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33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包括:汽车智能舱室和座椅,其中,座椅安装在汽车智能舱室内,座椅包括:底座、背板和底部支撑,背板与底座可转动地连接,背板的下端和底座的后端连接,背板的中部向相背于底座的方向呈略凹陷状,背板的边沿向相向于底座的反向呈略凸出状,底座的下端与底部支撑连接,底部支撑与汽车智能舱室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和背板的中部均设有若干触觉传感装置,触觉传感装置和汽车制动系统以及汽车保护系统连接。本技术通过触觉传感装置和汽车制动系统以及汽车保护系统的连接,当触觉传感器采集到超出设定范围的瞬时的冲击力,启动汽车的制动以及汽车保护系统的运行,增加了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座舱的,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


技术介绍

1、乘客安全是与诸如机动车的运输车辆相关的极为重要的问题。制造厂商致力于不断地改善各种类型碰撞事件中的乘客保护。常用的有保持装置,如座椅安全带,以及主动装置,如主动垫式气囊。这说明目前对安全方面的保护还不足够。

2、未来汽车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方向朝着更加人性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汽车座舱作为重要的人机交互环境,需要满足用户的安全,舒适的需求。

3、那么如何使用较低的成本完成安全性能上的提升以及提高乘坐的舒适度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包括:

4、汽车智能舱室;

5、座椅,所述座椅安装在所述汽车智能舱室内,所述座椅包括:底座、背板和底部支撑,所述背板与所述底座可转动地连接,所述背板的下端和所述底座的后端连接,所述背板的中部向相背于所述底座的方向呈略凹陷状,所述背板的边沿向相向于所述底座的反向呈略凸出状,所述背板的上端设有颈枕和保护侧翼,两所述保护侧翼设于所述颈枕的两侧,两所述保护侧翼凸出于所述背板设置,所述底座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支撑连接,所述底部支撑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连接;

6、其中,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和所述背板的中部均设有若干触觉传感装置,所述触觉传感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柔性基底和表面凸起层,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印刷条形导电油墨层,所述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柔性基底之上,并通过所述表面凸起层对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基底进行封装,所述触觉传感装置和汽车制动系统以及汽车保护系统连接。

7、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颈枕的一面与所述背板的上端相贴合,所述颈枕的另一面也呈中部略凹陷、两端略凸出的弧状结构。

8、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底部支撑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均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底部连接。

9、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座椅沿所述滑轨延伸的方向移动。

10、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两侧开设有两门框,每一所述门框均与一舱门可转动地连接。

11、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舱门沿水平的第一轴线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所述门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

12、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座椅还包括:挡腿板,所述挡腿板和所述底座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挡腿板和所述背板分别设于所述底部支撑的两侧。

13、上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中,所述汽车智能舱室正对所述座椅的一面设有一前视窗。

14、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5、(1)本技术通过触觉传感装置和汽车制动系统以及汽车保护系统的连接,当触觉传感器采集到超出设定范围的瞬时的冲击力,启动汽车的制动以及汽车保护系统的运行,增加了驾驶的安全性。

16、(2)本技术的背板的中部向相背于底座的方向呈略凹陷状,背板的边沿向相向于底座的反向呈略凸出状,一方面是增加乘坐者的舒适度,乘坐者的身体可以直接嵌入背板的凹陷内,另一方面提高了乘坐者的安全系数,不管是在高速驾驶或者是转向、漂移甚至在发生碰撞的过程中,背板的边沿向相向于底座的反向呈略凸出状,对乘坐者身体的各个部分均起到了很好的固定作用,避免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的一面与所述背板的上端相贴合,所述颈枕的另一面也呈中部略凹陷、两端略凸出的弧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均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座椅沿所述滑轨延伸的方向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两侧开设有两门框,每一所述门框均与一舱门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舱门沿水平的第一轴线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所述门框的上端可转动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还包括:挡腿板,所述挡腿板和所述底座的前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挡腿板和所述背板分别设于所述底部支撑的两侧。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正对所述座椅的一面设有一前视窗。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颈枕的一面与所述背板的上端相贴合,所述颈枕的另一面也呈中部略凹陷、两端略凸出的弧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撑包括并排设置的若干支撑架,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上端均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每一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均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底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体化低成本智能座舱,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智能舱室的底部设有滑轨,所述支撑架的下端安装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座椅沿所述滑轨延伸的方向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永华丁雄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埃创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