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取机构及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207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5 20:5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夹取机构及搬运装置,涉及轮毂配件搬运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单元,包括壳体、定位组件以及固定环;传动单元,包括上连接杆、下连接杆、上移动环以及下移动环;夹持单元,包括连杆、撑开座、夹爪以及钩簧;以及移动单元,包括底座以及机械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传动单元对分别对撑开连杆和夹爪共同作用,即可以从配件内侧壁对配件进行支撑夹持,又可以从配件上下两端进行夹持,使配件在搬运过程中更牢固,不容易掉落,保护刚生产的配件;并且可以脱离人力通过机械手对刚生产的配件进行搬运,可以节省人力,进行往复的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轮毂配件搬运,特别是一种夹取机构及搬运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电动自行车轮毂上面的配件生产都会用到模具,而从模具内取出产品就需要机械手来进行自动化操作。在配件搬运过程中,用机械手夹取配件省时省力,大大减少人工的成本。

2、但是,机械手进行夹取配件时没有适配的结构进行夹取,现有的夹取配件的结构配合机械手多方位旋转时又容易掉落,损坏刚生产的配件,因此需要一种夹取机构及搬运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3、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夹取机构,其目的在于解决配件生产完成后脱离人力进行自动夹取的问题。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夹取机构,其包括壳体单元,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定位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固定环;

5、传动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内的上连接杆、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内部的下连接杆、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上的上移动环、设置于所述下连接杆下部的下移动环。

6、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伸出槽、设置于所述壳体侧壁上的定位卡扣、贯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下的容置槽。

7、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环包括贯通设置于其上下的杆孔、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四周的第一铰接点;

8、所述杆孔包括设置于其侧壁上的定位槽。

9、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连接杆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定位环,以及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外侧壁上部的第一螺纹。

10、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连接杆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方的第二螺纹。

11、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上移动环包括设置于其中间的第一螺纹孔、均匀设置于所述上移动环四周的第二铰接点,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点上侧的第一钩簧孔。

12、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移动环包括设置于其中间的第二螺纹孔、均匀设置于所述下移动环四周的第三铰接点,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铰接点下侧的第二钩簧孔。

13、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夹持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环四周的连杆、设置于所述连杆外侧的撑开座、设置于所述连杆上下两端的夹爪,以及设置于所述夹爪一端的钩簧。

14、作为本技术夹取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撑开座包括设置于其侧壁上的防滑槽,以及设置于所述撑开座一侧的铰接板;

15、所述夹爪包括设置于其一侧的挡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夹爪另一端的第三钩簧孔。

16、本技术的夹取机构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对传动单元对分别对撑开连杆和夹爪共同作用,即可以从配件内侧壁对配件进行支撑夹持,又可以从配件上下两端进行夹持,使配件在搬运过程中更牢固,不容易掉落,保护刚生产的配件。

17、本技术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搬运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夹取起配件后没有搬运装置将配件移动到置物区的问题。

1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搬运装置,其包括夹取机构;以及,移动单元,包括底座,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上的机械手。

19、本技术的搬运装置有益效果为:可以脱离人力通过机械手对刚生产的配件进行搬运,可以节省人力,进行往复的搬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02)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侧壁上的伸出槽(102a)、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侧壁上的定位卡扣(102b),以及贯通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上下的容置槽(102c)。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03)包括贯通设置于其上下的杆孔(103a),以及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环(103)四周的第一铰接点(103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201)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定位环(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201)外侧壁上部的第一螺纹(201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杆(202)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202b),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2b)上方的第二螺纹(202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环(203)包括设置于其中间的第一螺纹孔(203a)、均匀设置于所述上移动环(203)四周的第二铰接点(203b),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铰接点(203b)上侧的第一钩簧孔(203c)。

7.如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移动环(204)包括设置于其中间的第二螺纹孔(204a)、均匀设置于所述下移动环(204)四周的第三铰接点(204b),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三铰接点(204b)下侧的第二钩簧孔(204c)。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夹持单元(300),包括设置于所述固定环(103)四周的连杆(301)、设置于所述连杆(301)外侧的撑开座(302)、设置于所述连杆(301)上下两端的夹爪(303),以及设置于所述夹爪(303)一端的钩簧(304)。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座(302)包括设置于其侧壁上的防滑槽(302a),以及设置于所述撑开座(302)一侧的铰接板(302b);

10.一种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夹取机构;以及,移动单元(400),包括底座(401),以及设置于所述底座(401)上的机械手(4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102)包括均匀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侧壁上的伸出槽(102a)、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侧壁上的定位卡扣(102b),以及贯通设置于所述壳体(101)上下的容置槽(102c)。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103)包括贯通设置于其上下的杆孔(103a),以及均匀设置于所述固定环(103)四周的第一铰接点(103b);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杆(201)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定位环(201a),以及设置于所述上连接杆(201)外侧壁上部的第一螺纹(201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连接杆(202)包括设置于其底部的固定板(202b),以及设置于所述固定板(202b)上方的第二螺纹(202a)。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移动环(203)包括设置于其中间的第一螺纹孔(203a)、均匀设置于所述上移动环(203)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迮有林汤书兵汤书红沈道元王雷雷柏香芹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鑫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