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1334 阅读:3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此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包含一抵住件、一裂片件以及一定位件。抵住件与裂片件平行配置,且其间具有一狭缝。液晶面板置入狭缝中以进行裂片。定位件位于抵住件下方并与其平行,并可上下移动。裂片时,液晶面板的一端接触于定位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裂片治具,特别是有关于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
技术介绍
近年来,液晶显示器已成为平面显示器的主流。在液晶显示器的制造过程中,包括有薄膜晶体管(TFT)数组基板的制造、彩色滤光片的制造、封合TFT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并填充液晶材料而成为液晶面板、以及在模块厂组装成为液晶显示器模块。为了因应大量生产的需求,一TFT基板母片或彩色滤光片基板母片中通常包括有多数个产品。在TFT基板母片与彩色滤光片基板母片封合后进行切割裂片,使母片成为多数个最终产品。在切割裂片的过程中,是将其中非产品部分的余料部切割移除。传统技术是利用刀轮切割液晶面板。通常被切割的面板并不会完全彼此分离,而需再以人工的方式进行裂片,以将液晶面板的余料部位自产品部分分离。在裂片过程中,因手工施力的不均匀,可能会发生液晶面板未沿着原本切裂线的方向工整地分离的情形。更严重时,有可能发生破片的情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用以分离液晶面板的产品部与余料部,并能够使液晶面板的余料部平整地沿着切裂线而脱离液晶面板的产品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可以从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技术特征中得到进一步的了解。为达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包含有一底座、二支架、抵住件、裂片件及定位件。支架立设于底座上,抵住件固设于二支架之间,而裂片件则位于抵住件下方并与之平行,且裂片件也固设于支架之间,其中裂片件与抵住件间具有一狭缝,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置入其中。定位件则是对应于裂片件,该定位件与该裂片件之间形成有一所夹的空间,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自该所夹的空间落下,且位于抵住件下方并与之平行,并可移动于支架之间。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液晶面板裂片治具包含有一底座、二支架、裂片件及定位件。支架立设于底座上,裂片件固设于二支架之间。定位件对应于裂片件,且定位件可移动于支架之间,定位件包含一凸缘向裂片件的上方部份延伸,凸缘与裂片件间具有一狭缝,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置入其中。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又一实施方式,液晶面板裂片治具除如前两种实施方式所包含的技术特征之外,液晶面板裂片治具更包括二滑杆、二弹簧、二连杆以及一压杆。滑杆分立于每一支架的外侧,并立设于底座上。弹簧分别套设于每一滑杆上,连杆则分别套设于每一滑杆上,且位于弹簧上,而压杆是连接连杆,且定位件固设于连杆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液晶面板裂片治具是利用抵住件及裂片件之间形成的狭缝进行裂片。以其中裂片件的顶面为受力点,抵住件的底面为支点,能够使液晶面板受力均匀。在裂片过程中,使得液晶面板的余料部能够平整地沿着切裂线而脱离液晶面板的产品-->部,从而提高生产的良率。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裂片治具的前视示意图。图2A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裂片治具的侧视示意图。图2B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的抵住件及裂片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C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方式的抵住件及裂片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D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抵住件及裂片件的剖面示意图。图2E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方式的抵住件及裂片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至图6为绘示依照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裂片治具的操作步骤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是提供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适用于具有一切裂线的液晶面板。切裂线将液晶面板分隔成余料部及产品部。此裂片治具利用一抵住件及一裂片件之间形成的狭缝,使得液晶面板的余料部能够平整地沿着切裂线而脱离液晶面板的产品部。以下将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及图2A,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裂片治具的前视示意图,图2A为图1的侧视示意图。如图1所示,液晶面板裂片治具主要包括有底座100、收料盒110、支架210、220、抵住件310、裂片件320以及定位件400。收料盒110具有一开口并配置于底座100上。收料盒110的主要功能是收纳液晶面板裂片之后的余料部分。在一实施例中,支架210、220位于收料盒110的两侧,并借助螺丝211、221而固定立设在底座100上。请参照图1,抵住件310及裂片件320固设于支架210、220之间,且抵住件310与裂片件320约略为平行配置。抵住件310及裂片件320的外观大致上为矩形,且裂片件320与抵住件310之间形成有一狭缝d1,狭缝d1的宽度约略大于液晶面板的厚度,例如狭缝d1的宽度比液晶面板的厚度宽约0.1mm至0.5mm。请参照图2A,在一实施例中,抵住件310及裂片件320的剖面大致上为矩形。裂片件320的顶面322为一平面,且顶面322宽度小于或等于5mm,例如为3mm。液晶面板余料部610的一端可由狭缝d1伸入而夹置于抵住件310与裂片件320之间。此时,预先划好的切裂线620大致上位于裂片件320外缘的上方。在一实施例中,裂片件320的设置位置可以调整。举例而言,可以调整顶面322到定位件400之间的距离w,使切裂线620大致位于裂片件320的顶面322外缘上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液晶面板裂片治具可以适用于不同切裂线620位置的液晶面板。如图1所示,定位件400位于抵住件310下方,并与抵住件310约略平行配置。请参照图2A,当液晶面板的余料部610由狭缝d1伸入后,余料部610的边缘便顶住定位件400。换句话讲,定位件400是对应于裂片件320,使液晶面板的余料部610容置在裂片件-->320与定位件400之间的空间中,而切裂线620大致位在裂片件320外缘的上方。再者,抵住件310、裂片件320及定位件400是位于收料盒110开口的上方。当进行液晶面板的裂片动作时,由液晶面板的产品部630向下施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610便沿着切割线620而脱离液晶面板的产品部630,随后余料部610便由裂片件320与定位件400所夹的空间落下,而自动收纳在收料盒110中。请参照图2B,其绘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抵住件及裂片件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抵住件330具有一自上而下向内倾斜的斜面332,且裂片件340则具有一自上而下向外倾斜的斜面342。所谓「自上而下向内倾斜」是以裂片件340与定位件400之间的空间为内侧,而所谓「自上而下向外倾斜」,则是以液晶面板的插入侧为外侧。抵住件330的斜面332相邻于裂片件340的斜面342,且斜面332与斜面342形成液晶面板的插入口。当液晶面板插入狭缝d2时,斜面332与斜面342有助于导引液晶面板顺利进入狭缝d2中。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如图2C所示,抵住件350同样具有一由上而下向内倾斜的斜面352,裂片件360的外型为片状长条形。裂片件360具有斜面362以及顶面364。斜面362与抵住件350的斜面352形成液晶面板的插入口,有助于导引液晶面板顺利进入狭缝d3中。在一实施例中,顶面364的宽度为4毫米(mm)。当进行裂片动作时,液晶面板的切裂线620大致位于顶面364外缘的上方。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2D所示,抵住件370同样具有一由上而下向内倾斜的斜面372,但是斜面372内缩靠近定位件4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至少包含:一底座及二支架,这两个支架立设于该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裂片治具还包含:一抵住件、一裂片件及一定位件,其中该抵住件固设于这两个支架之间;该裂片件位于该抵住件下方并与之平行,且固设于这两个支架之间,该裂片件与该抵住件间具有一狭缝,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置入其中;以及该定位件是对应于该裂片件,该定位件与该裂片件之间形成有一所夹的空间,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自该所夹的空间落下,且该定位件位于该抵住件下方并与之平行,并可移动于这两个支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至少包含:一底座及二支架,这两个支架立设于该底座上,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裂片治具还包含:一抵住件、一裂片件及一定位件,其中该抵住件固设于这两个支架之间;该裂片件位于该抵住件下方并与之平行,且固设于这两个支架之间,该裂片件与该抵住件间具有一狭缝,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置入其中;以及该定位件是对应于该裂片件,该定位件与该裂片件之间形成有一所夹的空间,用以供液晶面板的余料部自该所夹的空间落下,且该定位件位于该抵住件下方并与之平行,并可移动于这两个支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裂片件的顶面为一平面且该平面宽度小于或等于5毫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抵住件相邻于该裂片件的一侧,自上而下向内倾斜。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抵住件相邻于该定位件的一侧,自上而下向内倾斜。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裂片件远离于该抵住件的一侧,自上而下向外倾斜。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裂片治具更包括一收料盒设置于该底座上,该收料盒具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对应于该抵住件。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晶面板的裂片治具,其特征在于:该液晶面板裂片治具更包含:二滑杆、二弹簧、二连杆及一压杆,其中这两个滑杆立设于底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树平于春学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