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7360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包括:底板上设有隧道模型和首尾闭合的导管,隧道模型内侧布置有导管,轨道模型与导管的外侧壁固定,列车模型行走在轨道模型上,导管侧壁上设有导槽;多个依次连接的架体布置在导管内;位于首端的架体上固定有连接件,连接件穿过导槽后与列车模型固定,位于尾端的架体与喷气件连接,喷气件的喷气端的喷射方向与位于尾端的架体的长度方向相同。本发明专利技术导管内部设有驱动部,喷气件能够带动架体在导管内移动,架体上设有与列车模型连接的连接件,因此,列车模型能够被喷气件推动,结合首尾闭合的轨道模型,列车模型能够达到较高的运行速度,满足试验期间列车模型的速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路隧道试验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


技术介绍

1、列车在经过隧道时,列车前方会产生气压波动,针对这一现象,需要相关人员模拟相关场景来进行试验,判断不同列车运行时速对应的上述气压波动的规律,以此研究相应的缓解措施。

2、现有的上述试验设备,轨道模型是笔直的,轨道模型上安装有隧道模型,列车模型上自带动力,列车模型穿过隧道模型后,利用相关传感器来监测轨道内气压以及气流等变化。然而,由于列车模型体积有限,轨道模型长度也有限,列车模型自身安装的驱动装置无法给列车模型提高足够的驱动力,列车模型的运行速度比较低,无法满足列车高速穿过隧道时的场景,模拟效果不理想。

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使其能够克服上述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推动列车模型进出隧道模型,包括:

4、底板,所述底板水平布置且其上板面固定有所述隧道模型;

5、导管,所述导管布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隧道模型内侧布置有所述导管,所述导管首尾闭合且其管中心线限定出一水平面,所述导管上方布置有轨道模型,所述轨道模型与所述导管的外侧壁固定,所述列车模型行走在所述轨道模型上,在所述导管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其内部贯通的导槽,所述导槽的槽中心线与所述导管的管中心线大小形状相同且上下位置正对;

6、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包括架体、连接件以及喷气件,所述架体布置在所述导管内且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依次布置有多个,每相邻的两个所述架体的端部铰接且铰接中心线均竖向布置;位于首端的所述架体上固定有所述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导槽后与所述列车模型固定,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与所述喷气件连接,所述喷气件的喷气端的喷射方向与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相同;位于首端的所述架体至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的长度大于等于所述隧道模型的长度。

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设计首尾闭合的导管以及轨道模型,列车模型能够沿首尾闭合的轨道模型不断运行,有助于提高其运行速度;导管内部设有驱动部,驱动部中的喷气件能够带动架体沿导管的管长方向移动,架体上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列车模型连接,因此,列车模型能够被喷气件推动,结合首尾闭合的轨道模型,列车模型能够达到较高的运行速度,满足试验期间列车模型的速度要求。

8、优选的,所述导管的纵截面外轮廓呈矩形,所述导管的顶面居中开设有所述导槽,所述轨道模型设有两条且均与所述导管的外顶壁固定,所述导槽限位在两个所述轨道模型之间;所述导管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处封堵有挡板,所述架体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通过安装孔可以对架体进行维护,以及对储气罐进行补充气体。

9、优选的,所述驱动部还包括支撑轮和限位轮,每个所述架体上均转动支撑有多个所述支撑轮和多个所述限位轮,所述支撑轮和所述限位轮的轮心线均与所述架体的行进方向垂直;所述支撑轮的轮心线水平布置,多个所述支撑轮的外侧壁均与所述导管的内底壁滚动抵接;所述限位轮的轮心线竖向布置,多个所述限位轮的外侧壁各自与所述导管的两内侧壁滚动抵接。多个架体能够在导管内顺利移动,并且移动的阻力小。

10、优选的,所述喷气件包括储气罐、电源、电磁阀、加气管、开关、喷嘴以及阀门,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上固定有所述储气罐,所述电源与所述储气罐固定,所述储气罐的罐口处固定并连通有所述电磁阀和所述加气管,所述电磁阀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源上电性集成有所述开关,所述开关位于所述导槽内侧,所述电磁阀的出口固定并连通有所述喷嘴,所述喷嘴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相同,在所述加气管上设有所述阀门。储气罐中的高压气体能够从喷嘴处喷出,并且喷气过程可控,储气罐能够重复充气。

11、优选的,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储气罐嵌装至所述限位槽中,所述储气罐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架体的长度方向相同。储气罐能够可靠地固定在架体上。

12、优选的,所述喷气件还包括副气罐,所述副气罐能够与所述架体固定,所述副气罐的出气端能够与所述电磁阀的入口气路连通。当需要列车模型运行较长时间或较高速度时,可以增设副气罐。

13、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呈杆状,所述列车模型的尾端底部设有插孔,所述连接件一端与位于首端的一个所述架体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能够插设在所述插孔中。连接件与列车模型能够可靠地连接。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推动列车模型(1)进出隧道模型(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的纵截面外轮廓呈矩形,所述导管(4)的顶面居中开设有所述导槽(40),所述轨道模型(5)设有两条且均与所述导管(4)的外顶壁固定,所述导槽(40)限位在两个所述轨道模型(5)之间;所述导管(4)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处封堵有挡板(18),所述架体(6)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括支撑轮(16)和限位轮(17),每个所述架体(6)上均转动支撑有多个所述支撑轮(16)和多个所述限位轮(17),所述支撑轮(16)和所述限位轮(17)的轮心线均与所述架体(6)的行进方向垂直;所述支撑轮(16)的轮心线水平布置,多个所述支撑轮(16)的外侧壁均与所述导管(4)的内底壁滚动抵接;所述限位轮(17)的轮心线竖向布置,多个所述限位轮(17)的外侧壁各自与所述导管(4)的两内侧壁滚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件包括储气罐(8)、电源(9)、电磁阀(10)、加气管(11)、开关(12)、喷嘴(13)以及阀门(14),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6)上固定有所述储气罐(8),所述电源(9)与所述储气罐(8)固定,所述储气罐(8)的罐口处固定并连通有所述电磁阀(10)和所述加气管(11),所述电磁阀(10)与所述电源(9)电性连接,所述电源(9)上电性集成有所述开关(12),所述开关(12)位于所述导槽(40)内侧,所述电磁阀(10)的出口固定并连通有所述喷嘴(13),所述喷嘴(13)的喷射方向与所述架体(6)的长度方向相同,在所述加气管(11)上设有所述阀门(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尾端的所述架体(6)上一体成型有安装块(60),所述安装块(60)上开设有限位槽(61),所述储气罐(8)嵌装至所述限位槽(61)中,所述储气罐(8)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架体(6)的长度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件还包括副气罐(15),所述副气罐(15)能够与所述架体(6)固定,所述副气罐(15)的出气端能够与所述电磁阀(10)的入口气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7)呈杆状,所述列车模型(1)的尾端底部设有插孔,所述连接件(7)一端与位于首端的一个所述架体(6)固定,所述连接件(7)的另一端能够插设在所述插孔中。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推动列车模型(1)进出隧道模型(2),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4)的纵截面外轮廓呈矩形,所述导管(4)的顶面居中开设有所述导槽(40),所述轨道模型(5)设有两条且均与所述导管(4)的外顶壁固定,所述导槽(40)限位在两个所述轨道模型(5)之间;所述导管(4)的底面开设有安装孔(41),所述安装孔(41)处封堵有挡板(18),所述架体(6)能够穿过所述安装孔(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还包括支撑轮(16)和限位轮(17),每个所述架体(6)上均转动支撑有多个所述支撑轮(16)和多个所述限位轮(17),所述支撑轮(16)和所述限位轮(17)的轮心线均与所述架体(6)的行进方向垂直;所述支撑轮(16)的轮心线水平布置,多个所述支撑轮(16)的外侧壁均与所述导管(4)的内底壁滚动抵接;所述限位轮(17)的轮心线竖向布置,多个所述限位轮(17)的外侧壁各自与所述导管(4)的两内侧壁滚动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内列车气动效应试验用列车模型推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件包括储气罐(8)、电源(9)、电磁阀(10)、加气管(11)、开关(12)、喷嘴(13)以及阀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雨菲马伟斌郭小雄梁晨李山朵随意郑泽福常凯许学良张景煜梁策贾景超马晓璇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