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特别涉及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螺[氧化吲哚-吡咯烷]和螺[吡咯烷-β-内酰胺]是两类非常重要的杂环砌块,广泛存在于药物活性分子和天然产物中,这些分子结构通常具有优越的抗菌、抗肿瘤等药物活性,是新药研发的重要先导化合物。因此,此类化合物的合成受到了合成工作者们的广泛关注。然而,已有技术路线主要集中于螺[氧化吲哚-吡咯烷]类骨架的不对称合成,对于螺[吡咯烷-β-内酰胺]类骨架的不对称合成,尤其是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不对称合成还是空白,且是一项挑战性的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以丰富手性螺[吡咯烷-β-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多样性,为深入开展基于新药研发的药物活性研究奠定物质基础。
2、本方案中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其结构通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催化剂为铜盐或银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硫酸铜、碱式碳酸铜、醋酸铜、三氟醋酸铜、氯化亚铜、溴化
...【技术特征摘要】
1.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通式如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催化剂为铜盐或银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盐为硫酸铜、碱式碳酸铜、醋酸铜、三氟醋酸铜、氯化亚铜、溴化亚铜、氯化铜、溴化铜、氰化铜、三氟甲磺酸铜、氧化亚铜或氧化铜。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含三氟甲基的手性[氧化吲哚-吡咯烷-β-内酰胺]双螺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为醋酸银、硝酸银、三氟醋酸银、三氟甲磺酸银、六氟锑酸银或苯甲酸银。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含三氟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宝东,许文凤,肖仁旭,吕硕,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