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6014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隔震支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其主要技术特征为:包括上座板、中间芯板和下座板,在上座板与中间芯板之间、中间芯板与下座板之间分别设置有上摆动板、下摆动板,中间芯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同方向上的圆柱面,在所述中间芯板的圆柱面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凸沿和第一下凸沿,上摆动板上设置有与第一上凸沿匹配的第一上钩槽,下摆动板上设置有与第一下凸沿匹配的第一下钩槽。接触面积大,抗拉效果好、而且在移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卡顿,自复位效果好,支座的整体高度降低,不但节约了材料,而且桥梁的稳定性能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支座,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


技术介绍

1、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作为典型的减隔震支座在公路和铁路桥梁、建筑物、钢结构领域广泛应用,主要起到延长隔震周期,摩擦耗能,减少地震产生的破坏,而且震后还可以自动复位。作为减隔震的关键部件,目前摩擦摆支座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其一,球面为接触面自字复位摩擦摆隔震支座,如本申请人于2022年12月29日申请的专利号为:zl202223532873.6,专利名称为:一种抗拔摩擦摆支座。该专利公开的一种抗拔摩擦摆支座包括上座板、下座板及位于该上座板下座板之间的连接芯,在所述上座板的下表面设置有球面的第一滑槽,在所述第一滑槽的下方通过第一连接螺栓固定有第一压板,连接芯的上下表面为球面,在所述下座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球面的第二滑槽,在所述第二滑槽的上方通过第二连接螺栓固定有第二压板。该产品虽然能够解决自复位摩擦摆隔震功能,但存在以下缺陷:安装第一连接螺栓和第二连接螺栓时,需要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留有安装间隙,使得支座整体高度增加,不但造成材料的浪费,而且还使得支座的稳定性降低,从而使得桥梁的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中间芯板和下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座板与中间芯板之间设置有上摆动板,在所述中间芯板与下座板与之间设置有下摆动板,所述中间芯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同方向上的圆柱面,在所述中间芯板的圆柱面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凸沿和第一下凸沿,所述第一上凸沿的下端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一下凸沿的上端面为圆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凸沿的下端面的圆柱面与所述中间芯板的上表面圆柱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一下凸沿的上端面的圆柱面与所述中间芯板的下表面的圆柱面的曲率半径相等;

<...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包括上座板、中间芯板和下座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座板与中间芯板之间设置有上摆动板,在所述中间芯板与下座板与之间设置有下摆动板,所述中间芯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为相同方向上的圆柱面,在所述中间芯板的圆柱面的轴向方向垂直的方向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上凸沿和第一下凸沿,所述第一上凸沿的下端面为圆柱面,所述第一下凸沿的上端面为圆柱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抗拉摩擦摆隔震支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凸沿的下端面的圆柱面与所述中间芯板的上表面圆柱面的曲率半径相等,所述第一下凸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志田李鸿斌宋登瑞聂桂波周建峰谢志南
申请(专利权)人:衡水思沃新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