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技术_技高网

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628559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3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具体操作过程为:对混凝土再生粗集料和砖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吸水率以及砖混再生细集料的压碎值、吸水率和轻物质含量进行测试,保证各材料的指标在规定的要求内,将以上集料按配比进行混合后,加水闷料,闷好的集料中加入水泥以及水,搅拌至集料表面基本覆盖水泥浆后分层铺设道路底基层,在铺设时将停留于表面且水泥浆包裹效果较差的砖再生粗集料翻倒至混合料内再进行整平碾压,碾压时应检查表面是否存在粘接不牢固的砖再生粗集料,若存在,应及时铲除并填补碾压,然后养护,测量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压实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废砖块极大化的重新利用,拓展了废砖块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持续不断地城镇化建设以及城市有机更新,大量城中老旧建筑、构筑物拆除,产生大量含废砖块的建筑废弃物。由于废砖块具有强度低、压碎值高、吸水率高、性能不稳定的特点,用废砖块制备的商品混凝土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从而难以应用到建筑领域当中,而道路工程所需材料强度较低,是一种大量消耗废砖块的有效方式。

2、但是道路基层作为道路主要承受荷载的结构层,若将废砖块制备的砖再生集料用于基层当中,在持续的车辆荷载下,砖再生集料很容易被压碎,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水泥稳定砖混再生混合料的颗粒级配,使得水泥稳定砖混再生混合料的强度发生变化。而底基层作为次要承受荷载的结构层,主要承担传递荷载的作用,将废砖块制备的砖再生集料应用于道路底基层可大大减少上述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废砖块强度低、吸水率高、性能不稳定而难以进一步提升其利用效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1)备料:准备好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砖再生粗集料、砖混再生细集料和水泥,并将其分开堆放在空旷场地内;

5、2)测试:取样,对混凝土再生粗集料和砖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吸水率以及砖混再生细集料的压碎值、吸水率和轻物质含量进行测试,保证各材料的指标在规定的要求内,若混凝土再生粗集料与砖再生粗集料压碎值无法达到要求,可将集料进行二次破碎至不小于4.75mm颗粒,减少集料内部、表面的细裂纹以及针片状颗粒,改善颗粒表面形态,若混凝土再生粗集料与砖再生粗集料吸水率无法达到要求,可将集料加热至300℃后二次破碎至不小于4.75mm颗粒后自然冷却,将集料表面的水泥砂浆尽可能的去除以减少集料的吸水率;压碎值、吸水率皆无法达到要求的再生集料也可采取先加热后破碎的方式进行处理;砖混再生细集料压碎值或吸水率无法达到要求时,可将其当作路基填料;

6、3)闷料:将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砖再生粗集料、砖混再生细集料按配比进行混合后,加水在20±2℃的环境下闷料2h,加水量为总的需要加水的量的90%;

7、4)制样:在闷好的集料中加入水泥以及余下的10%的水,搅拌至集料表面基本覆盖水泥浆后分层铺设道路底基层,在铺设时将停留于表面且水泥浆包裹效果较差的砖再生粗集料翻倒至混合料内后再进行整平与碾压工作,碾压时应随时检查表面是否存在粘接不牢固的砖再生粗集料,若存在,应及时铲除并填补新的混合料重新碾压;

8、5)养护:将摊铺层覆盖土工布后洒水养护7d后测量其7d无侧限抗压强度以及压实度,满足7d无侧限抗压强度2~4mpa以及压实度≥97%的要求后方继续铺设下一层。

9、进一步地,按质量分数计,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的配料包括混凝土再生粗集料36~45%,砖再生粗集料10~18%,砖混再生细集料25~35%,水泥4~6%,水12~15%。

10、进一步地,步骤2)中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8%,砖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40%,吸水率不大于17%,砖混再生细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18%,轻物质含量不大于1.5%。

11、进一步地,混凝土再生粗集料与砖再生集料混合的砖混再生粗集料粒径不大于31.50mm,其中大于19.00mm且不大于31.50mm的粒径占砖混再生粗集料质量比例为8~45%,大于9.50mm且不大于19.00mm粒径质量占比为7~70%,大于4.75mm且不大于9.50mm粒径质量占比为10~60%,砖混再生细集料的粒径不大于4.75mm。

12、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总的需要加水的量等于(砖混再生细集料质量+水泥质量)×(最佳含水率+1~1.5%),最佳含水率为使得水泥稳定砖混再生混合料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

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由于废砖块强度低,本专利技术能够将废砖块极大化的重新利用,实现废砖块的资源化利用,拓展了废砖块的应用前景;

15、2)由于建筑废弃物组成复杂,用其破碎形成的再生集料性质不稳定,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配比能够满足各项指标要求,能够快速将性质不稳定的砖混再生集料重新利用于道路中,节省了人力物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的配料包括混凝土再生粗集料36~45%,砖再生粗集料10~18%,砖混再生细集料25~35%,水泥4~6%,水12~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8%,砖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40%,吸水率不大于17%,砖混再生细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18%,轻物质含量不大于1.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再生粗集料与砖再生集料混合的砖混再生粗集料粒径不大于31.50mm,其中大于19.00mm且不大于31.50mm的粒径占砖混再生粗集料质量比例为8~45%,大于9.50mm且不大于19.00mm粒径质量占比为7~70%,大于4.75mm且不大于9.50mm粒径质量占比为10~60%,砖混再生细集料的粒径不大于4.75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总的需要加水的量等于(砖混再生细集料质量+水泥质量)×(最佳含水率+1~1.5%),最佳含水率为使得水泥稳定砖混再生混合料达到最大干密度时的含水率。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二级公路底基层的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分数计,水稳砖混再生混合料的配料包括混凝土再生粗集料36~45%,砖再生粗集料10~18%,砖混再生细集料25~35%,水泥4~6%,水12~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凝土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26%,吸水率不大于8%,砖再生粗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40%,吸水率不大于17%,砖混再生细集料的压碎值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18%,轻物质含量不大于1.5%。

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勇朱国逾袁静胡敏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