至少80%、85%、90%、95%、96%、97%、98%或99%序列同一性、并保持特异性结合鼠疫耶尔森菌f1抗原和/或中和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的能力的序列对应的抗体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hcdr1-3的氨基酸序列并不局限于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lcdr1-3的氨基酸序列并不局限于如seq id no:6-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不同cdr编号方案对同一vh或vl中的cdr1、cdr2、cdr3进行定义得到的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lcdr3对应的氨基酸序列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采用任何cdr编号方案对本专利技术如前所述的vh和vl中的cdr1、cdr2、cdr3进行定义得到的hcdr1、hcdr2、hcdr3、lcdr1、lcdr2、lcdr3对应的氨基酸序列或核苷酸序列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cdr编号方案包括但不限于:imgt编号方案、chothia编号方案、kabat编号方案、contact编号方案、martin(增强型chothia)编号方案、abm编号方案、aho编号方案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缀合物。

11、进一步,所述缀合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12、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缀合物包含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所述的单克隆抗体以及一种或多种额外的分子或试剂(以下称为二级分子或试剂)。所述单克隆抗体可以缀合到任何类型的合成或天然二级分子或试剂,例如:肽、蛋白质、糖类/多糖、脂质、天然存在或合成的聚合物/共聚物等,以修饰单克隆抗体的一种或多种性质。

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缀合物还包含单克隆抗体和与其缀合的分子之间的共价连接或键。该分子可以直接缀合到单克隆抗体上,或者通过接头间接缀合。接头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氨基酸的多肽接头或另一种类型的化学接头(例如:碳水化合物接头、脂质接头、脂肪酸接头、聚醚接头、peg等)。

14、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二级分子或试剂可以缀合/连接到单克隆抗体的一个氨基酸的侧链。将分子或试剂缀合到氨基酸侧链的方法在本领域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与赖氨酸残基侧链中存在的伯胺反应的化学基团,如异硫氰酸酯、异氰酸酯、酰基叠氮化物、nhs酯、磺酰氯、醛、乙二醛、环氧化物、环氧乙烷、碳酸盐、芳基卤化物、酰亚胺、碳二亚胺、酸酐和氟苯基酯可以用于将分子或试剂缀合到单克隆抗体上。这些基团中的大多数通过酰化或烷基化与胺共轭。单克隆抗体中存在的半胱氨酸残基也可用于连接分子。

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克隆抗体被标记或与一个或多个部分缀合。单克隆抗体可以用一种或多种标记物标记,例如生物素标记物、荧光标记物、酶标记物、辅酶标记物、化学发光标记物或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

16、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克隆抗体用可检测的标记物标记。有用的可检测标记物包括荧光化合物(例如:异硫氰酸荧光素、得克萨斯红、罗丹明、荧光素、alexa染料等)、放射性标记物、酶(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碱性磷酸酶和其他常用于蛋白质检测分析的物质)、链霉亲和素/生物素和比色标记物(例如:胶体金、彩色玻璃或诸如聚苯乙烯、聚丙烯、乳胶等的塑料珠)。也可以使用化学发光化合物。这种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用于通过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等检测鼠疫耶尔森菌感染的细胞。

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单克隆抗体也可以与可检测或亲和标签缀合,所述可检测或亲和标签促进单克隆抗体的检测和/或纯化。这样的标签在本领域中是众所周知的。可检测或亲和标签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多组氨酸标签(his标签)、多聚精氨酸标签、聚天冬氨酸盐标签、多聚半胱氨酸标签、聚苯丙氨酸标签、谷胱甘肽s-转移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其中,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VH中的HCDR1-3,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VL中的LCDR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H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L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6-8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V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与SEQ ID NO:4具有至少80%同一性,所述VL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或与SEQ ID NO:9具有至少80%同一性。

4.一种缀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缀合物包含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5.一种核酸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核酸分子编码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单克隆抗体;

6.一种表达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表达载体包含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酸分子。

7.一种宿主细胞,其特征在于,所述宿主细胞包含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达载体。

8.如下任一种产品:

9.如下任一种方法:

10.如下任一种应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人源针对鼠疫菌的保护性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克隆抗体包含重链可变区(vh)和轻链可变区(vl),其中,所述vh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的vh中的hcdr1-3,所述vl包含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vl中的lcdr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h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3所示,所述lcdr1-3的氨基酸序列分别如seq id no:6-8所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克隆抗体,其特征在于,所述vh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或与seq id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红星张黎周剑芳朱凤才郑滨洋胡家垒金泳靳娟张晓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江苏省公共卫生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