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57821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性均热板和制备方法,包括:第一壳板、第二壳板、吸液芯和镀膜层,吸液芯设置于第二壳板靠近第一壳板的一端,且吸液芯位于液体区内,吸液芯用于储存液体工质,液体工质用于受热蒸发为蒸汽进入蒸汽区,蒸汽冷凝为液体工质进入液体区,第一壳板、第二壳板和吸液芯的材料相同,材料为柔性聚合物材料,吸液芯为多孔结构;镀膜层设置于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的外表面,镀膜层用于提高第一壳板和第二壳板的阻隔性能。本申请既能保证柔性均热板具有良好的柔性、可弯折性和轻薄性,又能使得吸液芯和第二壳板的结合强度更高,接触热阻更低,进而提高了传热效率。还能更有效的封存液体工质,进而提高柔性均热板的使用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均热板(vapor chamber,简称vc)利用金属板材制造空腔将液体封存,内部设置多孔吸液芯,与热源芯片贴合后,液体在空腔内吸热产生蒸汽扩散,从而达到拓展散热面积的目的,其等效导热系数高达10000w/mk,远高于所有金属材料,在移动电子设备热管理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然而,常规均热板采用金属材料(铜、铝、不锈钢等)制成外壳,具有较高的物理刚性。在移动电子设备中,在反复弯曲、折叠后,外壳和吸液芯结构会发生不可逆损伤,严重影响vc的性能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柔性均热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均热板为刚性,在受弯曲、折叠后外壳和吸液芯结构会发生不可逆损伤的问题。

2、一种柔性均热板,包括:

3、第一壳板;

4、第二壳板,与所述第一壳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壳板和所述第二壳板之间形成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包括设置于所述真空腔底端的液体区和设置于所述真空腔顶端的蒸汽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包括第一镀膜和第二镀膜,所述第一镀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壳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镀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壳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镀膜和所述第二镀膜的厚度为10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均热板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阵列分布于所述真空腔内,所述吸液芯还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腔的底端相抵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腔的顶端相抵接,所述蒸汽区形成于所述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

<p>4.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层包括第一镀膜和第二镀膜,所述第一镀膜设置于所述第一壳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二镀膜设置于所述第二壳板的外表面,所述第一镀膜和所述第二镀膜的厚度为100~50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均热板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阵列分布于所述真空腔内,所述吸液芯还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侧面,且所述支撑柱的一端与所述真空腔的底端相抵接,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与所述真空腔的顶端相抵接,所述蒸汽区形成于所述多个所述支撑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均热板还包括注液口,所述注液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壳板或所述第二壳板,所述注液口用于供所述液体工质进入所述真空腔内,所述注液口还用于对真空腔进行抽真空处理。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平姜明朵张睿涵赵丽娟萧涵文李杰张永海魏进家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