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氮泵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4134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7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氮泵车,属于石油机械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所述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均为撬装式结构,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分别前后设置在底盘车(1)的辅梁(2)上,所述辅梁为横梁结构,在位于液氮泵撬两侧的辅梁(2)上沿整个长度方向设置维修踏板(3)。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所有上装部件都集成在液氮泵撬里,然后将液氮泵撬整体放置于辅梁之上,由于撬装结构可以考虑为一个整体受力,辅梁受力比较均匀,辅梁舍弃了横纵梁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改为只用横梁结构,舍弃掉的纵梁为维修踏板提供了空间,在液氮泵撬整个长方向上全部都设置有维修踏板,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氮泵车,属于石油机械。


技术介绍

1、由于氮气具有稳定性好、易压缩等特点,在石油领域应用十分广泛,而作为氮气作业的关键设备液氮泵车,被各油服公司广泛使用。但是,已有技术的液氮泵车仍存在缺陷,包括发动机和柱塞泵等在内的上装部件是直接固定在底盘车上,根据上装部件各自结构在底盘的车梁上设计相应的固定结构去固定,由于液氮泵车上的大部件很多,车上可活动空间很少;上装部件分散布置,是的液氮泵车的车梁受力不均匀,辅梁只能采用横纵梁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便于增加局部强度,横纵梁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占用空间大,很难在底盘上安装维修踏板,造成检修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氮泵车,所有上装部件都集成在液氮泵撬里,然后将液氮泵撬整体放置于辅梁之上,由于撬装结构可以考虑为一个整体受力,辅梁受力比较均匀,辅梁舍弃了横纵梁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改为只用横梁结构,舍弃掉的纵梁为维修踏板提供了空间,在液氮泵撬整个长方向上全部都设置有维修踏板,方便维修,解决已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2、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液氮泵车,包含底盘车、辅梁、维修踏板、液氮泵撬和液氮罐,所述液氮泵撬和液氮罐均为撬装式结构,液氮泵撬和液氮罐分别前后设置在底盘车的辅梁上,所述辅梁为横梁结构,在位于液氮泵撬两侧的辅梁上沿整个长度方向设置维修踏板。

4、进一步地,所述辅梁包含主辅梁和后防护,主辅梁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矩形管以及从前至后连接在两根矩形管之间的七根横梁,主辅梁与底盘车主梁相契合且贯穿底盘车车身设置,主辅梁的后端设有后防护。

5、进一步地,所述横梁是四面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厢梁结构,每根横梁上顶面高度一致,第一至第四根横梁用以承载液氮泵撬,第五至第七根横梁用以承载液氮罐;在第四至第五根横梁之间设置由方管焊接而成的操作平台,上面铺设有防滑花纹板;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液氮泵撬与液氮罐之间。

6、进一步地,所述主辅梁两个矩形管的外侧均设置有辅梁连接件,辅梁连接件开设有与底盘车主梁预留螺栓孔相适配的固定孔,将辅梁与底盘车主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7、进一步地,所述后防护包含后防护横梁、槽钢、方管和连接耳板,所述槽钢为两个,分别与底盘车主梁两侧固定,两个槽钢的后部均焊接有方管;防护横梁设置在第七根横梁下方,防护横梁上设有两组连接耳板,两个方管分别设置在两组连接耳板内,连接耳板上设有上方轴孔一和下方轴孔一,方管上设有上方轴孔二和下方轴孔二,上方轴孔一和上方轴孔二相匹配形成上方轴孔组,下方轴孔一和下方轴孔二相匹配形成下方轴孔组,槽钢的槽底处设有槽钢轴孔;当上方轴孔组和下方轴孔组均设置销轴时,后防护横梁固定不动,当只有下方轴孔组均设置销轴时,后防护横梁可向上抬起,此时,连接耳板的上方轴孔一与槽钢上的槽钢轴孔匹配形成定位轴孔组,销轴贯穿定位轴孔组,对抬起的后防护横梁进行定位。

8、进一步地,所述维修踏板为三块,分别设置在第一至第二根、第二至第三根、第三至第四根横梁之间,且高度不超横梁上顶面;所述维修踏板包含滑道、滑动平台和折叠护栏;两个滑道分别焊接在相邻两根横梁的端部,滑道由折弯板和两块聚甲醛垫板组成,两块聚甲醛垫板固定在折弯板内侧上下两面;所述滑动平台设置在滑道上下两块聚甲醛垫板之间,滑动平台的外侧设有折叠护栏。

9、进一步地,所述滑动平台是由槽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矩形框中间焊接有两根支撑角钢,鳄鱼嘴冲孔板搭接在矩形框内并通过支撑角钢支撑,折叠护栏设置在鳄鱼嘴冲孔板上端面外侧位置,在左右槽钢内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滚轮固定板,尼龙滚轮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固定板底部,左右两侧尼龙滚轮分别与两个滑道下部聚甲醛垫板贴合。

10、本技术的积极效果:所有上装部件都集成在液氮泵撬里,然后将液氮泵撬整体放置于辅梁之上,由于撬装结构可以考虑为一个整体受力,辅梁受力比较均匀,辅梁舍弃了横纵梁组成的矩形框架结构,改为只用横梁结构,舍弃掉的纵梁为维修踏板提供了空间,在液氮泵撬整个长度方向上均设置有维修踏板,方便维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底盘车(1)、辅梁(2)、维修踏板(3)、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所述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均为撬装式结构,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分别前后设置在底盘车(1)的辅梁(2)上,所述辅梁(2)为横梁结构,在位于液氮泵撬两侧的辅梁(2)上沿整个长度方向设置维修踏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梁(2)包含主辅梁(201)和后防护(203),主辅梁(201)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矩形管(2012)以及从前至后连接在两根矩形管之间的七根横梁(2011),主辅梁(201)与底盘车主梁相契合且贯穿底盘车车身设置,主辅梁(201)的后端设有后防护(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11)是四面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厢梁结构,每根横梁(2011)上顶面高度一致,第一至第四根横梁用以承载液氮泵撬(4),第五至第七根横梁用以承载液氮罐(5);在第四至第五根横梁之间设置由方管焊接而成的操作平台,上面铺设有防滑花纹板(204);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液氮泵撬(4)与液氮罐(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辅梁(201)两个矩形管的外侧均设置有辅梁连接件(202),辅梁连接件(202)开设有与底盘车(1)主梁预留螺栓孔相适配的固定孔,将辅梁(2)与底盘车主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203)包含后防护横梁(2031)、槽钢(2032)、方管(2033)和连接耳板(2037),所述槽钢(2032)为两个,分别与底盘车(1)主梁两侧固定,两个槽钢(2032)的后部均焊接有方管(2033);防护横梁(2031)设置在第七根横梁下方,防护横梁(2031)上设有两组连接耳板(2037),两个方管(2033)分别设置在两组连接耳板(2037)内,连接耳板(2037)上设有上方轴孔一(2036)和下方轴孔一(2034),方管(2033)上设有上方轴孔二(2035)和下方轴孔二,上方轴孔一(2036)和上方轴孔二(2035)相匹配形成上方轴孔组,下方轴孔一(2034)和下方轴孔二相匹配形成下方轴孔组,槽钢(2032)的槽底处设有槽钢轴孔;当上方轴孔组和下方轴孔组均设置销轴时,后防护横梁(2031)固定不动,当只有下方轴孔组均设置销轴时,后防护横梁(2031)可向上抬起,此时,连接耳板(2037)的上方轴孔一(2036)与槽钢(2032)上的槽钢轴孔匹配形成定位轴孔组,销轴贯穿定位轴孔组,对抬起的后防护横梁(2031)进行定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维修踏板(3)为三块,分别设置在第一至第二根、第二至第三根、第三至第四根横梁(2011)之间,且高度不超横梁(2011)上顶面;所述维修踏板(3)包含滑道(301)、滑动平台(302)和折叠护栏(303);两个滑道(301)分别焊接在相邻两根横梁的端部,滑道(301)由折弯板和两块聚甲醛垫板组成,两块聚甲醛垫板(3012)固定在折弯板(3011)内侧上下两面;所述滑动平台(302)设置在滑道(301)上下两块聚甲醛垫板之间,滑动平台(302)的外侧设有折叠护栏(3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平台(302)是由槽钢焊接而成的矩形框,矩形框中间焊接有两根支撑角钢,鳄鱼嘴冲孔板(3021)搭接在矩形框内并通过支撑角钢支撑,折叠护栏(303)设置在鳄鱼嘴冲孔板(3021)上端面外侧位置,在左右槽钢内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有滚轮固定板(3022),尼龙滚轮(3023)通过螺栓固定在滚轮固定板(3022)底部,左右两侧尼龙滚轮(3023)分别与两个滑道(301)下部聚甲醛垫板(3012)贴合。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包含底盘车(1)、辅梁(2)、维修踏板(3)、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所述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均为撬装式结构,液氮泵撬(4)和液氮罐(5)分别前后设置在底盘车(1)的辅梁(2)上,所述辅梁(2)为横梁结构,在位于液氮泵撬两侧的辅梁(2)上沿整个长度方向设置维修踏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梁(2)包含主辅梁(201)和后防护(203),主辅梁(201)包含两根平行设置的矩形管(2012)以及从前至后连接在两根矩形管之间的七根横梁(2011),主辅梁(201)与底盘车主梁相契合且贯穿底盘车车身设置,主辅梁(201)的后端设有后防护(2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011)是四面由钢板焊接而成的厢梁结构,每根横梁(2011)上顶面高度一致,第一至第四根横梁用以承载液氮泵撬(4),第五至第七根横梁用以承载液氮罐(5);在第四至第五根横梁之间设置由方管焊接而成的操作平台,上面铺设有防滑花纹板(204);所述操作平台设置在液氮泵撬(4)与液氮罐(5)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辅梁(201)两个矩形管的外侧均设置有辅梁连接件(202),辅梁连接件(202)开设有与底盘车(1)主梁预留螺栓孔相适配的固定孔,将辅梁(2)与底盘车主梁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液氮泵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防护(203)包含后防护横梁(2031)、槽钢(2032)、方管(2033)和连接耳板(2037),所述槽钢(2032)为两个,分别与底盘车(1)主梁两侧固定,两个槽钢(2032)的后部均焊接有方管(2033);防护横梁(2031)设置在第七根横梁下方,防护横梁(2031)上设有两组连接耳板(2037),两个方管(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宋亮陈付坤陈春雷刘传滨田国徽侯玉文
申请(专利权)人:华信唐山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