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96029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门体扣手包括扣手背板以及横向转动安装在上述扣手背板上的拉手臂,还包括拉手部,拉手部横向转动安装在扣手背板上,拉手部位于扣手背板的外侧,拉手臂位于扣手背板的内侧;扣手背板上开有通孔,拉手部上设有抵触部,该抵触部贯穿通孔并与拉手臂抵触,扣手背板上设有限位面,拉手部上具有限位部,限位部与限位面抵触,限位部和抵触部位于拉手部相对扣手背板转动轴线的两侧;拉手臂与扣手背板之间设有弹性恢复件,在不受外力时,限位部与限位面抵触,抵触部与拉手臂抵触,当向外拉动拉手部,所限位部脱离限位面,抵触部挤压拉手臂并带动拉手臂转动并使弹性恢复件发生形变。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锁具相关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


技术介绍

1、背门扣手属于汽车外饰背门上的一个功能部件,它主要作用是方便用户开启车门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该结构包括与门体固定的扣手背板以及设置在扣手背板上的拉手臂和拉手端,拉手臂转动安装在扣手背板上,拉手端与拉手臂连接,拉动拉手端实现拉手臂的转动进而实现拉手臂与触碰开关的接触实现门体与车架的锁死或打开。

2、但是现有的拉手臂与拉手端是固定连接的,在一定程度上不便于拉手端的安装,但是若拉手端并未与拉手臂固定,如何实现拉手端动作带动拉手臂精准动作实现触碰开关的关闭为目前所面临的工作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

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包括扣手背板以及转动安装在上述扣手背板上的拉手臂,还包括拉手部,所述拉手部转动安装在所述扣手背板上,且所述拉手部相对所述扣手背板转动的轴线与所述拉手臂相对所述扣手背板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拉手部位于所述扣手背板的外侧,所述拉手臂位于所述扣手背板的内侧;

3、所述扣手背板上开有通孔,所述拉手部上设有抵触部,所述抵触部贯穿所述通孔并与所述拉手臂抵触,所述扣手背板上设有限位面,所述拉手部上具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面抵触,所述限位部和所述抵触部位于所述拉手部相对所述扣手背板转动轴线的两侧;

4、所述拉手臂与所述扣手背板之间设有弹性恢复件,在不受外力时,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限位面抵触,所述抵触部与所述拉手臂抵触,当向外拉动所述拉手部,所限位部脱离所述限位面,所述抵触部挤压所述拉手臂并带动所述拉手臂转动并使所述弹性恢复件发生形变。

5、优选地,所述扣手背板具有柱形凸起,所述柱形凸起沿其轴向开有安装孔,所述柱形凸起的外侧开有半环形滑动槽,所述滑动槽所述安装孔连通;

6、还包括传动杆和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扣手背板上,所述第一限位件上开有限位孔,所述传动杆的一侧具有球形连接部,所述球形连接部与所述安装孔球形连接,所述传动杆在所述环形滑动槽内滑动,所述传动杆远离所述球形连接部的一侧与所述限位孔滑动连接,所述传动杆在所述限位孔内滑动触碰开关的开闭。

7、优选地,所述柱形凸起的外侧开有沿其径向的连通槽,所述连通槽与所述滑动槽和所述安装孔连通。

8、优选地,所述拉手臂与所述抵触部接触的一面开有多个第一限位槽,所述抵触部上设有第一滚动件,所述拉手部抵触所述拉手臂时,所述第一滚动件在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滚动。

9、优选地,所述抵触部位于所述扣手背板与所述拉手臂之间,且所述抵触部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拉手部上。

10、优选地,当受外力时,所述弹性恢复件处于形变状态,进而保证当部受力后该弹性恢复结案可以带动拉手臂恢复原位。

11、优选地,所述拉手臂上有限位台,所述扣手背板上安装有第二限位件,当不受外力时所述第二限位件与所述限位台抵触。

12、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件上设有第二滚动件,所述限位台上开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滚动件在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滚动。

13、优选地,所述扣手背板上设有凹陷部,所述拉手部安装在所述凹陷部内。

14、一种汽车,包括上述的门体扣手。

15、本专利技术中,所提出的门体扣手及其应用的汽车,通过将拉手部和拉手臂分别转动安装在扣手背板上,且通过抵触部和弹性恢复件的设置便于在保证该拉手部可以带动拉手臂转动以使拉手臂触碰开关实现开关门的基础上,由于分离的拉手臂和拉手部便于门体扣手的安装和拆卸,便于更换零部件。

16、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体扣手,包括扣手背板(1)以及转动安装在上述扣手背板(1)上的拉手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部(3),所述拉手部(3)转动安装在所述扣手背板(1)上,且所述拉手部(3)相对所述扣手背板(1)转动的轴线与所述拉手臂(2)相对所述扣手背板(1)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拉手部(3)位于所述扣手背板(1)的外侧,所述拉手臂(2)位于所述扣手背板(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背板(1)具有柱形凸起(12),所述柱形凸起(12)沿其轴向开有安装孔(120),所述柱形凸起(12)的外侧开有半环形滑动槽(121),所述滑动槽(121)所述安装孔(1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凸起(12)的外侧开有沿其径向的连通槽(122),所述连通槽(122)与所述滑动槽(121)和所述安装孔(1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臂(2)与所述抵触部(30)接触的一面开有多个第一限位槽(21),所述抵触部(30)上设有第一滚动件(7),所述拉手部(3)抵触所述拉手臂(2)时,所述第一滚动件(7)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1)内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抵触部(30)位于所述扣手背板(1)与所述拉手臂(2)之间,且所述抵触部(30)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拉手部(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当受外力时,所述弹性恢复件(4)处于形变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臂(2)上有限位台(22),所述扣手背板(1)上安装有第二限位件(8),当不受外力时所述第二限位件(8)与所述限位台(22)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8)上设有第二滚动件(9),所述限位台(22)上开有第二限位槽(220),所述第二滚动件(9)在所述第二限位槽(220)内滚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背板(1)上设有凹陷部(10),所述拉手部(3)安装在所述凹陷部(10)内。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门体扣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体扣手,包括扣手背板(1)以及转动安装在上述扣手背板(1)上的拉手臂(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手部(3),所述拉手部(3)转动安装在所述扣手背板(1)上,且所述拉手部(3)相对所述扣手背板(1)转动的轴线与所述拉手臂(2)相对所述扣手背板(1)转动的轴线平行,所述拉手部(3)位于所述扣手背板(1)的外侧,所述拉手臂(2)位于所述扣手背板(1)的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手背板(1)具有柱形凸起(12),所述柱形凸起(12)沿其轴向开有安装孔(120),所述柱形凸起(12)的外侧开有半环形滑动槽(121),所述滑动槽(121)所述安装孔(1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凸起(12)的外侧开有沿其径向的连通槽(122),所述连通槽(122)与所述滑动槽(121)和所述安装孔(120)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体扣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手臂(2)与所述抵触部(30)接触的一面开有多个第一限位槽(21),所述抵触部(30)上设有第一滚动件(7),所述拉手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俊杰李爱平房慧斌胡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马鞍山盈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