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612973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34
本申请公开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包括:箱体,包括底壁和侧壁,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一容纳腔,箱体的顶部形成有与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高温加热平台,设置在箱体内,高温加热平台设置在底壁上方并位于底壁中部;真空吸附装置设置在高温加热平台上方;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真空吸附装置的温度;调温组件,用于调节容纳腔的温度,检测组件,设置在真空吸附装置的正上方,用于检测待测目标的热辐射性能。本申请可为石墨烯膜的散热测试过程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和加热温度,可避免界面作用对测试的影响,且可同时对石墨烯膜的导热率和热辐射能力进行检测,以为石墨烯膜散热测试提供统一标准,使得测量结果精准,提高产品的可信赖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石墨烯导热膜制造,具体涉及一种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1、石墨烯导热膜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导热材料,作为散热组成部件被广泛用于手机、平板电脑、军工、航天等领域,人工合成的石墨烯导热膜性能优于天然石墨加工制成的导热膜,人工合成的石墨烯导热膜用聚酰亚胺薄膜(pi膜)经碳化、石墨化、压延等工序加工制成。

2、石墨烯导热膜的散热效果与其导热率、热辐射能力、环境温度和界面作用都有关系,然而,目前石墨烯导热膜的散热效果的测试,仅通过膜的导热率进行判断,无法兼顾石墨烯导热膜的热辐射能力、环境温度和界面作用的影响,没有专用散热效果测试的设备和方法,不仅无法为优化石墨烯散热效果提供标准的检测手段和评估方法,且最终产品的可信赖度不高,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石墨烯导热膜散热性能通过膜的导热率进行判断,缺乏统一标准,测试结果可重现性差,从而导致最终产品的可信赖度不高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一种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包括:

4、箱体,包括底壁和侧壁,所述底壁和侧壁围合形成一容纳腔,所述箱体的顶部形成有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的开口;

5、高温加热平台,设置在所述箱体内,所述高温加热平台设置在所述底壁上方并位于所述底壁中部;

6、真空吸附装置,用于吸附待测目标,所述真空吸附装置设置在所述高温加热平台上方;

>7、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的温度;

8、调温组件,用于调节所述容纳腔的温度;以及

9、检测组件,设置在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的正上方,用于检测所述待测目标的热辐射性能。

10、进一步地,所述容纳腔的温度范围为-10-50℃。

11、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内的夹层空腔及与所述夹层空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12、所述调温组件包括储水箱、水泵、制冷器、加热器、进液管道和出液管道,所述进液管道的输出端与所述进口相连通,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制冷器相连通,所述进液管道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加热器相连通,所述制冷器、所述加热器分别通过水泵与所述储水箱的输出端相连通,所述储水箱的输入端与所述出口通过所述出液管道相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高温加热平台上方的槽体和盖设在所述槽体上方的顶盖,所述槽体内填充有氮化硼颗粒,所述槽体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若干吸孔。

14、进一步地,所述槽体和所述顶盖均采用钢制成。

15、进一步地,若干所述吸孔呈矩形阵列布置在所述顶盖的中部。

16、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槽体内并布置在所述顶盖底部。

17、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传感器。

18、进一步地,所述高温加热平台包括陶瓷氧化铝基板和布置在所述陶瓷氧化铝基板顶面的镍铬合金电阻丝,所述镍铬合金电阻丝呈螺旋分布。

19、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热红外成像仪和热辐射率测试仪,所述热红外成像仪、所述热辐射率测试仪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均为5cm。

20、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21、本申请提供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通过设置高温加热平台、真空吸附装置、温度传感器、调温组件以及检测组件,可为石墨烯膜的散热测试过程提供稳定的环境温度和加热温度,可避免界面作用对测试的影响,且可同时对石墨烯膜的导热率和热辐射能力进行检测,以为石墨烯膜散热测试提供统一标准,使得测量结果精准,提高产品的可信赖度。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温度范围为-10-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内的夹层空腔及与所述夹层空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高温加热平台上方的槽体和盖设在所述槽体上方的顶盖,所述槽体内填充有氮化硼颗粒,所述槽体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若干吸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和所述顶盖均采用钢制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吸孔呈矩形阵列布置在所述顶盖的中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槽体内并布置在所述顶盖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偶传感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加热平台包括陶瓷氧化铝基板和布置在所述陶瓷氧化铝基板顶面的镍铬合金电阻丝,所述镍铬合金电阻丝呈螺旋分布。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热红外成像仪和热辐射率测试仪,所述热红外成像仪、所述热辐射率测试仪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的顶面之间的距离均为5c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的温度范围为-10-5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设置在所述底壁和所述侧壁内的夹层空腔及与所述夹层空腔连通的进口和出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高温加热平台上方的槽体和盖设在所述槽体上方的顶盖,所述槽体内填充有氮化硼颗粒,所述槽体与真空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顶盖上开设有若干吸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石墨烯膜散热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和所述顶盖均采用钢制成。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友谊花超吴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烯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