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802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40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包括:测量板及手持部;测量板设置为标准车轮轮辋内圈相配合的圆形结构;手持部固定在测量板的上端。该车轮径向检具,使用时将径向变形量具放入轮辋内侧,通过塞尺,可快速的检测轮辋内径方向是否存在较大间隙,进而快速评估车轮轮辋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特别涉及一种车轮径向形变检具


技术介绍

1、现有铝合金车轮制造工艺多数只对铸造后的毛坯进行轴向形变的检测,而一般不对径向形变进行检测。铝合金轮毂在铸造的开合模,起模及脱模过程中,因工艺设置问题可能出现毛坯径向形变的产品,导致车轮轮辋的圆度欠缺,产品尺寸不能达标,进而导致产品报废增加成本。现有技术中,还没有专门的车轮轮辋径向形变检测工具能够快速的检测轮辋的径向形变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以快速的对车轮轮辋的径向形变缺陷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车轮径向形变检具。

2、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车轮径向检具,包括:测量板及手持部;所述测量板设置为标准车轮轮辋内圈相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手持部固定在所述测量板的上端。

4、进一步地: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件;

5、所述手持部的两端分别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测量板的上端。

6、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螺栓、螺母及垫圈;

7、所述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手持部及所述测量板并通过所述螺母锁紧;所述垫圈设置在所述测量板与所述螺母之间。

8、进一步地:所述测量板为圆形或圆环形结构。

9、进一步地:还包括:红外测距传感器;

10、所述测量板的侧面在径向上开设有埋设槽,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埋设于所述埋设槽的内部;所述红外传感器的发射端的高度低于所述埋设槽的高度;所述红外测距传感器发射的红外线在所述测量板的任一直径所在的方向上。

11、本技术提供的车轮径向检具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

12、本技术提供的车轮径向检具,设置有测量板及手持部,测量板的外缘设置为标准车轮轮辋内圈相配合的圆形结构;手持部固定在测量板的上端。该车轮径向检具,使用时将径向变形量具放入轮辋内侧,通过塞尺,可快速的检测轮辋内径方向是否存在较大间隙,进而快速评估车轮轮辋的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板(1)、手持部(5)及红外测距传感器(6);所述测量板(1)设置为标准车轮轮辋(7)内圈相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手持部(5)固定在所述测量板(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拆卸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连接件包括:螺栓(4)、螺母(2)及垫圈(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板(1)为圆形或圆环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板(1)、手持部(5)及红外测距传感器(6);所述测量板(1)设置为标准车轮轮辋(7)内圈相配合的圆形结构;所述手持部(5)固定在所述测量板(1)的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径向形变检具,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学海吴超国代壮刘旭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马可迅车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