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8726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属于控制设备领域,其结构包括一柜体,柜体内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CPU226、扩展模块EM232、可编程控制器CPU224、直流电源、控制开关K、继电器R1、继电器R2、端子排TB1、端子排TB2,端子排TB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后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速度、自动化程度高、误差小等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防冻液调和控制柜。(二)
技术介绍
目前,调和防冻液一般需要工人定时定量调和防冻液,由于自动化程度不高,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效率,节约劳动力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包括柜体,柜体内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CPU226、扩展模块EM232、可编程控制器CPU224、直流电源、控制开关K、继电器R1、继电器R2、端子排TB1、端子排TB2,端子排TB3。上述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其柜体上设置有汇线槽。上述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其可编程控制器CPU226、扩展模块EM232、可编程控制器CPU224、直流电源位于柜体的内腔上端部,且由左向右依次排列;控制开关K、继电器R1、继电器R2、端子排TB1、端子排TB2,端子排TB3位于柜体的内腔中下端部,且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本技术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该柜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后节省劳动力,提高生产速度,自动化程度高,且误差小。(四)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内里布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外表布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可编程控制器CPU226,3、扩展模块EM2323,4、可编程控制器CPU2244,5、直流电源,6、控制开关K,7、继电器R1,8、继电器R2,9、端子排TB1,10、端子排TB2,11、端子排TB3,12、汇线槽。(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作以下详细地说明。如附图1、2所示,本技术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其结构包括柜体1,柜体1内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CPU226、扩展模块EM2323、可编程控制器CPU2244、直流电源5、控制开关K、继电器R1、继电器R2、端子排TB1、端子排TB2,端子排TB3,柜体1上设置有汇线槽12。上述可编程控制器CPU226、扩展模块EM232、可编程控制器CPU224、直流电源5位于柜体1的内腔上端部,且由左向右依次排列;控制开关K、继电器R1、继电器R2、端子排-->TB1、端子排TB2,端子排TB3位于柜体1的内腔中下端部,且由上而下依次排列。本技术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冻液调和控制柜

【技术保护点】
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柜体(1)内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CPU226(2)、扩展模块EM232(3)、可编程控制器CPU224(4)、直流电源(5)、控制开关K(6)、继电器R1(7)、继电器R2(8)、端子排TB1(9)、端子排TB2(10),端子排TB3(11)。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柜体(1)内设置有可编程控制器CPU226(2)、扩展模块EM232(3)、可编程控制器CPU224(4)、直流电源(5)、控制开关K(6)、继电器R1(7)、继电器R2(8)、端子排TB1(9)、端子排TB2(10),端子排TB3(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冻液调和控制柜,其特征在于,柜体(1)上设置有汇线槽(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忠波杜薇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中坤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