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广辉专利>正文

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803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其包括由防护材料制成的主体防护室,所述主体防护室包括前壁、后壁、两侧壁及顶盖,后壁设有防护门,前壁由上到下依次为防护铅玻璃、操作窗口、升降式防护板及固定壁裙,所述升降式防护板可嵌合于固定壁裙中,在操作窗口处挂设有遮挡操作窗口的防护吊帘,条状的防护吊帘相邻侧边依次叠压,在所述前壁两侧上部设置有升降式侧防护屏,其下端为与人体横向契合的弧形边。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可用于各种介入诊疗手术的防护,和各种类型的C型臂X线机匹配性好;操作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及操作灵活性不受限制;带有防护侧屏,防护性能更加优良,使医务人员受X线辐射剂量,降低到绝对安全的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用防护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医务人员在X机下进行介入诊疗操作时受到X线辐射损伤的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
技术介绍
介入技术是近年来在影像诊断学基础上兴起的一门新的学科,它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虽然它具有创伤小、疗效快等优点,然而介入诊断和治疗是在X射线透视和造影指导下进行,X射线照射时间长辐射量大,给介入操作者和病人带来较大剂量负担。据报道,介入放射工作者的年有效剂量可能超过50mSv;另据Marx报道,对30名操作人员监测发现年剂量为49.1mSv。与普通的外科操作相比,放射性介入操作的代价利益比确实要高得多。目前许多医院的防护现状是以医生的生命来延续病人生命的状况。随着介入技术的迅速发展,操作人员的放射防护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当前的临床介入诊疗中,对X线的防护,主要还是防护屏、防护衣、防护帽、铅眼镜、护领等,这些防护设备多数只起到局部防护的作用,暴露的身体还是要受到射线的损伤。防护衣(铅当量一般在0.3~0.5mmPb,国家标准一般在2mmPb以上)虽具有一定的全身防护作用,但其笨重和透气性差,而临床介入诊疗操作往往较为耗时,医务人员不仅要承受铅衣之重,而且还要忍受闷热之苦,长时间的负重工作,严重影响到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近年来介入防护室的相关研究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国专利文献CN201111968Y公开了一种“活动窗式介入防护室”、CN 2441213Y公开了一种“封闭型活动介入放射防护室”,这两种防护设备都具备一定的防辐射性、可消毒性,但其却忽略了与现有介入设备的匹配性及匹配的普遍性,降低了通用性,其设计没有体现人性化,而且对于散射线的防护不够充分,难以做到严密的防护。因此,限制了它们在现实工作中的应用。又如CN 2662417Y公开了一种“单人介入防护装置”,该装置存在一些不足之处:①对手的防护不到位;②防护设备不易进行消毒,尤其是罩体向外延伸的通管的消毒非常困难;③罩体内空气流通不畅,操作人员常感到闷热难受;④室内、外温差大,工作人员呼出的水蒸气,会在观察窗上形成水幕,影响工作人员的视野;⑤罩体笨重且空间体积狭小,不适宜多人操作同一台手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方便、防护性能优良的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包括由防护材料制成的主体防护室,所述主体防护室包括前壁、后壁、两侧壁及顶盖,所述后壁设有防护门,所述前壁由上到下依次为防护铅玻璃、操作窗口、升降式防护板及固定壁裙,所述升降式防护板可嵌合于固定壁裙中,在所述操作窗口处挂设有遮挡操作窗口的防护吊帘,条状的防护吊帘相邻侧边依次叠压,在所-->述前壁两侧上部设置有升降式侧防护屏,其下端为与人体横向契合的弧形边。所述顶盖前侧设有伸缩式防护檐,可与铅玻璃联动。所述防护铅玻璃可在一定范围内升降,还可以向室外或室内倾斜0~30°后并固定,以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观察。至少在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一侧壁设有铅玻璃观察窗;所述升降式防护板上设有一个小窗口。在所述后壁中、上部设有传递窗口,并匹配地安装有防护小门或防护玻璃。所述升降式侧防护屏均可向外侧折叠,不使用时,可将其向外侧折叠贴靠于侧壁上,方便防护室的移动。在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一侧壁下部开设可拆卸式的斜管或曲管型垃圾通道。根据需要可在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内装备相匹配的移动式工作台和/或手防护通道及支撑患者腿部的升降支架。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还安装有通风设备。在所述顶盖内侧至少安装有手术灯、紫外线灯管、通话装置中的一种。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底部安装有万向轮。本专利技术中需要升降,或伸缩,或折叠的部件,均可采用现有常规的升降机构、伸缩机构、折叠机构来完成其功能或动作。上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的室内操作空间的大小可根据需要来设置,一般以能容纳2~3人进行手术操作为宜。本专利技术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1.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可以适用于各种介入诊疗手术的防护,可以和各种类型的C型臂X线机相配套使用;2.操作方便,医务人员的操作流程及操作灵活性不受限制;3.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受到了极大的改善,去除了防护服的束缚;4.由于带有防护侧屏,防护性能更加优良,使医务人员受X线辐射剂量,降低到绝对安全的范围;5.本项专利技术多个部件的设计,均采用了更具有合理性的活动式或可调节式,使防护室的防护性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使防护室的适用范围,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并具有了设计的人性化,如:前壁的铅玻璃采用升降式,使操作窗口所处的高度可以调节;防护板的上下移动,可以调节操作窗口的大小;借助推拉杆的活动,可以使前壁防护玻璃向内或向外倾斜一定的角度,更有利于医务人员的操作和观察;活动檐的伸缩,使防辐射功能更加完善;6.防护室内、外有关部件的设计是可以隔离或消毒的,不影响无菌操作;7.医疗垃圾可以通过可御式垃圾通道放到外面的容器内,垃圾通道可御下冲洗消毒;8.后壁设有供给窗口,可向室内传送医疗用品,关闭时具有防护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顶盖,2-防护铅玻璃,3-侧防护屏,4-操作窗口,5-防护吊帘,6-小窗口,7-固定壁裙,8-升降式防护板,9-侧防护屏,10-左侧壁,11-左观察窗,12-万向轮,13-伸缩式前檐,14-右观察窗,15-右侧壁,16-垃圾通道,17-垃圾桶,18-垃圾桶座,19-防护门,20-防护小门,21-传递窗口,22-后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不局限于下列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参见图1、图2,包括由防护材料制成的主体防护室,所述主体防护室包括前壁、后壁22、两侧壁10、15及顶盖1,所述后壁22设有防护门19,所述前壁由上到下依次为防护铅玻璃2、操作窗口4、升降式防护板8及固定壁裙7,所述防护铅玻璃2可在一定范围内升降,还可以向室外或室内倾斜0~30°后并固定,以利于操作人员的操作与观察;所述升降式防护板8可嵌合于固定壁裙7中,在所述操作窗口4处挂设有遮挡操作窗口的防护吊帘5,多个条状的防护吊帘5相邻侧边依次叠压,在所述前壁两侧上部设置有升降式侧防护屏3、9,其下端为与人体横向契合的弧形边。在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的两侧壁10、15的上部还设置有铅玻璃观察窗11、14;升降式防护板8上设有一个小窗口6;在后壁22上部设有传递窗口21,并匹配地安装有防护小门20。升降式侧防护屏3、9均可向外侧折叠,不使用时,可将其向外侧折叠贴靠于侧壁上,方便防护室的移动和放置。在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右侧壁15下部设置可拆卸式的斜管型垃圾通道16,侧壁15底部设置有相应的垃圾桶座18及垃圾桶17。根据需要可在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内装备相匹配的移动式工作台和手防护通道及支撑患者腿部的升降支架(为常用设备,图中未画出)。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还安装有通风设备(图中未画出)。在所述顶盖内侧至少安装有手术灯、紫外线灯管、通话装置等。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底部安装有四个万向轮12,以方便防护室的移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包括由防护材料制成的主体防护室,所述主体防护室包括前壁、后壁、两侧壁及顶盖,所述后壁设有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由上到下依次为防护铅玻璃、操作窗口、升降式防护板及固定壁裙,在所述操作窗口处挂设有遮挡操作窗口的防护吊帘,所述升降式防护板可嵌合于固定壁裙中,在所述前壁两侧上部设置有升降式侧防护屏,其下端为与人体横向契合的弧形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包括由防护材料制成的主体防护室,所述主体防护室包括前壁、后壁、两侧壁及顶盖,所述后壁设有防护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由上到下依次为防护铅玻璃、操作窗口、升降式防护板及固定壁裙,在所述操作窗口处挂设有遮挡操作窗口的防护吊帘,所述升降式防护板可嵌合于固定壁裙中,在所述前壁两侧上部设置有升降式侧防护屏,其下端为与人体横向契合的弧形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铅玻璃可在一定范围内升降,还可向室外或向室内倾斜0<~30°后并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前侧设有与铅玻璃联动的伸缩防护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其特征在于,至少在所述医用多功能介入防护室一侧壁设有铅玻璃观察窗;所述升降式防护板上设有一个小窗口。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辉
申请(专利权)人:刘广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