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预制箱梁,具体涉及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
技术介绍
1、对于跨度较大的预制混凝土小箱梁,由于跨中截面和梁端截面外轮廓相同,但是内轮廓梁端截面比跨中截面小,因此,使用整体内模板脱模过程中,跨中模板从较小截面梁端抽出困难,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可在内模板完全折叠后整体抽拉。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包括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左侧下模板、右侧下模板、底部纵梁、连接板;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左侧下模板、右侧下模板均为l形模板,所述底部纵梁位于左侧下模板的与右侧下模板之间;所述底部纵梁的底部设置有纵梁底板,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右侧下模板、纵梁底板和左侧下模板可依次衔接形成封闭的外轮廓;
4、所述左侧上模板的下端铰接在所述左侧下模板的上端,所述左侧上模板的上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左侧下模板、右侧下模板、底部纵梁、连接板;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左侧下模板、右侧下模板均为L形模板,所述底部纵梁位于左侧下模板的与右侧下模板之间;所述底部纵梁的底部设置有纵梁底板(206),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右侧下模板、纵梁底板(206)和左侧下模板可依次衔接形成封闭的外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上模板比右侧上模板的长度更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左侧下模板、右侧下模板、底部纵梁、连接板;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左侧下模板、右侧下模板均为l形模板,所述底部纵梁位于左侧下模板的与右侧下模板之间;所述底部纵梁的底部设置有纵梁底板(206),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右侧下模板、纵梁底板(206)和左侧下模板可依次衔接形成封闭的外轮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上模板比右侧上模板的长度更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上模板、右侧上模板的上端倾斜设置有相互匹配的拼合面,使得所述左侧上模板与右侧上模板的拼合缝为斜面,且所述左侧上模板的拼合面在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支撑丝杆(3),所述支撑丝杆(3)可拆卸的安装在左侧上模板与左侧下模板之间,用于加强支撑所述左侧上模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上模板与右侧上模板绕各自的铰接点转动的角度不小于9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式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智能内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纵梁包括沿预制混凝土小箱梁纵向延伸设置的纵梁立板(205)、间隔固定在所述纵梁立板(205)两侧的纵梁边板(208)、和间隔开设在所述纵梁立板(205)上的纵梁横孔(207);所述纵梁底板(206)固定在所述纵梁立板(205)的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超,陈文尹,赖世广,曹晗,汪鹏,丁仕洪,张士宝,邓松,童友念,彭建新,罗威,阮蔚平,杨驰,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