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翟常忠专利>正文

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6520 阅读:351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单质硫8~37.5%,Na的碱性化合物占0.8~16%,传质促进剂0.1~1%,余量为活性炭,其中单质硫呈现在活性炭空隙中均匀分布,Na的碱性化合物如NaHCO3、Na2CO3等,传质促进剂如氯气、次氯酸及酸的钠盐等,制备时把活性炭的颗粒基材(直径1~5mm,长度3~10mm)在Na的碱性化合物和传质促进剂的混合溶液中浸渍1~24小时,制成干法气态脱汞剂,适用于工业上气体脱汞过程,操作温度为0~110℃,无其它条件限制,气态汞的最终转化物为环境友好稳定态硫化汞,不存在二次污染,具有设备工艺简单、汞容高、脱汞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净化剂,特别是涉及用于气体脱汞过程的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
技术介绍
伴随着石油天然气、煤化工、冶金、电力等工业的发展,无害化除汞的要求日益迫切,一方面,大气中排放的汞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造成重金属中毒的社会群体性事件,另一方面,汞在天然气生产过程中对设备造成腐蚀,对工作环境和下游用户造成不利影响,传统的技术是分子筛或活性炭吸附法,存在二次污染,所以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在气体进入生产设备之前把汞脱出,脱汞效率高,而且又不产生二次污染的脱汞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它能满足现有技术的上述需求。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其特征在于脱汞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单质硫8~37.5%,Na的碱性化合物占0.8~16%,传质促进剂0.1~1%,余量为活性炭,其中单质硫呈现在活性炭空隙中均匀分布,Na的碱性化合物如NaHCO3、Na2CO3等,传质促进剂如氯气、次氯酸及酸的钠盐等。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干法气态脱汞剂的制备技术,其特征在于把活性炭的颗粒基材(直径1~5mm,长度3~10mm)在Na的碱性化合物和传质促进剂的混合溶液中浸渍1~24小时,制成干法气态脱汞剂。本专利技术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适用于工业上气体脱汞过程,操作温度为0~110℃,无其它条件限制,气态汞的最终转化物为环境友好稳定态硫化汞。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又通过传质促进剂提高硫分子与汞元素的反应速度,分子硫与汞反应生成稳定性很好的硫化汞,对环境无毒副作用特点。硫磺在活性炭内部分布均匀且呈分子态,汞容量较高,汞容为0.2~1.5g/g(重量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以含汞50万ng/Nm3空气通过本专利技术干法气态脱汞剂为例,出口汞含量>2000ng/Nm3为穿透汞容,压力不限,汞容为0.2~1.5g/g。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是把汞转化为化学状态稳定的硫化汞分子固化在活性炭内,环境友好,不存在二次污染,具有设备工艺简单、汞容高、脱汞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等特点。具体实施方式脱汞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单质硫17.5%,Na的碱性化合物占8.6%,传质促进剂0.67%,余量为活性炭的配比,把活性炭的颗粒基材(直径3mm,长度7mm)在Na的碱性化合物和传质促进剂的混合溶液中浸渍18小时,制成干法气态脱汞剂,以含汞50万ng/-->Nm3空气在操作温度为85℃通过本专利技术干法气态脱汞剂时,出口汞含量>2000ng/Nm3为穿透汞容,压力不限,汞容为0.55g/g。本专利技术脱汞效果好,穿透汞容量高,应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投资低,单位脱汞成本小,废弃物对环境友好,易处理,具有很高的产业化前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其特征在于脱汞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单质硫8~37.5%,Na的碱性化合物占0.8~16%,传质促进剂0.1~1%,余量为活性炭,其中单质硫呈现在活性炭空隙中均匀分布,Na的碱性化合物如NaHCO3、Na2CO3等,传质促进剂如氯气、次氯酸及酸的钠盐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法气态脱汞剂,其特征在于脱汞剂的组成(按重量百分比):单质硫8~37.5%,Na的碱性化合物占0.8~16%,传质促进剂0.1~1%,余量为活性炭,其中单质硫呈现在活性炭空隙中均匀分布,Na的碱性化合物如NaHCO3、Na2CO3等,传质促进剂如氯气、次氯酸及酸的钠盐等。2.如权利要求1所述干法气态脱汞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常忠
申请(专利权)人:翟常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电信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5年01月16日 03:38
    气态是物质的一种状态。一般而言,物质有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