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锦钊专利>正文

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301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且横截面近似U型的上、下框体,上、下框体分别由上、下中间板单元以及两上、下侧板单元盘弯成整体状,上、下中间板单元与上、下侧板单元通过圆弧过度连接构成上、下框体内端面,所述上、下框体内端面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垂直的上、下翻接边,上框体上中间板单元至少一侧的上翻接边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卡片,对应卡片的下框体下侧板单元的下翻接边往下框体内侧延伸有带卡孔的承台,上框体通过卡片卡扣入卡孔内与下框体配合连接且上翻接边与下翻接边相抵。其结构紧密,整体外形美观圆滑,有效消除刮伤人体部位的安全隐患。(*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壳体领域,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外形圆滑、且可以避免锯边外露于壳体外的电炉或电磁炉壳体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炉、电磁炉等家用电器,如图1至图2,上框体1与下框体2相互扣合连接构成机身壳体,其上框体1的锯边或者切割边3外露于壳体,使用时,人体手部容易被刮伤,造成安全隐患,且外形不够美观圆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答合理,拆装方便,外形圆滑、且可以避免锯边或切割边外露于壳体外的电炉或电磁炉壳体。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且横截面近似U型的上、下框体,上、下框体分别由上、下中间板单元以及两上、下侧板单元盘弯成整体状,上、下中间板单元与上、下侧板单元通过圆弧过度连接构成上、下框体内端面,所述上、下框体内端面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垂直的上、下翻接边,上框体上中间板单元至少一侧的上翻接边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卡片,对应卡片的下框体下侧板单元的下翻接边往下框体内侧延伸有带卡孔的承台,上框体通过卡片卡扣入卡孔内与下框体配合连接且上翻接边与下翻接边相抵。采用该结构的电炉或电磁炉壳体,由于上、下框体内端面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垂直的上、下翻接边,当上、下框体扣合后,上、下翻接边相互对接并相抵,其锯边或切割边朝向壳体内部,避免锯边或切割边外露于壳体外,结构紧密,整体外形美观圆滑,有效消除刮伤人体部位的安全隐患。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解决:作为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对应承台两侧的下翻接边自下框体内端面延伸有单元接合边,上、下框体扣合状态下的单元接合边对应与上框体的卡片两侧的上翻接边内侧相抵,增加上、下框体的紧密连接强度。所述上框体的两上侧板单元对应的上翻接边往上框体内侧延伸有带连接孔的连接板,连接板下方的下框体内端面上开有安装孔,一螺钉先后穿过安装孔和连接孔固接所述上、下框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该结构的本技术电炉或电磁炉壳体,由于上、下框体内端面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垂直的上、下翻接边,当上、下框体扣合后,上、下翻接边相互对接并相抵,其锯边或切割边朝向壳体内部,避免锯边或切割边外露于壳体外,结构紧密,整体外形美观圆滑,有效消除刮伤人体部位的安全隐患。(2)、本技术的电炉或电磁炉壳体,通过卡片与带卡孔的承台扣接,以及上、下-->框体上带连接孔的连接板与安装孔之间通过螺钉固接,提高产品连接强度,拆装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另一角度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且横截面近似U型的上、下框体1、2,上、下框体1、2分别由上、下中间板单元11、21以及两上、下侧板单元12、22盘弯成整体状,上、下中间板单元11、21与上、下侧板单元12、22通过圆弧过度3连接构成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垂直的上、下翻接边51、52,上框体1上中间板单元11至少一侧的上翻接边51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卡片6,对应卡片6的下框体2下侧板单元22的下翻接边52往下框体2内侧延伸有带卡孔7的承台8,上框体1通过卡片6卡扣入卡孔7内与下框体2配合连接且上翻接边51与下翻接边52相抵,所述对应承台8两侧的下翻接边52自下框体内端面42延伸有单元接合边9,上、下框体1、2扣合状态下的单元接合边9对应与上框体1的卡片6两侧的上翻接边51内侧相抵,所述上框体1的两上侧板单元12对应的上翻接边51往上框体1内侧延伸有带连接孔10的连接板13,连接板13下方的下框体内端面42上开有安装孔15,一螺钉14先后穿过安装孔15和连接孔10固接所述上、下框体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且横截面近似U型的上、下框体(1、2),上、下框体(1、2)分别由上、下中间板单元(11、21)以及两上、下侧板单元(12、22)盘弯成整体状,上、下中间板单元(11、21)与上、下侧板单元(12、22)通过圆弧过度(3)连接构成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垂直的上、下翻接边(51、52),上框体(1)上中间板单元(11)至少一侧的上翻接边(51)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卡片(6),对应卡片(6)的下框体(2)下侧板单元(22)的下翻接边(52)往下框体(2)内侧延伸有带卡孔(7)的承台(8),上框体(1)通过卡片(6)卡扣入卡孔(7)内与下框体(2)配合连接且上翻接边(51)与下翻接边(52)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或电磁炉壳体,包括相互扣合连接且横截面近似U型的上、下框体(1、2),上、下框体(1、2)分别由上、下中间板单元(11、21)以及两上、下侧板单元(12、22)盘弯成整体状,上、下中间板单元(11、21)与上、下侧板单元(12、22)通过圆弧过度(3)连接构成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其特征是:所述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沿轮廓边缘设有与上、下框体内端面(41、42)垂直的上、下翻接边(51、52),上框体(1)上中间板单元(11)至少一侧的上翻接边(51)沿其高度方向延伸有卡片(6),对应卡片(6)的下框体(2)下侧板单元(22)的下翻接边(52)往下框体(2)内侧延伸有带卡孔(7)的承台(8),上框体(1)通过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锦钊
申请(专利权)人:冯锦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