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9056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12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滑动轨道框架和水冷模块,其中水冷模块包括水冷平台、多个换热测温组件、进水管和出水管。通过设置支撑框架,将滑动轨道框架和水冷模块支撑在石墨化炉上;通过传导装置控制水冷模块在滑动轨道框架内升降,水冷模块中的换热测温组件监测石墨粉料温度,同时给石墨粉料降温,通过上述装置可快速降低石墨粉料的温度;解决了现有强冷方式存在的降温速率低、压缩空气用量大、装置易磨损、占地面积大的问题。上述装置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使用方法,可以高效安全的将石墨化炉内的石墨粉料温度快速下降到指定温度,并且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产品生产周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墨化炉,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石墨化是人造石墨负极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通过在石墨化炉内将炭质材料加热到2000℃-3000℃,从而实现由非石墨质炭到具有石墨三维规则有序结构的石墨质炭的转变。炭质粉料在石墨化炉内完成石墨化转变后,需由2000℃以上的高温逐渐冷却至接近常温后再进入下一道生产工序。在600℃以上的温度范围内,石墨粉料降温过快会导致物料理化指标发生变化,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在冷却开始阶段只能采用自然冷却。石墨粉料自然冷却至600℃后,可采用强制冷却方式快速降温从而大幅减短生产周期。

2、目前常用的两种强制冷却方式,一是在石墨化炉外部加装压缩空气系统,通过压缩空气流动带走石墨化炉内外的热量;二是利用负压输送系统将石墨粉料输送至外部独立风冷式换热器内进行降温。但这两种方式均存在降温速率低、压缩空气用量大、装置易磨损、占地面积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石墨化炉冷却时存在降温速率低、压缩空气用量大、装置易磨损、占地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滑动轨道框架(2)和水冷模块,其中水冷模块包括水冷平台(31)、多个换热测温组件(32)、进水管和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1)为由四根横梁组成的长方形框架,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石墨化炉开口的最短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轨道框架(2)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四根纵梁与支撑框架(1)前后两根横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四根纵梁上安装有滚轮导轨。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滑动轨道框架(2)和水冷模块,其中水冷模块包括水冷平台(31)、多个换热测温组件(32)、进水管和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支撑框架(1)为由四根横梁组成的长方形框架,所述横梁的长度大于石墨化炉开口的最短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滑动轨道框架(2)为长方体框架,所述长方体框架的四根纵梁与支撑框架(1)前后两根横梁的内侧面固定连接,四根纵梁上安装有滚轮导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冷平台(31)包括一个平板(311)和四个滚轮支座(312),四个滚轮支座(312)分别安装在水冷平台(31)的四个角上,四个滚轮支座(312)分别与滑动轨道框架(2)的四根纵梁上的滚轮导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炉水冷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鑫金政俞航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