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813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由单元墙板互相拼接而成,单元墙板的两侧边分别有等长的榫槽(7)和榫边(1),榫槽(7)的深度大于榫边(1)的插入宽度,榫槽(7)的下缘(9)宽度大于上缘(8)的宽度,其特征是同一单元墙板的榫槽与榫边之间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分布有一一间隔又互相平行的凹槽(3、6)和凸脊(2、5),内表面上的凸脊(5)与外表面的凸脊(2)一一错位布置,内表面上的凹槽(6)与外表面的凹槽(3)也一一错位布置,外表面的凸脊(2)内为空管(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墙面与顶面的装饰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颇具厚重感但质量轻,中空省料但不影响强度,除美化居室环境、保护墙面外,还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甚至吸音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墙面与顶面的装饰材料,是内外表面为凹凸面且中空结 构的木塑复合墙板。
技术介绍
CN201106264公告了童明勇先生的“木塑微发泡墙板”专利技术,为社会提供一 种墙板新产品作了贡献,但该墙板为求坚实牢固,采用实心设计,比较适于制作偏薄型的墙 板,且隔音和隔热效果稍逊一筹。然而不同的住户对墙面或顶面的装饰有不同的需求,从观 感上分,有喜爱轻薄型墙板的,也有讲究厚重感的,从隔音隔热效果看,不但应注重墙面的 材质,还应考虑墙板的结构,从强度和省料讲,凹凸面和中空是极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出一种凹凸表面且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本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由单元墙板互相 拼接而成,单元墙板的两侧边分别有等长的榫槽和榫边,榫槽的深度大于榫边的插入宽度, 榫槽的下缘宽度大于上缘的宽度,同一单元墙板的榫槽与榫边之间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 分布有一一间隔又互相平行的凹槽和凸脊,内表面上的凸脊与外表面的凸脊一一错位布 置,内表面上的凹槽与外表面的凹槽也一一错位布置,外表面的凸脊内为空管。以各自的凹 槽的底面为基准,外表面的凸脊高度大于内表面的凸脊高度,以各自的凸脊顶面为基准,外 表面的凹槽深度大于内表面的凹槽深度。所说的外表面凸脊顶面连线与外表面凹槽底面连 线与空管内外长边各自的连线与内表面凹槽底面连线与内表面凸脊顶面连线都互相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即使板体偏厚却不笨重,隔音与隔热效果好,安装方便, 整体性强,防水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单元墙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单元墙板拼接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予以详述参照附图,本凹凸中空的木塑 复合墙板,由单元墙板互相拼接成整块墙面,单元墙板的两侧边分别有等长的榫槽7和榫 边1,榫槽7的深度大于榫边1的插入宽度,榫槽7的下缘9宽度大于上缘8的宽度,同一 单元墙板的榫槽与榫边之间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分布有一一间隔又互相平行的凹槽3、6 和凸脊2、5,内表面上的凸脊5与外表面的凸脊2 —一错位布置,内表面上的凹槽6与外表 面的凹槽3也一一错位布置,外表面的凸脊2内为空管4。以各自的凹槽3、6的底面为基准,所说的外表面的凸脊2高度大于内表面的凸脊35高度,以各自的凸脊顶面为基准,外表面的凹槽3深度大于内表面的凹槽6深度。所说的外表面凸脊2顶面连线与外表面凹槽3底面连线与空管4内外长边各自的 连线与内表面凹槽6底面连线与内表面凸脊5顶面连线都互相平行。图2显示了单元墙板互相拼接的状态,榫槽7的深度大于榫边1的宽度是为了榫 边1插入榫槽7后留有热胀冷缩的空间余地,避免拱翘,榫槽7的下缘9比上缘8宽是为了 下缘留有钉钉子的位置。外表面凸脊2内的空管4的横截面为矩形,各凸脊2和5的侧壁 与各凹槽3和6的底壁的中心连线垂直,这样的结构由力学原理可知既省原料又不影响抗 垂直于墙板面的外力的强度,且具有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制作时用PVC与木粉的混合料 按专用模具挤塑成型,这属常规技术,不细述。安装时,先将一块单元墙板沿其榫槽7下缘 9用排钉钉在龙骨上,再将第二块单元墙板的榫边1插入第一块单元墙板的榫槽7内,再在 第二块单元墙板榫槽下缘用排钉钉在另一条龙骨上,以此类推,逐一拼接成一个完整墙面。 美化了居室环境、保护了墙面还达到了一定的隔音隔热效果,如采用微发泡工艺,则隔音隔 热和吸音效果更好。若用于顶面装饰,宜适当薄型化。权利要求一种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由单元墙板互相拼接而成,单元墙板的两侧边分别有等长的榫槽(7)和榫边(1),榫槽(7)的深度大于榫边(1)的插入宽度,榫槽(7)的下缘(9)宽度大于上缘(8)的宽度,其特征是同一单元墙板的榫槽与榫边之间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分布有一一间隔又互相平行的凹槽(3、6)和凸脊(2、5),内表面上的凸脊(5)与外表面的凸脊(2)一一错位布置,内表面上的凹槽(6)与外表面的凹槽(3)也一一错位布置,外表面的凸脊(2)内为空管(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其特征是以各自的凹槽(3、6)的底 面为基准,外表面的凸脊(2)高度大于内表面的凸脊(5)高度,以各自的凸脊顶面为基准, 外表面的凹槽(3)深度大于内表面的凹槽(6)深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其特征是所说的外表面凸脊(2)顶 面连线与外表面凹槽(3)底面连线与空管(4)内外长边各自的连线与内表面凹槽(6)底面 连线与内表面凸脊(5)顶面连线都互相平行。专利摘要一种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由单元墙板互相拼接而成,单元墙板的两侧边分别有等长的榫槽(7)和榫边(1),榫槽(7)的深度大于榫边(1)的插入宽度,榫槽(7)的下缘(9)宽度大于上缘(8)的宽度,其特征是同一单元墙板的榫槽与榫边之间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分布有一一间隔又互相平行的凹槽(3、6)和凸脊(2、5),内表面上的凸脊(5)与外表面的凸脊(2)一一错位布置,内表面上的凹槽(6)与外表面的凹槽(3)也一一错位布置,外表面的凸脊(2)内为空管(4)。本技术涉及一种室内墙面与顶面的装饰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颇具厚重感但质量轻,中空省料但不影响强度,除美化居室环境、保护墙面外,还具有良好的隔音、隔热甚至吸音效果。文档编号E04F13/076GK201738531SQ201020236508公开日2011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25日专利技术者余文军, 姜志宏 申请人: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太克木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凸中空的木塑复合墙板,由单元墙板互相拼接而成,单元墙板的两侧边分别有等长的榫槽(7)和榫边(1),榫槽(7)的深度大于榫边(1)的插入宽度,榫槽(7)的下缘(9)宽度大于上缘(8)的宽度,其特征是同一单元墙板的榫槽与榫边之间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均分布有一一间隔又互相平行的凹槽(3、6)和凸脊(2、5),内表面上的凸脊(5)与外表面的凸脊(2)一一错位布置,内表面上的凹槽(6)与外表面的凹槽(3)也一一错位布置,外表面的凸脊(2)内为空管(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志宏余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农林大学浙江太克木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