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718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在一壳体内部构成有至少一组相互连通的端子槽及勾扣孔,并将至少一刺破端子组设于端子槽内。其刺破端子具有一勾扣块,沿着勾扣块的一导斜面引导刺破端子易于组入端子槽内,使其刺破端子的勾扣块可卡扣于端子槽的勾扣孔内,再借由勾扣块的一止挡面限制勾扣块保持在勾扣孔内,以防止刺破端子脱离壳体的端子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刺破端子快速组入于壳体,并以勾扣块牢固紧扣于壳体的勾扣孔内,以防止刺破端子自壳体脱离,并且同时提供良好的组装结构强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一般刺破端子与其连接器的塑料壳体的组装方式,不外乎是以一侧盖件将刺破端子固定在塑料壳体内部。举例来说,是在刺破端子表面开设有一定位孔,而塑料壳体的一侧表面且对应于刺破端子的定位孔位置处同样开设有一安装孔。于刺破端子组入塑料壳体后,使其刺破端子的定位孔与塑料壳体的安装孔相互对应。如此,即可将侧盖件安装于塑料壳体的一侧面,并使侧盖件所延伸的定位柱穿入于塑料壳体的安装孔及刺破端子的定位孔内,使其刺破端子的定位孔受到定位柱的卡固定位作用,而防止刺破端子脱离于塑料壳体。然而,此种连接器的结构设计,必须加配一侧盖件,使其整体的生产成本增加。而且,三件式的构件之间不易组装,其刺破端子的定位孔、塑料壳体的安装孔与侧盖件的定位柱之间的对位更不容易,进而导致组装程序上的复杂度,无法取得更为节省的组装时间。再者,亦有通过破坏性的组装方式,将刺破端子固定在塑料壳体内,但此种方式需多一道组装程序且容易发生非预期的破坏。此外,也有通过塑料壳体内部的端子槽的凸点设计,以端子槽的凸点结构卡固于刺破端子的定位孔内,使其刺破端子受到凸点的限制而避免脱离于塑料壳体。但是,此种刺破端子于组装时,必须以干涉的方式将刺破端子迫入塑料壳体内,方能使塑料壳体内的凸点确实的卡固于刺破端子的定位孔内。所以,刺破端子与塑料壳体的端子槽之间的匹配尺寸必须十分精密。倘若刺破端子与端子槽之间的匹配间隙过大时,虽然刺破端子易于组装端子槽内,但却会造成刺破端子容易于端子槽内晃动,而导致端子槽内的凸点易于脱离刺破端子的定位孔,使得整体组装结构强度弱化。倘若刺破端子与端子槽之间的匹配间隙过小时,则容易造成刺破端子不易组装于端子槽内,尤其是塑料壳体的凸点是以塑料制成,其结构强度小于金属制成的刺破端子的结构强度,于刺破端子干涉组入于塑料壳体时,容易使得刺破端子直接对塑料制成的凸点产生破坏,造成尺寸微小的凸点被刺破端子刮除,而使其端子槽内的凸点丧失其卡固定位孔的效果,此种以塑料壳体的凸点卡固刺破端子的设计,仍有组装结构强度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现有刺破端子与其连接器的壳体组装方式,仍具有增加额外配件而导致成本提高、破坏性组装可能发生的非预期破坏,或是具有组装结构强度不足等问题。因此,鉴于以上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借以加快整体组装速度及提高组装强度。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包括有一壳体及至少一刺破端子。其中,壳体具有至少一端子槽及至少一勾扣孔,且端子槽与勾扣孔相互连通。刺破端子具有一勾扣块,并于勾扣块的相对二侧分别具有一导斜面及一止挡面。借由导斜面可引导-->刺破端子组入于端子槽内,并使勾扣块与勾扣孔相互卡扣,再借由止挡面限制勾扣块保持在勾扣孔内。上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刺破端子供一导线电性连接,该导线具有一金属芯及一包覆于该金属芯外缘的绝缘层,该刺破端子还包括:一第一夹臂,配置在该刺破端子的一端;以及一第二夹臂,配置在该刺破端子的同一端,且与该第一夹臂相互对应,该第一夹臂及该第二夹臂之间具有一用以钳紧该金属芯的钳线通道,以及一令该二夹臂形成相对弹性位移的剖槽。上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夹臂具有一第一刺破边缘,该第二夹臂具有一第二刺破边缘。上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第一夹臂具有一第一割线边缘,该第二夹臂具有一第二割线边缘,该第一割线边缘及该第二割线边缘分别位于该钳线通道的相对二侧边。上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中,该钳线通道为一渐缩状结构的通道。上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中,该刺破端子还具有用以焊设在一电路板上的一焊接部。上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中,该端子槽的宽度小于该刺破端子及其该勾扣块的厚度,该刺破端子以紧配合方式迫入该端子槽。本技术的功效在于刺破端子的勾扣块是以金属材质构成,具有较佳的结构强度,并且借由勾扣块的导斜面设计,使其刺破端子可快速组入于端子槽内,以此将勾扣块卡扣于壳体的勾扣孔后,再通过勾扣块的止挡面设计,以限制勾扣块保持在勾扣孔内,进而防止刺破端子脱离壳体,此种勾扣块的结构设计,使其刺破端子具有容易组装及提供良好的组装结构强度。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刺破端子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的刺破端子的外观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的电连接器应用于配线架的外观示意图;图4至图7为根据本技术的刺破端子组入壳体的动作示意图;以及图8至图9为根据本技术的刺破端子于刺破导线的剖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刺破端子11基部111勾扣块1111导斜面1112止挡面12第一夹臂-->121第一延伸段122第一夹线段1221第一刺破边缘1222第一割线边缘13第二夹臂131第二延伸段132第二夹线段1321第二刺破边缘1322第二割线边缘14焊接部15钳线通道16剖槽20电连接器21壳体211端子槽212勾扣孔30配线架31电路板311接点40导线41绝缘层42金属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请同时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中,图1是为根据本技术的刺破端子的俯视示意图。2图为根据本技术的刺破端子的外观示意图。根据本技术所揭露的刺破端子10是以具导电性的金属板材所制成,其成型工艺可为冲压、锻造等各种金属生产方法。刺破端子10具有一基部11,自基部11的一侧边分别同向延伸有一第一夹臂12及一第二夹臂13,而基部11远离二夹臂12、13的另一侧边则延伸有一焊接部14。再者,如图2所示,基部11表面具有一勾扣块111,是以冲压等机械加工方式使得勾扣块111自基部11表面突出。详言之,勾扣块111具有一导斜面1111及一止挡面1112,其导斜面1111是引导刺破端子10可顺利插置于电连接器20内,而止挡面1112则防止刺破端子10脱离于电连接器20(如图7所示)。如图1所示,第一夹臂12具有一第一延伸段121及一第一夹线段122,使其第一夹臂12以第一延伸段121连接于基部11,而第一夹线段122则自第一延伸段121末端延伸。同样的,第二夹臂13也具有一第二延伸段131及一第二夹线段132。使其第二夹臂13以第二延伸段131连接于基部11,而第二夹线段132亦自第二延伸段131末端延伸。-->需注意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夹线段122的顶端具有一第一刺破边缘1221,而第二夹线段132的顶端同样具有一第二刺破边缘1321。并请同时配合参阅图8及图9所示,此二刺破边缘1221、1321主要作为刺破一导线40的一绝缘层41。再者,二夹线段122、132相互对应的侧边分别设有一第一割线边缘1222及一第二割线边缘1322,并于二割线边缘1222、1322之间形成有一钳线通道15。此钳线通道15是为一渐缩状结构的通道,以此结构设计,利于二割线边缘1222、1322切割导线40的绝缘层41,并以渐缩结构的钳线通道15来钳紧导线40的一金属芯42。此外,钳线通道15末端连通有一剖槽16,此剖槽16是形成在第一延伸段121及第二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具有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端子槽及至少一勾扣孔,该勾扣孔连通于该端子槽;以及  至少一刺破端子,具有一勾扣块,该勾扣块的相对二侧分别具有一导斜面及一止挡面,以该导斜面引导该刺破端子组入该端子槽内,令该勾扣块与该勾扣孔相互卡扣,并以该止挡面限制该勾扣块保持在该勾扣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壳体,具有至少一端子槽及至少一勾扣孔,该勾扣孔连通于该端子槽;以及至少一刺破端子,具有一勾扣块,该勾扣块的相对二侧分别具有一导斜面及一止挡面,以该导斜面引导该刺破端子组入该端子槽内,令该勾扣块与该勾扣孔相互卡扣,并以该止挡面限制该勾扣块保持在该勾扣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刺破端子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刺破端子供一导线电性连接,该导线具有一金属芯及一包覆于该金属芯外缘的绝缘层,该刺破端子还包括:一第一夹臂,配置在该刺破端子的一端;以及一第二夹臂,配置在该刺破端子的同一端,且与该第一夹臂相互对应,该第一夹臂及该第二夹臂之间具有一用以钳紧该金属芯的钳线通道,以及一令该二夹臂形成相对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善睿谢顺琛
申请(专利权)人:丽羽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