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920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包括:收集船舶及航道的相关数据;进行多源融合定位和船舶状态识别;对成船舶航行异常数据进行修正;对船舶在枢纽河段,从申报到完成过闸期间航行水域及节点进行区域划分;使用聚类算法建立船舶航行语义轨迹;采用核密度估计的方法提取语义轨迹的边界点集;提取语义轨迹区域最大核密度估计点集;计算不同区域,不同吃水范围内的每一种船型最大核密度估计点集并进行连接,对连接后的路径平滑处理,提取最优的航行轨迹并进行平滑操作,即为经验航道;可构建准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为船舶航行偏离告警提供技术支持,有效减少枢纽河段水上交通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水上交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内河船舶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内河航运快速发展,三峡枢纽河段船舶活动频繁,船舶交通密度大,航道上会出现船舶交叉行驶的局面,导致枢纽河段船舶行驶安全问题愈加突出,特别是在坝上水域,通航环境复杂,交通隐患严重,船员驾驶压力大,同一航线上不同船舶行驶轨迹有偏差,发生船舶航行事故的概率增加,枢纽河段水上交通安全监管难度增大。

2、船舶行驶轨迹辨识是研究枢纽河段船舶经验航道的重要手段,可以促进船舶航线偏离和告警等应用的发展。本方法针对枢纽河段船舶航行过程中存在不同船型、不同锚位、不同吃水,结合船舶交叉行驶等因素,剔除船舶转向、汇遇等噪音数据,实现对不同因素下船舶航道的识别和规划,为枢纽河段船舶经验航道的评估提供依据,可为船舶航行偏离告警提供技术支持,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3、目前已有的一种思路是通过ais定位,对目标水域进行格栅化,通过图形和网格模型化航路,但此类思路存在缺陷,真实航路会受到船型大小、进出港口锚地、吃水,船舶交叉行驶等因素影响,而单独的ais定位数据质量参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信号融合及解融合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获取MMSI信息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判断船舶是否处于的停靠状态的方法为:基于多源融合定位数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信号融合及解融合的方法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获取mmsi信息的方法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大数据的枢纽河段经验航道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判断船舶是否处于的停靠状态的方法为:基于多源融合定位数据合并,筛选出经纬度差值在设定的经纬度阈值内的港口,若船舶和港口的纬度差值小于等于所述设定的纬度阈值,并同时满足船舶和港口的经度差值小于等于所述设定的经度阈值,根据船舶的源融合定位坐标和某一港口经纬度坐标计算得到船舶到某一港口的距离;并设定锚泊阈值和靠泊阈值,通过锚泊阈值和靠泊阈值判断船舶在某一港口是处于靠泊或锚泊状态,若船舶到某一港口的距离小于靠泊阈值,则判断该船舶在某一港口为靠泊,该港口为靠泊港口,若船舶到某一港口的距离小于锚泊阈值,则判断该船舶在某一港口为锚泊,该港口为锚泊港口,若船舶到某一港口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嘉齐俊麟李萌陈学文毛玺玺梁锴郑维四任锋吴健翔孟鑫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