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387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所述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外盖和连接件,所述外盖上连接有驱动组件。外盖通过连接件和内盖结合在一起,以在所述外盖开启所述充电口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实现内盖与充电端口的分离,避免了用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手动操作内盖,提高了所述充电口盖结构在充电操作时的便捷性。简化了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流程,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车辆充电口盖结构,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组件,对电动汽车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2、而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对电池包进行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一般包括外板和内盖。在对电池包充电前,用户需要在打开外板后再手动打开内盖,给充电操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结构,用于车辆,包括:

3、外盖,所述外盖上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外盖被配置为与外部的座板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外盖对外部的充电口的开启和闭合;

4、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发生转动并与充电口的内盖卡接,以在所述外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口盖结构,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从动部(41)以及卡接部(42),所述从动部(41)与所述驱动组件(11)传动连接,所述卡接部(42)被配置为适于与内盖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呈倒T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电机(111)和连接于所述电机(111)输出端的蜗杆(112);

5.一种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口盖结构,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从动部(41)以及卡接部(42),所述从动部(41)与所述驱动组件(11)传动连接,所述卡接部(42)被配置为适于与内盖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呈倒t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电机(111)和连接于所述电机(111)输出端的蜗杆(112);

5.一种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座板(6)以及至少一个内盖(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卡接结构(21),所述卡接结构(21)与卡接部(4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1)具有第一限位部(216)和卡接座(217),所述第一限位部(216)和卡接座(217)连接以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限位部(216)上设置有供所述卡接部(42)退出所述空腔的限位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2)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421),所述卡接座(217)上设置有导向槽(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421)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接部(42)上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导向槽(211)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结构(21)内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燕程学道刘东彬李岩刘腾涌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