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21045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3
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架、驱动组件、纠偏组件及张紧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放卷驱动件及收卷驱动件,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间隔设置设于机架上,纠偏组件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组件包括滑轨及张紧辊,滑轨沿重力方向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辊与滑轨滑动连接;纠偏组件具有出料端,滑轨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通过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卷料基材在张紧辊重力作用下随时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于滑轨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上下料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切成型,具体地,涉及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技术介绍

1、薄膜是一种薄而软的透明薄片,薄膜材料被广泛用于电子电器,机械,印刷等行业,通常,薄膜在生产后的形状为连续长条带状的结构,在包装和运输时,需要缠绕在卷筒上形成卷装结构,而加工薄膜时往往还需要进行打孔,打孔设备一般需要对卷装的薄膜进行放料,将薄膜平摊开来,然后用打孔机进行打孔,打孔机每打孔一次后,都需要上料装置将卷材向前拖拉一定距离,使得下一个功能单元对准打孔机的打孔单元,以继续下一次的打孔。

2、为保证于薄膜基材上打孔的精准度,如申请号为201420420104.3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卷材薄膜的打孔机,其通过于放卷机构内设置纠偏控制系统,使得卷材薄膜由放卷机构放出后位置不会偏移,提高了卷材薄膜打孔的精度,但是,即使在放料时对卷材薄膜进行了纠偏,由于卷材薄膜非常轻薄且表面光滑,在卷材薄膜到达打孔机构之前,极易皱起从而再次发生偏移,从而造成加工位置不精确的问题,因此,现有的卷材薄膜加工设备依旧存在上料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提供一种上下料机构及打孔设备。

2、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的一种上下料机构包括:机架、驱动组件、纠偏组件及张紧组件,驱动组件包括放卷驱动件及收卷驱动件,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间隔设置设于机架上,纠偏组件设于机架上并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组件包括滑轨及张紧辊,滑轨沿重力方向设于机架上,且位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张紧辊与滑轨滑动连接;纠偏组件具有出料端,滑轨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

3、优选地,滑轨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及限位边,第一滑道沿重力方向设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其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限位边连接,第二滑道与第一滑道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一端与机架连接,另一端与限位边连接,张紧辊一端与第一滑道滑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滑道滑动连接,限位边于重力方向上低于出料端。

4、优选地,张紧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及第二限位件均环设于张紧辊,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沿张紧辊轴向间隔设置,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间距大于卷材薄膜的宽度。

5、优选地,张紧组件还包括感应件,感应件设于机架上,其位于出料端与限位边之间,且面向张紧辊设置。

6、优选地,上下料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导向件,第一导向件设于机架上,纠偏组件具有入料端,第一导向件位于放卷驱动件与纠偏组件之间,且位于纠偏组件具有入料端的一侧,第一导向件与放卷驱动件平行设置。

7、优选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均设于机架上,第二导向件位于纠偏组件与滑轨之间,第三导向件位于收卷驱动件与滑轨之间,第二导向件及第三导向件均与张紧辊平行设置。

8、优选地,第三导向件与收卷驱动件于机架上的高度相同。

9、优选地,张紧辊选用橡胶辊。

10、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本申请公开的一种打孔设备包括上下料机构。

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于放卷驱动件与收卷驱动件之间设置可于重力方向滑动的张紧辊,使得卷料基材在张紧辊重力作用下,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基材可保持张紧状态,放卷驱动件放料后,张紧组件可拉动薄膜基材经过纠偏组件,使得纠偏组件对薄膜基材纠偏,同时张紧组件使得薄膜基材处于张紧状态,进一步地提高了纠偏组件对薄膜基材的纠偏效果,收卷驱动件收料时基材也可保持张紧状态,张紧辊于滑轨上滑动还可对基材起到缓冲作用,避免张力过大造成基材损坏,提高了收放卷机构对卷料基材上料的精确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驱动组件(2)、纠偏组件(3)及张紧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放卷驱动件(21)及收卷驱动件(22),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间隔设置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纠偏组件(3)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所述张紧组件(4)包括滑轨(41)及张紧辊(42),所述滑轨(41)沿重力方向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所述张紧辊(42)与所述滑轨(41)滑动连接;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出料端(31),所述滑轨(41)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出料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1)包括第一滑道(411)、第二滑道(412)及限位边(413),所述第一滑道(411)沿重力方向设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其一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边(413)连接,所述第二滑道(412)与所述第一滑道(411)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边(413)连接,所述张紧辊(42)一端与所述第一滑道(4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道(41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边(413)于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出料端(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所述第一限位件(43)及所述第二限位件(44)均环设于所述张紧辊(42),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4)沿所述张紧辊(42)轴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4)的间距大于卷材薄膜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4)还包括感应件(45),所述感应件(45)设于所述机架(1)上,其位于所述出料端(31)与所述限位边(413)之间,且面向所述张紧辊(4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5),所述导向组件(5)包括第一导向件(51),所述第一导向件(51)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入料端(32),所述第一导向件(51)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纠偏组件(3)之间,且位于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所述入料端(32)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件(51)与所述放卷驱动件(21)平行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5)还包括第二导向件(52)及第三导向件(53),所述第二导向件(52)及所述第三导向件(53)均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导向件(52)位于所述纠偏组件(3)与所述滑轨(41)之间,所述第三导向件(53)位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与所述滑轨(41)之间,所述第二导向件(52)及所述第三导向件(53)均与所述张紧辊(42)平行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件(53)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于机架(1)上的高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辊(42)选用橡胶辊。

9.一种打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上下料机构(1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驱动组件(2)、纠偏组件(3)及张紧组件(4),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放卷驱动件(21)及收卷驱动件(22),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间隔设置设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纠偏组件(3)设于所述机架(1)上,并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所述张紧组件(4)包括滑轨(41)及张紧辊(42),所述滑轨(41)沿重力方向设于所述机架(1)上,且位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所述张紧辊(42)与所述滑轨(41)滑动连接;所述纠偏组件(3)具有出料端(31),所述滑轨(41)的其中一端于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出料端(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41)包括第一滑道(411)、第二滑道(412)及限位边(413),所述第一滑道(411)沿重力方向设于所述放卷驱动件(21)与所述收卷驱动件(22)之间,其一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边(413)连接,所述第二滑道(412)与所述第一滑道(411)平行且间隔设置,其一端与所述机架(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边(413)连接,所述张紧辊(42)一端与所述第一滑道(411)滑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滑道(412)滑动连接,所述限位边(413)于重力方向上低于所述出料端(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组件(4)还包括第一限位件(43)与第二限位件(44),所述第一限位件(43)及所述第二限位件(44)均环设于所述张紧辊(42),所述第一限位件(43)与所述第二限位件(44)沿所述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春江章春发徐月英刘建军邹运红罗飞清徐韶燕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长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