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离合器、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及车辆技术_技高网

离合器、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及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40598176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离合器、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及车辆。离合器包括:壳体组件套设于输入轴齿的外圈,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圈的内壳,且内壳与外壳有间距地设置,部分的外壳的内圈与输入轴齿的外圈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另一部分的外壳的内圈与内壳的外圈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活塞组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内,连接组件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外壳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内壳与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输出齿轮可移动地设置于输入轴齿的外圈,输出齿轮与壳体组件相邻地设置,输出齿轮与内壳的第一端连接,输出齿轮具有带动内壳与连接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的工作位置,以使内壳的第二端与活塞组件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离合器、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并成为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发现。而混动变速器是汽车的关键部件,有着功能、质量、成本和集成布置的新要求。由于混动变速器构型的不同,在混动变速器中,湿式离合器的位置也随着变化,目前混动变速器用离合器大多数放于变速器内部,离合器内外壳体分别与轴齿直接连接,用于传递或断开发动机扭矩,以及模式切换,但不会用于起步作用,缩短轴向空间布置,但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离合器内壳没有装配到位,摩擦片卡滞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合器、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离合器在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离合器内壳没有装配到位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合器。离合器包括:输入轴齿;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套设于输入轴齿的外圈,壳体组件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圈的内壳,且内壳与外壳有间距地设置,部分的外壳的内圈与输入轴齿的外圈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另一部分的外壳的内圈与内壳的外圈之间形成第二容纳腔;活塞组件,活塞组件位于第一容纳腔内,活塞组件的一端与输入轴齿连接,活塞组件的另一端与外壳连接;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外壳与连接组件的第一端连接,内壳与连接组件的第二端可活动地连接;输出齿轮,输出齿轮可移动地设置于输入轴齿的外圈,输出齿轮与壳体组件相邻地设置,输出齿轮与内壳的第一端连接,输出齿轮具有带动内壳与连接组件的第二端连接的工作位置,以使内壳的第二端与活塞组件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范围内。

3、进一步地,活塞组件包括:驱动活塞,驱动活塞的内圈与输入轴齿连接,驱动活塞的外圈与外壳连接;平衡活塞,平衡活塞套设于输入轴齿的外侧,平衡活塞沿输入轴齿的径向方向设置,平衡活塞与驱动活塞有间距地设置;弹性件,弹性件位于驱动活塞与平衡活塞之间,弹性件的一端与驱动活塞连接,弹性件的另一端与平衡活塞连接。

4、进一步地,离合器包括轴承,轴承套设于输入轴齿的外圈,输出齿轮套设于轴承上。

5、进一步地,输出齿轮与输入轴齿的齿圈之间的距离为x,内壳沿输入轴齿的轴向方向设置,内壳的一端与平衡活塞之间的距离为s,且当x>时,s>x。

6、进一步地,当x=时,内壳的一端与平衡活塞之间的距离为y,且y≤h,h=h钢片+h摩擦材料+h摩擦片芯板。

7、进一步地,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钢片,多个第一钢片的一端与外壳连接,多个第一钢片间隔地设置;第二钢片,第二钢片与多个第一钢片中靠近输出齿轮的一个第一钢片相邻地设置,第二钢片的一端与外壳连接;多个摩擦片,多个摩擦片中的一个摩擦片位于第二钢片与多个第一钢片中靠近输出齿轮的一个第一钢片之间,其余摩擦片位于相邻的两个第一钢片之间,各摩擦片的一端与内壳连接。

8、进一步地,外壳上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靠近第二钢片设置,第一凹槽上安装支撑卡环,支撑卡环与第二钢片抵接。

9、进一步地,输入轴齿上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第二凹槽沿周向设置于驱动活塞的一端,第二凹槽上套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位于输入轴齿的外圈与驱动活塞的内圈之间,第三凹槽沿周向相邻平衡活塞设置,第三凹槽上套设有卡环,卡环抵接于平衡活塞远离驱动活塞的侧壁。

10、进一步地,输入轴齿上设有油道组件,油道组件包括:第一油道,第一油道沿输入轴齿的轴线方向设置,且第一油道与驱动活塞连通;第二油道,第二油道位于输入轴齿的轴心处;第三油道,第三油道沿输入轴齿的径向方向设置于输入轴齿上,第三油道的一端与第二油道连通,第三油道第二端与油箱连通;第四油道,第四油道沿输入轴齿的径向方向设置,第四油道与第二油道连通,第四油道与平衡活塞内的油腔连通;第五油道,第五油道沿输入轴齿的径向方向设置,第五油道与第二油道连通,第四油道与摩擦片的润滑油腔连通;第六油道,第六油道沿输入轴齿的径向方向设置,第六油道与第二油道连通,第六油道与轴承连接。

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上述的离合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离合器测试工况,其中,离合器测试工况包括至少如下之一:离合器输入转速、离合器输出转速、离合器冷却流量、离合器油温;基于离合器测试工况获取有滑差下的离合器第一扭矩值t1,以及获取无滑差下的离合器第二扭矩值t2;判断离合器扭矩判定值t是否小于等于离合器扭矩预设值t0,其中t=t1-t2;在确定离合器扭矩判定值t小于等于离合器扭矩预设值t0的情况下,离合器合格;在确定离合器扭矩判定值t大于离合器扭矩预设值t0的情况下,离合器不合格。

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包括离合器,离合器为上述的离合器。

13、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外壳与输入轴齿连接,外壳与输入轴齿之间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用于放置活塞组件,活塞组件用于传递动力,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或分离,此外,输出齿轮与内壳一体连接,输出齿轮能够带动内壳与连接组件连接,进而调整内壳与活塞组件之间的距离,使得内壳与活塞组件之间的距离处于预设范围内,防止内壳与活塞组件之间产生碰撞,损坏活塞组件性能,这样设置能够保证离合器的内壳装配到位,保证了离合器的功能正常。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轴承(10),所述轴承(10)套设于所述输入轴齿(1)的外圈,所述输出齿轮(9)套设于所述轴承(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9)与所述输入轴齿(1)的齿圈之间的距离为x,所述内壳(8)沿所述输入轴齿(1)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内壳(8)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活塞(7)之间的距离为s,且当x>0时,s>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x=0时,所述内壳(8)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活塞(7)之间的距离为y,且y≤H,H=h钢片+h摩擦材料+h摩擦片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第二钢片(13)设置,所述第一凹槽上安装支撑卡环(122),所述支撑卡环(122)与所述第二钢片(13)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齿(1)上设有第二凹槽和第三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周向设置于所述驱动活塞(5)的一端,所述第二凹槽上套设有密封圈(4),所述密封圈(4)位于所述输入轴齿(1)的外圈与所述驱动活塞(5)的内圈之间,所述第三凹槽沿周向相邻所述平衡活塞(7)设置,所述第三凹槽上套设有卡环(121),所述卡环(121)抵接于所述平衡活塞(7)远离所述驱动活塞(5)的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齿(1)上设有油道组件,所述油道组件包括:

10.一种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所述离合器装配检测方法用于检测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1.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包括轴承(10),所述轴承(10)套设于所述输入轴齿(1)的外圈,所述输出齿轮(9)套设于所述轴承(10)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9)与所述输入轴齿(1)的齿圈之间的距离为x,所述内壳(8)沿所述输入轴齿(1)的轴向方向设置,所述内壳(8)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活塞(7)之间的距离为s,且当x>0时,s>x。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当x=0时,所述内壳(8)的一端与所述平衡活塞(7)之间的距离为y,且y≤h,h=h钢片+h摩擦材料+h摩擦片芯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6)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慧樊雪来康志军王衡赵健涛金星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