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技术_技高网

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3870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5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所述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外盖和连接件,所述外盖上连接有驱动组件。外盖通过连接件和内盖结合在一起,以在所述外盖开启所述充电口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实现内盖与充电端口的分离,避免了用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手动操作内盖,提高了所述充电口盖结构在充电操作时的便捷性。简化了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流程,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车辆充电口盖结构,具体地,本申请涉及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电池包作为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组件,对电动汽车的长期稳定运行起着关键的作用。

2、而电动汽车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对电池包进行充电,电动汽车的充电口一般包括外板和内盖。在对电池包充电前,用户需要在打开外板后再手动打开内盖,给充电操作带来了不便,降低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口盖结构、充电口结构、车辆和内盖的打开方法的新技术方案。

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结构,用于车辆,包括:

3、外盖,所述外盖上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外盖被配置为与外部的座板转动连接,以实现所述外盖对外部的充电口的开启和闭合;

4、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且所述连接件被配置为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发生转动并与充电口的内盖卡接,以在所述外盖开启所述充电口的过程中实现内盖与充电端口的分离。

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连接的从动部以及卡接部,所述从动部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卡接部被配置为适于与内盖卡接。

6、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呈倒t字型。

7、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和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端的蜗杆;

8、所述蜗杆通过蜗轮与所述从动部传动连接。

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结构,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座板以及至少一个内盖;

10、所述座板设置有与车辆充电端对应的充电端口;所述内盖与所述充电端口可拆卸连接;

11、所述外盖可转动的与所述座板连接,所述外盖从关闭状态切换开启状态下,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连接件转动以使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内盖从脱离状态切换为卡接状态,使得所述外盖带动所述内盖运动以实现所述内盖与所述充电端口的分离。

12、可选地,所述内盖设置卡接结构,所述卡接结构与所述卡接部相适配。

13、可选地,所述卡接结构具有第一限位部和卡接座,所述第一限位部和卡接座连接以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限位部上设置有供所述卡接部退出所述空腔的限位开口;

14、其中,所述第一限位部被配置为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座处于卡接状态时将所述卡接部限位于所述空腔内。

15、可选地,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所述卡接座上设置有导向槽;

16、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与所述导向槽滑动配合,以实现所述卡接部在所述卡接结构中沿导向槽运动。

17、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接部上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导向槽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结构内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18、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槽配合,所述第二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导向槽配合。

19、可选地,所述导向槽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所述导向槽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

20、其中,所述限位开口在所述卡接座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重叠,所述限位开口在所述卡接座上的投影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错位;

21、在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限位槽配合的情况下,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结构处于脱离状态;

22、在所述限位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槽配合的情况下,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接结构处于卡接状态。

23、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结构包括套筒、弹性件和凸起,所述套筒固定于所述卡接部中,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凸起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所述凸起的第二端从所述套筒的通孔中伸出并且凸出于所述卡接结构中。

24、可选地,所述套筒靠近所述导向槽的一端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凸起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套筒内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25、可选地,所述内盖包括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所述充电端口包括第一充电端口和第二充电端口,所述第一内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充电端口,所述第二内盖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充电端口;

26、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内盖上的第一卡接结构和设置于所述第二内盖上的第二卡接结构,所述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从动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一端的第一从动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一端的第二从动部,所述卡接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一卡接部和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卡接部;

27、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接结构在脱离状态和卡接状态之间切换;

28、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结构在脱离状态和卡接状态之间切换。

29、可选地,所述内盖与所述充电端口过盈插接配合。

3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池包和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口结构。

3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结构中内盖的打开方法,应用于第二方面所述的充电口结构,所述充电口结构包括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所述打开方法包括:

32、获取充电枪类型;

33、根据所述充电枪类型,控制所述第一内盖或者所述第二内盖打开。

34、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枪类型,控制所述第一内盖或者所述第二内盖打开包括:

35、所述充电枪类型为与第一充电端口适配的第一充电枪;

36、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一连接件转动并且第一卡接部与第一卡接结构卡接配合,以使所述外盖开启时带动所述第一内盖与第一充电端口分离;

37、或者,所述充电枪类型为与第二充电端口适配的第二充电枪;

38、控制驱动组件驱动第二连接件转动并且第二卡接部与第二卡接结构卡接配合,以使所述外盖开启时带动所述第二内盖与第二充电端口分离。

39、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

4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口盖结构,所述充电口盖结构包括外盖和连接件,所述外盖上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外盖通过连接件和内盖结合在一起,以在所述外盖开启所述充电口的过程中可以同步实现内盖与充电端口的分离,避免了用户在给电动汽车充电时手动操作内盖,提高了所述充电口盖结构在充电操作时的便捷性。简化了给电动汽车充电的流程,提升了用户的充电体验。

41、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口盖结构,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从动部(41)以及卡接部(42),所述从动部(41)与所述驱动组件(11)传动连接,所述卡接部(42)被配置为适于与内盖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呈倒T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电机(111)和连接于所述电机(111)输出端的蜗杆(112);

5.一种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座板(6)以及至少一个内盖(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卡接结构(21),所述卡接结构(21)与卡接部(4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1)具有第一限位部(216)和卡接座(217),所述第一限位部(216)和卡接座(217)连接以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限位部(216)上设置有供所述卡接部(42)退出所述空腔的限位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2)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421),所述卡接座(217)上设置有导向槽(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421)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接部(42)上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导向槽(211)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结构(21)内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2),所述导向槽(21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1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421)包括套筒(4211)、弹性件(4212)和凸起(4213),所述套筒(4211)固定于所述卡接部(42)中,所述弹性件(4212)设置于所述套筒(4211)内,所述凸起(4213)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弹性件(4212),所述凸起(4213)的第二端从所述套筒(4211)的通孔中伸出并且凸出于所述卡接结构(21)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4211)靠近所述导向槽(211)的一端形成第二限位部,所述凸起(4213)的第一端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位于所述套筒(4211)内并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限位配合。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包括第一内盖(22)和第二内盖(23),所述充电端口(3)包括第一充电端口(31)和第二充电端口(32),所述第一内盖(22)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充电端口(31),所述第二内盖(23)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充电端口(32);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与所述充电端口(3)过盈插接配合。

15.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包和权利要求5-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

16.一种充电口结构中内盖的打开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5-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口结构包括第一内盖和第二内盖,所述打开方法包括: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打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枪类型,控制所述第一内盖或者所述第二内盖打开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口盖结构,用于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包括相互连接的从动部(41)以及卡接部(42),所述从动部(41)与所述驱动组件(11)传动连接,所述卡接部(42)被配置为适于与内盖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呈倒t字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11)包括电机(111)和连接于所述电机(111)输出端的蜗杆(112);

5.一种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口盖结构,所述充电口结构还包括座板(6)以及至少一个内盖(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盖(2)设置卡接结构(21),所述卡接结构(21)与卡接部(42)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21)具有第一限位部(216)和卡接座(217),所述第一限位部(216)和卡接座(217)连接以形成空腔,所述第一限位部(216)上设置有供所述卡接部(42)退出所述空腔的限位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42)上设置有限位凸起结构(421),所述卡接座(217)上设置有导向槽(2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结构(421)包括设置在所述卡接部(42)上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凸起结构和第二凸起结构,所述导向槽(211)包括设置于所述卡接结构(21)内并且相互间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燕程学道刘东彬李岩刘腾涌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